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電這招臭棋背後(圖)

作者:吳侃 發表:2021-10-18 09:5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停電
2021年9月28日傍晚,太陽在北京的電力塔後面落下。(圖片來源:LEO RAMIREZ/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10月12日訊】進入8月下旬,中國已有20個省市出現輪流停電缺煤是肯定的,中國雖是產煤大國,但煤炭進口量連續五年增長。即使這樣,這次還是出現電荒了。

有人講是「能耗雙控」導致這次拉閘限電。「能耗雙控」是指「單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費總量」兩項指標。第一,「單位GDP能耗」只有到年末才能體現出來準確值;其次,「能耗雙控」是一個執行了幾年的政策,要執行「能耗雙控」,在之前就應有計畫,不至於突然拉閘限電;此時突然以「能耗雙控」進行限電,要麼是執行「能耗雙控」出了問題;要麼,「能耗雙控」是拉閘限電的一個名目。

真是「能耗雙控」造成拉閘,人們也就不緊張了,問題是目前煤炭庫存儲備已經減少到歷史最低點,而入秋之後,中國電網一多半是依靠火電,按照目前的狀況即使沒有了「能耗雙控」,也要開始電荒了。那麼此時「能耗雙控」只是一個說辭。

每年秋季水電輸出就開始減少,相應的是提高火電輸出,這還是在8、9月份,如果不扭轉這個局勢,到了年底氣溫下降後,用電量更高,去年底就鬧過一次電荒,如果再出現異常天氣,更是無法收場。目前煤炭庫存儲備是近三年的最低點。

2017年發改委就發布《關於建立健全煤炭最低庫存和最高庫存制度的指導意見(試行)》及考核辦法,這個辦法在今年肯定執行不了,很多電煤企業庫存不足兩三天。所以7月發改委發文要求各企業在一週內(7月19日前)所有電廠電煤庫存提升至7天以上,要從講政治的高度保證電廠煤炭供應,絕對不允許出現缺煤停機的情況,要與國網、南網申報口徑一致。對本企業7天以下的電廠「一廠一策」拿出解決方案。

中國為什麼會缺煤

這些年中國從煤炭出口商品變成進口商品,不僅是因為經濟增長需要動力,還在於從2016年開始實施的去產能達標。按照2016年國務院發布《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要求,「十三五」期間煤炭行業去產能目標為8億噸,傳出各地竟然提前完成這個目標。2016-2020年煤炭去產能9.81億噸,2016年至今全國共核准產能,合計約3.45億噸[00001],因此2016-2020年總共煤炭去產能6.36億噸,按目前產能利用率約0.75測算,2020年少產煤4.8億噸,而2020年煤炭進口是3.4億噸。這些年,進口煤炭有相當大部分是補充去產能帶來的缺口。

與此同時,2020年,中國新投運燃煤電廠38.4吉瓦,對煤炭需求反而增加。這種矛盾的操作勢必導致煤炭出現短缺,這個矛盾隨著煤炭價格的上漲而顯得突出,導致煤電企業出現搶煤的現象。

雖然目前每年進口的動力煤只佔每年煤炭總消耗量的百分之幾,之所以進口就是要在關鍵時候發揮作用,彌補現在國內煤企產能不足,而且有時進口煤在制衡中國國內煤炭價格上還是有作用的,只是目前想進口都可能買不到煤。造成當前許多省市開始拉閘限電,目的是增加煤炭儲備好過冬。

多次誤判

進入2021年之後,除了一季度煤炭價格回跌,從二季度開始煤價一路走高,官方和煤企再一次誤判煤炭價格走勢,從5月份就開始就在媒體上談煤炭生產供應總體穩定,價格不存在大幅上漲基礎。中國煤企多為國企壟斷,最終用戶得到的國產煤價格往往高於進口煤,使得本來就不願意更多購煤的最終用戶加重等待的心理,都盼著煤炭價格能回頭,再大量補倉。到了7月初,國家發改委還在認為煤炭價格要進入下行通道,7月底,煤炭期貨價格不僅沒有回落,反而一路走高,沒有按照預期出現掉頭,而庫存儲備煤越來越少。煤電企業每多發一度電就意味著多一份虧損,都不願意多發電,煤電企業一直在痛苦中掙扎。當上面提出「能耗雙控」時,發電廠立即感覺輕鬆,馬上響應「能耗雙控」。此時輪到生產企業鬧電荒了,九十月還是出口加工企業趕製出口任務的時間。

背時的一步臭棋

一步棋錯,步步錯,中共自己是有苦說不出。去年,澳洲政府在舉行的世界衛生組織年度大會上提出針對武漢肺炎(新冠病毒)起源進行獨立調查。此舉激怒中共,中共開始報復,直到10月宣布停止從澳洲進口媒,在此之前,僅2020年前八個月,中國從澳洲進口的動力煤就佔中國進口動力煤的57%。當時面對一些人的嘲笑,澳洲總理莫理森說,中國不買,有人買。

煤炭這種週期性產品,從2020年9月開始進入順週期上升階段,到現在都沒有停下來的跡象。此時看中國缺煤是不佔天時。澳洲煤炭產量比頭2019年提高,但還是供不應求,之前左媒為了炒作氣候問題和可再生能源,酸溜溜地說2020年煤炭需求增加是由於新冠疫情引起的,而且配的煤炭價格圖從2018年開始,只要把那張圖展開,看到2018年之前的歷史曲線,就會發現,煤炭價格變化是週期性的,2018年高點只是從2012年以來的高點,此次國際煤炭價格上漲既有週期因素,又有通脹因素——在疫情期間的貨幣刺激政策,目前煤炭價格逼近2008年最高點。這次煤炭供不應求恰恰說明拿氣候問題來鼓勵可再生能源的失敗,對煤炭需求的不只是中國和印度,歐洲需求也增長了很多,這也導致煤炭價格的上升。

中國停止購買澳洲煤之後,目前買的是印尼的媒,雖然中國的購買抬高了印尼煤的價格,但由於人力不足和設備短缺,加上天氣原因,印尼產量最近上不去,印尼政府要求優先保證國內企業,致使另一個缺煤的國家印度把停泊在南海的澳洲煤船掃貨走了。此時,中國想買煤都沒得現貨了。老話講天時地利人和,這次看來中共真的即背天時又失地利。

人為因素推助漲價

此次煤炭短缺不僅是不佔天時地利,人為因素在此次漲價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之前政府一直在要求煤炭中長協合同量數量,要佔到了全國煤炭市場的70%以上。對於沒有誠信的人,那合同就是一紙空文。滑稽的是2020年12月舉行的「2021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報導,當時中國也出現了短暫的缺煤,媒體報導這次全國煤炭交易會時,用了很多讚美之詞,「盛況」、「亮點」、甚至是「碩果纍纍」。到了2021年中旬,當煤炭價格大大超過2020年底的價格時,「碩果」就凋落了,煤企開始毀約,開始囤積煤炭,要求用戶以當前市場價格成交煤炭。煤炭企業在2021年一季度煤炭價格比2020年底煤炭價格低的時候,不要求以現價履行合同;當煤炭價格上漲時,不顧及毀約給煤電企業造成的虧損,背信棄義,煤炭企業利用毀約不僅自己賺得滿滿的,連其股價也跟著翻身,看A股,煤炭板塊中有17只股票在今年的最高點都超過其在2015年股災前的最高點。

由於煤電企業不願採購煤炭,致使庫存嚴重不足,煤炭企業和資本製造煤炭庫存枯竭,再利用不同公司和地區性的煤炭指數的侷限,在期貨市場進行逼倉,看看國內期貨市場,煤炭上漲的趨勢與國際市場一致,但有時會突發的暴漲,偏離國際煤炭價格,在政府出臺一項政策干預時,煤炭價格應聲就跌一下,但總體趨勢與國際煤炭趨勢是一致的。

從煤炭短缺這件事情看,在天時地利人和上,中共是一項也不佔。一旦走背運,喝涼水都塞牙。

氣候和清潔能源也導致缺電

老話講,事不過三,在同一個問題上重複犯錯,不是愚蠢,就是不長記性。煤炭短缺造成的電力供應緊張在中國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最近幾年已出現過多次,上次2020年出現過,再往前,2016年也出現過一次,這幾次都是與煤炭去產能有關,2016年因為去產能過猛,結果不僅造成國內煤炭價格暴漲,還使得當年煤炭進口量同比增長25.2%。這次又是這樣,當前為了緩解缺煤的局面,只有放鬆之前推行的對煤炭企業的審批和管控手續,這種朝令夕改,讓官員和企業不知道怎麼轉彎。而這一切去產能又是基於氣候問題引出的綠色能源。

中國股市經常有炒概念題材的說法,炒概念是一種騙術。今天的綠色能源概念不是中國發明的,聯合國氣候組織也在推,是世界範圍編出來一個為應付氣候災難的應對方案,因為有利可圖,中國政府很認真的推行這個計畫。

網上出現這次中國大陸有的城市道路交通的紅綠燈都熄了,一步倒退四十年。中共學美國失敗的經驗,學得有模有樣。今年年初美國德州停電也是因為綠色能源佔比太大,綠色能源不穩定,無法按生產計畫產出電力,在異常氣候時不能發揮作用,造成傳統能源負荷太大,為了避免電網垮掉,德州當時採用輪流切換供電,因應急方案有問題,天然氣公司不在電力受保護清單中,天然氣公司在輪流停電時,造成設備凍住,無法啟動,使得能源短缺,加劇停電。綠色能源政策是政府推行的,左媒用一些模棱兩可的詞混淆視聽,幫助掩蓋真相,從德州當時用電負荷曲線看,沒有拜登曲線,不是徒然斷掉,是緩慢掉下去的。大力推進綠色能源引發的停電已經出現幾次,再之前,加州停電也是因為太陽能的侷限造成的。

中國也存在同樣問題,從2016年煤炭行業去產能開始也伴隨電力行業非化石能源佔比加大,水電每年隨季節有週期性變化,而綠色能源更是受氣候影響,在當前中國用電量增加的形勢下加重了電力運行的不穩定因素。當煤炭缺貨或煤炭價格上漲都會觸發電網危機。

按照目前的技術,綠色能源使用既不穩定,效率也低,儲存成本高。至於說電能沒有污染,那只是一個方面,電可能沒有化石那種污染,但也有其它方面污染,只是今天被人們忽略或刻意迴避,電本身就是污染,電產生磁,是有輻射,而且電磁還有噪音和干擾的,電在傳輸過程中還會產生熱量和損耗,電器設備也能產生味道,這些都是污染,現在人們沒有太在意這種污染。

巴黎氣候協議對中國在2030年之前沒有任何碳排放的限制,只要求中方在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中國政府看到機會,有利可圖,政府兩手都用上一起劃拉,一方面,要在2030年之前把碳排放推得高高的,到時候以那個碳排放值作為基數來減排,所以目前加大基礎建設;另一方面,又很努力地推行「碳達峰」、「碳中和」。中國各金融機構、研究部門配合政府意圖,早早就開始打碳排放的主意,以金融服務綠色發展的名義開始布局,中國政府在2021年7月建成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場,開始收碳排放稅,開盤價為48元(人民幣)/噸,當天收盤價51.23元/噸,上漲6.73%。還說跟歐美比起來,這個價格太低了。

此次的「能耗雙控」跟中國一貫推行的保經濟增長相矛盾,經濟增長,特別是製造業的增長,需要能源支持,為了「能耗雙控」而拉閘限電是在遏制生產。此時使用化石燃料等傳統能源企業成了推行碳排放的包袱。以致政府官員不知道要怎麼辦,是保增長,還是執行「碳達峰」。表面上看,「能耗雙控」與碳排放沒有關係,但對於基於化石燃料能源來說,增加能耗就意味著增加碳排放。

已經養成習慣的中共官員,不管理解不理解,肯定是執行上面政策,上面要「能耗雙控」,他就進行控,上面要保增長,他們就推動投資。

與之前保經濟不同,那時是要求企業多生產創收。對於「碳排放」經濟模式,是利用空氣掙錢。有了碳交易,也意味著對政府來說,這種大量使用傳統能源的企業,不干或者少幹才能掙錢。因為對政府來說少生產,甚至不生產都能產生效益。這對各級政府是一個經濟新思路,靠空氣吃飯,坐著等天上掉餡餅成為現實。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