【看中國2016年01月21日訊】傳說中,有些人一直在研究前蘇聯的教訓,這意味著蘇聯的教訓引起了深刻密切的關注。現在就探討一下,前蘇聯發生變化的原因,也探討一下前蘇聯經濟在當時所面臨的變數。
前蘇聯之所以強大,是依托華約的統一大市場,盧布承擔著國際儲備貨幣的職責,成為這個統一大市場的血液。當盧布開始貶值以後,血液的功能就不復存在,統一大市場分崩離析,招致華約和前蘇聯的解體。盧布貶值的原因自然是貨幣增發,1973—1985年間,前蘇聯貨幣發行量為年均33億盧布。1986年貨幣發行量升至39億盧布;1987年貨幣發行量升至60億盧布,為上年的1.5倍;1988—1990年,年均貨幣發行量為188億盧布;到了1991年,貨幣發行量則升至1276億盧布。在這裡,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原因讓前蘇聯走向了增發貨幣的道路?
前蘇聯的經濟,有兩個支柱,第一是原油開採和出口;第二是軍火出口。這兩項產業維持著前蘇聯的財政和國際收支平衡,這是蘇聯國家機器維持運轉的基礎。
1985年年底開始,國際市場上石油價格直線下降,到次年4月1日,國際市場石油價格跌至每桶10美元大關,下跌幅度近70%。因為前蘇聯2/3的外匯收入靠向西方出口石油獲得(1984年),油價下跌影響了前蘇聯的財政收入和外匯收入。
軍火是蘇聯繼能源之後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大部分軍火出口到中東國家以換取美元。由於油價暴跌,1986年上半年,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亞的石油收入減少了46%。結果,前蘇聯軍火銷售量在1986年減少了20%,外匯收入繼續減少,財政狀況和國際收支繼續惡化。
財政收入萎縮(財政赤字開始擴大)、國際收支平衡被打破(喪失了國際購買力),使得蘇聯的國家機器面臨無法維持的境地,此時,蘇聯被迫無奈地走向貨幣增發的道路。
增發貨幣和食品短缺共同推動了前蘇聯的超級通貨膨脹。1975年開始,前蘇聯成為糧食淨進口國。20世紀80年代的蘇聯主要進口項目是糧食和食品。1984年僅從美國和加拿大進口糧食達2680萬噸。1986-1988年,在食品生產總額為1360億盧布的情況下,食品短缺約為210億盧布,達到15.44%。1990年,這兩種物資在進口總額中所佔的比重超過了50%。可見,在糧食、食品進口和石油、軍火出口之間形成了一種剛性聯繫。國際收支平衡被打破,進口能力不足之後,形成食物短缺。進口能力下降和增發的貨幣一起,成為推動前蘇聯通脹的兩隻黑蝴蝶。
在超級通脹之下,前蘇聯陷入了困境。困境之後,必定是社會混亂,此時發生了內部分裂,葉利欽取代了戈爾巴喬夫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歷史是這樣走的,但前蘇聯當時有不同的道路嗎?應該是有。
第一,要認清盧布代表的是什麼?盧布是維繫前蘇聯的基礎。在盧布可以保持信用的時期,盧布是維護這個社會架構的武器,從頂層到底層,都可以用盧布聯繫起來,誰不想要更多的盧布哪?所以,盧布是維持蘇聯穩定存在的紐帶。當盧布貶值開啟之後,大家丟棄盧布換取美元等外匯,意味著這條維繫前蘇聯穩定存在的紐帶出現了問題。此時,如果繼續增發盧布,盧布就成了紙張,維繫前蘇聯穩定存在下去的紐帶徹底消失,蘇聯也就結束了。而無論前蘇聯還是俄羅斯,都是加盟組成的,沒有了紐帶,小兄弟們散夥,前蘇聯走的就是這條道路,形成了今天的俄羅斯和獨聯體各國。
第二,戈爾巴喬夫當時也有其他的手段,維持前蘇聯存在下去。
其一,重建維繫蘇聯的紐帶。既然盧布已經起不到紐帶的作用,已經不代表財富,就只能用權力代表財富,起到紐帶的作用(這是唯一的)。可是,如果使用權力做紐帶代表財富,就需要權力高度集中,如果權力分散那就是一盤散沙,形成普天下的各路大大小小的諸侯,形成葉利欽之流,所以,必須將權力集中起來,換句話說,就是戈氏一人(最多少數幾個人,可能性很低)身上。在這樣的形態之下,必須將戈氏樹立成偉人,偉人通過權力掌握財富,支配這種紐帶和社會的架構與運轉。
此時,任何威脅偉人、損害偉人的言談話語都將受到嚴懲。所以,在這樣的形態之下,日子過得悠哉的是頂端的那個人(或幾個人),其次是最底層的民眾(但基於貨幣已經崩潰,肯定好不到哪裡去),最難過的是以下幾類人:第一,以往掌握一定權力之人。這類人以往掌握一定的權力,可以貪污受賄泡小妞,但權力集中的過程就要收回他們的權力,自然有怨氣,喝點小酒發點牢騷就出現了。此時,為了維護戈氏的尊嚴,就會受到嚴懲,名義有很多,比如分裂分子,還比如反腐等等,倒霉的日子就到了,此時,必須老老實實做寵物,將自己可以思考的思維徹底銷毀,這是生存的唯一道理(如果是有思想之人,慘了)。第二類人是所謂的公知。因為這些人掌握著一定的話語權,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與上層政策稍有不一致,就會受到嚴懲,喝點免費咖啡(估計是廉價的)不過是客氣的。第三類人就是所謂的掌握更多貨幣的(美元與盧布),因為他們的社會能量比較大,勢力也比較大,威脅到權力的集中,稍有異動,必遭嚴懲。
其實,上述行為算不上什麼壞事,只要可以保持社會穩定,對百姓有益,都不能說是壞事,甚至可以說是好事,終歸無論社會怎麼運轉,只要讓百姓過上穩定的生活,筆者認為都是好的。雖然百姓的日子比較清貧,但「偉人」都會做點基本的事情,可能隨時無償施舍幾塊燒餅給廣大的小民(外匯平衡被打破、食品短缺的時代,施舍的能力有限,燒餅比較小),但總而言之,對社會大多數人並沒有壞處。當然,如果你還想「亂說話」,享受所謂的自由,燒餅也就拿走了。既然吃了燒餅,就得做吃燒餅以後的事情,寫幾句讚美詩、說幾句讚美話等等。
其二,這才是最重要的。權力集中以後,就會發行新的貨幣,或者面值增大,或者直接變種新幣,都沒關係,這是小民生活的必須。如果沒有這一舉措,城市市民就需要都跑到鄉村種地,這有點難辦。可是,此時出現的問題才是最嚴峻的,因為權力集中,頂層只有一個人(或幾個人),其它的人都難以信任。此時,有兩種選擇:1,多送燒餅,讓底層民眾起到維護這種機制的作用,民眾監督中間階層,偉人的形象愈發高大,最終就會成「神」。這一點是很容易做到的,蘇聯的小民也不會有多大的志向,只要社會比較平均、可以吃飽肚子、不受貪腐納賄的迫害,肯定願意維護這種穩定,甚至會集體將那些有意見的、不安穩的官吏揪出來,這就是人民當家做主的含義,戈氏甚至得到萬歲的稱謂都有可能。2,就是加強國家機器,小民的地位下降。可這需要機器更加龐大,因為掌握權力之人的幫手少了,對手多了(原來掌握部分權力的階層重新成為對手),財政支出繼續擴大,新幣也就不會維持長久,陷入新的循環,進入新的動盪,這最糟糕,看不到黎明的時刻。3,使用「1」的辦法,不必看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的臉色,因為得到的是無數小民的支持,他們願意衝鋒陷陣;如果使用」2「的辦法,就必須得到國際支持,特別是美國的支持。否則,軍費支出擴大,財政支出擴大,新幣的壽命就必定縮短,對蘇聯小民們的救濟能力就下降,混亂加劇,新的權力機制就很難維持下去(所以,不要看不上今日的金三胖和普京,他們好像看懂了「權力」這本書。只要得到大多數小民的支持,殺掉身邊的寵物狗,就像碾死一隻螞蟻這麼簡單,自己還可以樹立光輝高大的形象,成為「偉人」)。
在當時的蘇聯,只有幾種東西才是真正的財富:第一,生產生活資料,包括土地。這很容易理解,交易手段劇烈變更的時候,物是唯一的財富,可以維繫生存;這種變化不是幾個月完成的,而是一個過程。第二,黃金和外匯。這是有風險的,如果你掌握著大量的黃金和外匯,就不屑於偉人的施舍,甚至可以顯唄、鬧事造成社會影響,有很大的風險,如果你能匿名儲存、而且不在社會上顯唄(當土豪),才可以躲得過去,這需要修身養性,淡泊人生。可是,有些人當土豪習慣了,很難改變,悲催就必定發生。如果有人長期給您匯外匯,這可能是最好的,可這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第三,知識。這裡的知識分兩種,一種是技能,有一技之長永遠是護身的根本,這不用說。再一種就是敏銳的觀察力(這種觀察力決不能顯示在公眾場合),時刻洞悉未來數年的變化,做到順勢而為,轉化成及時的行動。這點無法多說,可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人太少了。
財富的含義千變萬化,如果你只認為錢才是財富,只能說:傻。
貨幣升值、穩定時期,形成投資的時代,當盧布貶值以後,就形成務實(即便今天的俄羅斯富豪,也大部分出自實業,典型的是化肥、石油、鋼鐵等實業領域)的時代,絕對不會形成俄羅斯的巴菲特。世界的變化莫不如此。
上述是蘇聯問題給世界上的生動的一課,歷史是最好的老師。但歷史不是面面俱到的老師,因為後人(你、我、他)都會去學習,就會充滿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
(原標題:偉大的世紀課堂。此處略有刪節)
責任編輯:靖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