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再工業化帶來什麼啟示?

發表:2017-12-03 09: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7年12月3日訊】作為工業革命搖籃的英國,曾以其「世界工廠」的地位而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世界,在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掀起再工業化浪潮,積極推進再工業化戰略背景下,如今不少英國政界和經濟界權威人士又希望藉助工業的振興以挽救經濟頹勢。比如,英國商會主席弗羅斯特指出:「工業在英國受冷多年,工業從業人員從上世紀80年代的500多萬人下降到現在的不足300萬人,人們一窩蜂地湧向服務業,英國經濟嚴重失衡,英國需要一個強大的工業。」

據中國媒體報導,備受關注的英國產業發展戰略近日公布。在今年年初發布現代產業戰略綠皮書後,英國政府利用近10個月的時間與超過2000家機構和組織開展深入諮詢,最終確定了這一規劃英國未來十數年經濟發展的文件。在此次公布的經濟發展戰略文件中,英國政府決定從5個層面解決勞動生產率問題,包括建立全球領先的創新經濟、創造更好的就業和收入、大規模提升和改造英國基礎設施、改善商業創業環境以及實現英國全國社區的共同發展。

比如,在創新方面,政府未來將進一步加大科研投入。目前,英國科研領域資金佔GDP比例在1.7%左右,低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2.4%的水平。政府計畫在2027年將這一比例提升到經合組織的平均水平,主要通過產業戰略挑戰基金投資7.25億英鎊促進創新發展。在基礎設施層面,英國政府計畫將全國勞動生產率投資基金規模提升至310億英鎊,支持交通、住房和數字基礎設施投資;投入4億英鎊建設充電設備並增加額外1億英鎊的電動汽車補貼,以支持電動汽車發展;另外還將投資10億英鎊用於數字基礎設施投資,其中1.76億英鎊用於5G技術、2億英鎊用於建立新的全光纖網路。在商業環境改善方面,政府將通過與企業的新型合作關係來提升勞動生產率,未來將投資200億英鎊支持創新和其他潛力產業的發展,提升研發稅收補貼比例,並將深入評估政府提升勞動生產率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路徑。容易看出,英國正在實施新的產業戰略計畫,並試圖重回製造業大國地位。

事實上,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英國經歷了一波嚴重的「去工業化」潮流,其工業、製造業、實體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下降,與此同時,倫敦金融城卻發展壯大起來,英國逐漸從工業立國轉向金融立國。有學者研究稱,就汽車工業而言,1950年英國汽車生產量為78.36萬輛,1970年高達209.76萬輛,之後銳減到1980年的131.28萬輛和1984年的113.28萬輛;汽車出口量1980年比1970年減少了45%,1984年比1980年又進一步減少了52%。這凸顯了20世紀70年代以後英國汽車工業國際競爭力不斷弱化的趨勢。在傳統工業成為大力壓縮和調整對象的同時,以金融業為代表的服務業成為重點發展對象,英國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方式開始遠離工業。到本世紀初,服務業在英國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提高到了70%,英國經濟實現了由生產型到服務型的根本轉變。

英國工業為何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上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學者阿爾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丹尼爾.貝爾《後工業化社會》、約翰.奈斯比特的《大趨勢》等書在中國暢銷一時,受這些書籍的影響,當時中國曾開展了一場名為迎接新技術革命挑戰的大討論。這些美國學者把汽車、鋼鐵、造船、機械等傳統工業稱之為夕陽產業,力主對這些產業進行壓縮和調整,著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有意思的是,當時英國政府對美國學者的觀點深信不疑,於是才有了後來的英國「去工業化戰略」。

此外,美國的例子也很生動。美國區域性去工業化更為明顯。底特律為美國汽車城,曾是世界傳統汽車中心,其鼎盛時期人口高達185萬,是美國最大的城市之一。之後隨著當地汽車產業衰落,就業機會減少,人口也開始外流。可以說,底特律日益陷入去工業化的災難性後果之中。到2010年其人口僅為71萬;2013年12月,這座曾經風光無限的汽車城正式宣告破產,成為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破產城市。金融危機後,歐巴馬政府提出美國的再工業化計畫,川普(特朗普)政府現在所做的減稅、支持傳統企業發展,也是在工業方面使力。

重要的是,英美「再工業化」對中國有什麼啟示?以上事實表明,英國人已越來越明白,單靠以金融業為代表的服務業是難以養活6000多萬英國人的。今天的英國,已經沒有多少具有競爭優勢的實體產業了。英國的工業過去大量轉移,製造業消亡,看起來服務業高度發達,但在產業結構上存在問題。最近英國再談發展工業,是一種對製造業的復歸。加上受脫歐影響,英國的金融業也受到很大的衝擊,現在,英國又重新強調製造業的作用,想通過再工業化來挽救經濟頹勢,令人感慨。

中國製造業仍處在國際分工的中低端,大而不強等問題突出,推動製造業提質升級任務緊迫。對中國而言,英美的變化和做法值得思考,也值得借鑒。與英美相比,中國更不能放棄製造業、忽視實體經濟。當然,這涉及到一系列的政策調整,包括從宏觀政策到產業政策,從稅收政策到金融政策,都要重視實體經濟和產業發展。

責任編輯:何雲 来源:安邦諮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