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是一種智慧(圖)

作者:方靜 發表:2020-07-27 08: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冬季的養生之道,以「藏」為本。
冬季的養生之道,以「藏」為本。(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即使北方已到「冬至」的階段,然而,島嶼的南方,除早晚寒冷外,白天都是風和日麗、艷陽高照,很難體會隆冬的況味。若再仔細的仰觀俯察、尋尋覓覓,庭院裡那片草地,露出了些許端倪。

凋零替換滋長,枯黃取代翠綠,不如先前的生機勃勃、鬱鬱蔥蔥。但是,我們確切的明白:「根本」並沒有死去,只是潛匿在地下,靜靜的休養生息、蓄勢待發,它們所展露的是「藏」的功夫。

不僅如此,物之藏於節氣,一切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像是:枝葉稀疏的桂樹、花姿殘弱的玉蘭,無精打采的福木,甚至活動力大減的貓兒、狗兒和魚兒,個個莫不是在養精蓄銳、伺機而動。它們顯現的也是「藏」的功夫,正等待下一季的再出發。

而人之藏於橫逆,足以力挽狂瀾、扭轉乾坤。勾踐藏於臥薪嘗膽、忍辱負重,終於一舉滅吳,光復河山。韓信藏於胯下之辱、漂母進飯,最後拜將封侯,成就一番功業。孔明藏於隆中山野、躬耕南陽,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毅然出仕,大展身手。

事之藏於情理,緩則圓、變則通。「得饒人處且饒人」;勢不使盡、福不享盡、便宜不佔盡、聰明不用盡,留餘地、鋪後路,也是「藏」的智慧。如同書法藏鋒,讓人覺得圓潤而流暢;文學含蓄,體現餘波蕩漾,韻味不絕;大師藏拙,有所不為,益見真章。

萬物之藏,在自然法度之中;而人事之藏,「用行舍藏」,本來也該如此。奈何,有勇無謀、急功近利者,輕舉妄動、鋒芒畢露。其後果,輕者招致猜疑、妒嫉,重者落得身敗名裂。所以,關於「藏」的智慧,還是要回過頭來,以自然為師。

責任編輯:雲天月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