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減少霸凌根源 要培養「這件事」(圖)

作者:蘭迪.塔蘭(Randy Taran) 發表:2020-05-30 18:2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想減少霸凌根源要培養「這件事」
培養同理心,能減少霸凌根源。(圖片來源:Adobestock)

好消息是,同理並非只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特質。同理心其實是可以被教導的技能,也是減少霸凌根源的方法,不管發生在哪裡:校園、辦公室政治,或日常生活中都一樣。

這裡是我們使用在美國與許多其他國家的校園中、有效培養同理心的五個步驟,而且適用於各種年齡。任何對情緒智慧有興趣的人,都可以透過研究這些步驟而大大受益。

● 觀察與傾聽:對方在說什麼,他們的肢體語言又傳達什麼訊息?

● 回想:你是否曾經有過類似的感受?

● 想像:探究到表面下,了解對方可能有的感受。如果換作是你,你有何感受?

● 詢問:直接詢問對方「你現在有什麼感受?」

● 展現出你在乎:透過話語和行動讓他們知道你在乎。

這個過程能讓我們透過表達出來與未說出口的話語,去了解對方所說的話。只要知道如何解讀肢體語言,身體也能傳達很多資訊。如果你有注意到,就是額外送分:對方是雙眼直視還是避開目光?如果對方在笑,是只有嘴巴在動,還是眼睛也跟著笑?體態是轉向外還是向內?身體是放鬆的還是僵硬的?雙手是泰然自若的還是手忙腳亂的?姿態是大剌剌的還是封閉的?就算不說話,對方傳達了什麼樣的能量,說的話又是否跟肢體呈現相符呢?

有時候,光是看一個人的表現,以及他所散發出的氛圍,就能看出這個人是否心情不好。只要我們花心力去注意,每個人都能夠培養出覺察到這些層面的能力。

當我們回想起曾經歷過的類似經驗時,就會去挖掘自己的記憶庫。不一定要是完全相同的情況,可以是某件有相同情緒的事。如果你對自己說:「這讓我想起在……時候的感受」,你就正在挖掘同理的這個層面。

透過想像這個人的感受,我們可以想像透過他們的雙眼所看見的事物。這有助於我們了解他們是誰、他們想要什麼,以及這為何重要。我們可以想像是什麼帶他們走到這步田地,以及跟他們外在上呈現的相比,他們的內心有什麼感受。請注意你的直覺,直覺得以在此發揮重要的作用。

直接詢問對方的感受,讓他們有機會從自己的角度,表達實際發生的情況。他們是否要求你幫忙?他們需要擺脫當下的處境嗎?他們還有其他可以依賴的事物嗎?不管他們說得多還是少,這都是一次確認實際狀況的機會。

介入並展現出在乎姿態的人,不管是傾聽還是鼓勵他人弄清楚下一步該怎麼做時,都能夠幫助這個人更加感受到支持、連結與安全。要為別人挺身而出需要勇氣,尤其是在團體壓力之下,要你假裝沒看見時,更是如此。這能讓一切有所不同,有時候,在關鍵時刻,一句善意的話或有同理心的動作就能夠恢復連結、尊嚴與希望。我們越有同理心,並經常在日常狀況下運用,就有越多人能夠得到啟發。
 

本文整理、節錄自蘭迪.塔蘭(Randy Taran)《每種情緒都是天賦:讓悲傷保護你、恐懼提醒你、慾望推動你……如何善用情緒與生俱來的好處與優勢?》一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由采實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責任編輯:帝佐 来源:采實文化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