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舉收購海外礦山 以後斷供外國怎麼辦?

發表:2021-05-22 21:4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21年5月22日訊】美國總統拜登最近就中國控制電動汽車電池主要材料市場提出嚴重警告。他本星期二在密歇根州迪爾伯恩市福特工廠內發表演講時表示,電動汽車是汽車工業的未來,而其中的關鍵是電池,目前這些電池80%的產能都在中國,「這使得他們能夠左右這些電池的供應和原材料市場。」

隨著全球經濟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能源轉型,一些清潔能源所必須的關鍵資源過度集中在少數國家開始引起廣泛的國際關注。總部設在法國巴黎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國際能源署」在本月初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與石油這種相對普遍存在的大宗商品不同,鋰和鈷等礦物是新能源經濟的基石,而這些不可再生礦物資源有限, 被屈指可數的幾個國家控制。 報告指出,這些礦物前三大生產國佔全球供應量的75%以上。

這一專注國際能源安全的組織在這份旗艦報告中建議,西方國家應考慮儲備鈷和鋰等關鍵稀有金屬。

中國加緊出手買礦

就在這篇報告公布的同一天,一家中國公司宣布發起從一家英國公司手中收購一座位於墨西哥的大型鋰礦。這座位於墨西哥索諾拉州的鋰黏土提鋰項目是目前全球屈指可數的最大的鋰資源項目之一,總資源當量高達約為880萬噸碳酸鋰。中國鋰業巨頭--贛鋒鋰業稱將1.9億英鎊收購英國礦企巴卡諾拉鋰業公司(Bacanora Lithium)權,交易完成後,贛鋒將持有巴卡諾拉100%的股權,全控這一鋰黏土項目。

此前,贛鋒已經擁有位於澳大利亞、阿根廷、愛爾蘭等國家共5座鋰礦的開採或包銷權。

中國雖稀土儲量豐富,但很多其它關鍵資源匱乏。與其它國家鈷礦資源相比,中國鈷礦規模小、品位低。 去年初以來令很多礦業公司被迫停工、關閉的新冠疫情為中國提供了被中國礦業界人士所稱的海外並購的「窗口期」。在這一「窗口期」內,中國收購包括了至少兩座剛果(金)的鈷礦。

中國的洛陽欒川鉬業集團去年12月以5.5億美元從美國的自由港麥克莫蘭公司公司(Freeport-McMoRan Inc)收購了剛果(金)基桑福(Kisanfu)銅鈷礦,一躍成為世界第一鈷巨頭。

基桑福礦是全球最大未開發鈷資源項目。據中國「中泰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說,本次收購完成後,洛陽鉬業控制的鈷資源量由 248多萬噸躍升到558萬噸,實現鈷資源量翻倍,超越瑞士的嘉能可成為全球第一大鈷資源企業。此前,該公司已經擁有了剛果(金)的騰科豐谷魯美(Tenke Fungurume)銅鈷礦。

中國另一家礦業公司、總部設在廈門的盛屯礦業集團去年12月收購了澳大利亞恩祖裡銅礦有限公司(Nzuri Copper Limited)100%的股權,獲得了該公司位於剛果(金)加丹加地區的銅鈷礦山資產。

據國際銅業協會(Copper Alliance)估計,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國際市場對銅的需求將大幅增長,一輛純電動汽車用銅量83kg,是混動汽車整車用銅量的兩倍。

加拿大礦業公司艾芬豪礦業自稱坐擁世界上最好的三個礦山:剛果卡莫阿-卡庫拉(Kamoa-Kakula)銅礦勘探區; 南非普拉特礦層(Platreef)鉑-鈀-鎳-銅-金礦勘探區的新礦場發展;以及剛果的基普什(Kipushi)鋅-銅-鍺-銀礦的大型重建工程。

在最近一年多以來的一系列股權交易之後,目前中國的紫金礦業和中信金屬已成為艾芬豪的第一和第二大股東,中信董事長已進入董事會任聯合主席。

紫金礦業近年來收購的礦產公司還包括另一家加拿大銅、鋅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公司--「耐森資源公司(Nevsun Resources Ltd)」。耐森旗下擁有塞爾維亞、馬其頓、非洲厄利垂亞、厄利垂亞等多處礦產的探礦權。

鎳是中國另一個資源緊缺的關鍵礦產資源,中國鎳儲量僅約為全球的3%。特斯拉首席執行官曾多次表達對鎳資源的擔憂,曾稱「鎳是我們在鋰電池生產中最操心的問題。」

印度尼西亞是全球鎳儲量第一大國。據中國不同機構發布的研究報告,目前總共有12家中國公司在印尼投資鎳礦,其中包括財富世界500強青山控股和江蘇的德龍鎳業。這兩家公司在印尼鎳鐵項目的規劃總產能加起來高達500萬頓,相比之下,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印尼去年的實際鎳礦開採產量為76萬噸。

上中下游多元兼備,「開始品嚐甜點」

石油被認為在過去近百年來的世界格局變遷中與地緣政治形影相隨。 營利組織美國能源聯盟(American Energy Alliance)資深副總裁丹·基什(Dan Kish)對美國之音說:「隨著1973年贖罪日戰爭爆發、埃及和敘利亞出兵以色列,阿拉伯國家切斷了對美國及以色列盟國的供應。在此之後,我們所有的國家安全決定都與這些決定對我們的能源安全意味著什麼這一背景有關。」

中國在純電動車電池產業鏈的主導地位不僅限於上游的礦產開發和下游的成品電池,在中游的精煉加工某些領域中國也佔有近乎壟斷的優勢。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經濟學家托馬斯·杜斯特伯格(Thomas Duesterberg)說,中國的手段是在不考慮是否盈利的情況下在上游大量購買礦產資源。曾任美國商務部前助理部長的杜斯特伯格對美國之音說:「中國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大量傾銷成品,令其它國家很難跟中國競爭。」

國際稀有金屬信息諮詢公司「基準礦業情報機構(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 」的數據顯示,在鈷精煉加工領域,中國企業控制著80%的市場份額。 該公司去年的一份研究說,在陰極部分,中國公司的佔比為很高,但陽極則更高,如所有陽極(天然和合成石墨)的86%是在中國生產的,天然石墨陽極的100%為中國製造。

國際能源諮詢顧問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金屬與礦業資深副總裁,朱利安·凱特(Julian Kettle)對美國之音說:「中國已經吃掉了餐桌上的開胃菜,主菜,並且已經開始品嚐甜點了。而我們呢,在確保滿足能源轉型所需大量金屬的問題上,我們甚至還沒有上桌呢。」

2019年5月,在美中貿易戰正酣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江西考察一個稀土生產企業。習近平此行被廣泛解讀為藉此警告美國。中國官方的新華社當時曾幾乎不加掩飾地稱「看似平凡的考察行程,意義很不一般,其中稀土就大有來頭」。

中國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曾幾次對稀土出口實行配額制度,美歐國家也曾聯合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 在被判敗訴後,中國在2015年取消了出口配額。

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貿易法專家林西科姆(Scott Lincicome)認為,目前市場和法律尚能遏制中國,切斷供應也難免會傷害到中國本國市場。 他在接受美國之音電話採訪時說:「我們當然應該對中國政府的貿易做法感到關切,但是市場曾經懲罰過類似做法,而且美國有法律可以用來應對中國打這張牌。」

然而,在另一方面,也有業內人士提醒說,西方國家切不可對中國掉以輕心。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巨頭、瑞士有色金屬營銷商嘉能可(Glencore)的首席執行官伊凡·格拉森伯格(Ivan Glasenberg)警告說,如果西方的汽車製造商們認為,他們永遠可以依賴中國提供電池,那就太「天真」了。

格拉森伯格上星期在出席「汽車未來峰會」(FT Future of the Car Summit)時對《金融時報》說,西方汽車製造商們要麼不認為鈷的供應是個問題,要麼相信他們肯定能從中國買到電池,「但是,如果買不到了怎麼辦,中國人說‘我們不出口電池了,我們只出口電動汽車’,電池從哪裡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