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為什麼要日啖荔枝「三」百顆?(圖)

作者:馮大城 發表:2018-06-14 08: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石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石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網上看到了陳奐生先生的博文,由他自己吃荔枝,想到了蘇東坡的詩《惠州一絕・食荔枝》,陳先生認為日啖荔枝三百顆實在是太多了,是一種誇張。之所以要這樣的誇張,是為了「有一個發泄通道」,是向迫害他的人示威:「荔枝在東京(開封)不是金貴嗎?老子在惠州隨便吃,一天可以吃三百顆?我氣死你們!」

荔枝三百顆」乃誇張手法 也與詩詞格律有關

我看這首詩表現了蘇軾的豁達,也確實表達出一種不向迫害者屈服的含義。但是,既然是表示可以吃那麼多荔枝,既然是誇張,他為什麼一定要說三百顆呢?一天吃一百顆就非常多了,二百顆就嚇人了,為什麼是三百顆?如果更誇張一點,為什麼不是四百顆或者更多?

這跟寫詩的格律有關。這是一首絕句: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絕句要講格律,講究平仄。近體詩到了宋代,格律已經定型,宋代人寫近體詩,基本上都是合乎格律的。

這首詩第三句的平仄格式應當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中第一字第三字可平可仄。

現在日、啖、荔、百、顆五個字是仄聲(說明:顆在古代是上聲字,音kě,到現代才變成了陰平kē),所以第五字必須是平聲。如果也用了仄聲字,那麼整個句子就將只有第三字「枝」一個字是平聲。那樣的詩句是完全不合格律的,犯這樣的錯誤,對於講究「近體詩」格律的宋代人來說不可想像。犯了這樣的錯誤,連秀才都不可能考上,不要說像蘇東坡這樣的大文豪了。

這樣,第五字,三百顆的「三」這個位置,只能是平聲。

而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十個數字中間,只有三是平聲,其餘都是仄聲。所以,這裡只能是三百顆,不能是其他數字。

所以,日啖荔枝三百顆中的三,是寫詩格律的需要。換了別的數字,就不是格律詩了。古人寫詩是要吟誦的,近體詩的格律並不是人們沒有根據地隨便制定的,它的產生是人們在吟誦詩的過程中,感到服從那樣的格律才好讀、好聽,抑揚頓挫都使人感到舒服。經歷了好幾百年的過程,才形成了共識,這才是格律。

直到今天,我們都可以比較一下,誦讀「日啖荔枝三百顆(kě),不辭長作嶺南人」與「日啖荔枝二百顆(kě),不辭長作嶺南人」或「日啖荔枝四百顆(kě),不辭長作嶺南人」,哪一種更順嘴和順耳?當然,誦讀的時候一定注意,顆字一定讀上聲(音可),那才是古人的感覺,如果讀了陰平聲,感覺就不一樣了。

與之相似的道理,我們也能夠理解李白的「白髮三千丈」,不能是二千丈或四千丈(白髮二字都是入聲)。

我們也由此可以理解,古人在寫詩詞時,常常用「雙」代替「二」,那也是因為平仄聲的不同。有時候,好好的「十五」不說(十是入聲),要說「三五」。如蘇軾的《蝶戀花・密州上元》「燈火錢塘三五夜」,李清照的《永遇樂・落日溶金》「記得偏重三五」等,上元就是元宵,是十五,但是如果說成「燈火錢塘十五夜」、「記得偏重十五」,就不合詞律,古人吟誦起來就不好吟、不好聽了。

詩詞和音樂是相通的,好吟、好聽,這是做詩作詞的根本原則之一。

附:

1.平仄:古代漢字讀音總共四個聲調,平聲(現代普通話的1、2聲)、上聲(現代的3聲)、去聲(現代的4聲)和入聲(發音短促而音尾有阻塞,現代普通話沒有了而許多方言中仍然存在),其中,上、去、入三聲為仄。

2.數字的聲調:一(入聲)、二(去聲)、三(平聲)、四(去聲)、五(上聲)、六(入聲)、七(入聲)、八(入聲)、九(上聲)、十(入聲)。

責任編輯:雲天月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