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怎樣喝才會醉?(圖)

發表:2019-03-17 16: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怎樣喝才會醉?
《水滸傳》中的酒文化非常出名,有酒後打虎的武松,還有酒肉和尚魯智深等。(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眾所周知的「酒仙」李白,「醉翁」歐陽修,「飲酒詩人」陶淵明……這些古人都是我們印象中的好酒量。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古人喝酒可以千杯不醉呢?古代的酒究竟有多少度呢?

其實一直到宋以前,古人喝的大多是米酒。米酒酒精含量不高,味道偏甜,是那時人們的主要飲用酒。因此,古人的酒量未必有現代人的大。

其實,不是古人普遍酒量很大,而是他們喝的酒,不是蒸餾酒,而是發酵酒。這種酒,與如今的米酒和黃酒較為相似,酒精度數比較低,多數只有幾度左右,度數高的也就是10幾度。也就是現在人們的喝的啤酒的度數吧!

《水滸傳》中的酒文化非常出名,有酒後打虎的武松,還有酒肉和尚魯智深等。在小說中,武松喝酒動輒就是十幾碗甚至是幾十碗,而魯智深更誇張,喝了十多碗酒後還要再喝一桶。

這種酒酒精含量低,一般也就是15度左右,只是比啤酒度數高一些而已,並且味道也遠遠不如蒸餾酒辛辣,反而微微發甜。所以這才符合古代人動輒十幾碗大碗飲酒的場面,如此看來,如果將現代常喝高度數白酒的人拿到古代,估計個個都是「酒中仙」了。

從南宋到元代的酒都是發酵酒,度數最多不高過20;大多是10度以下的米酒,發酵後就過濾而得,像武松過景陽岡喝的那十八碗酒都是20度以下的,甚至是10幾度左右。還有《水滸傳》裡的「智取生辰綱」中,有一段講到楊智帶的梁府裡的人,在大熱天買酒解渴,酒到了可以解渴的時候。這段故事足以證明,古代的酒度數是很低的。

白酒是宋元以後才逐漸流行起來的,其學名叫蒸餾酒,又因為白酒可以點燃,所以也叫燒酒。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近時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麴釀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

到了元朝,釀酒工藝改造,出現了蒸餾酒也就是燒酒,這種工藝釀造出來的酒接近現代工藝,酒的度數也比較高,所以即便是武松,連飲十八碗以後也是不勝酒力。

古代的酒一般都是曲釀發酵酒,度數比較低,9度到18度那樣,後來的蒸餾燒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白酒,大概接近50度,在《本草綱目》的記載裡,燒酒在是元朝時出現的。

而現在的白酒,度數低的40多度,高的60多度,能喝上幾瓶的不死也得殘了,要是古代,打仗前喝點現在的白酒熱熱身,那麼恭喜你,中獎了。

責任編輯:雲淡風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