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慘烈 列寧格勒「封城」150萬人喪命(圖)

發表:2021-11-04 11: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列寧格勒封城期間,11歲女孩坦雅·薩維切娃的日記
列寧格勒封城期間,11歲女孩坦雅・薩維切娃的日記成為日後對納粹的紐倫堡審判的證物。(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872天!史上時間最長、最慘烈的列寧格勒封城」:150萬人喪命,有50萬人被餓死……

在過去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世界上很多城市和地區都曾在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施行了「封城」措施——生活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經濟也一度陷入「停擺」狀態。對於很多人來說,那段日子是一段苦悶、焦慮甚至不堪回首的經歷。

疫情之下的封城,人們不僅要對抗病毒對身體健康造成的威脅,還要克服由此帶來的心理壓力。但相比之下,戰爭年代的「封城」往往要殘酷得多——要麼戰鬥、要麼死亡,被困住的人沒有別的選擇。

你知道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發生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同時也是最慘烈的一次「封城」。

「巴巴羅薩」計畫:希特勒誓奪列寧格勒

列寧格勒圍城戰,又稱「封鎖列寧格勒」、「列寧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為了攻佔蘇聯列寧格勒而實施的軍事行動。這場圍城戰從1941年9月9日開始,直至1944年1月27日才結束,共計長達872天。

那麼,這場戰役導致的「封鎖」到底造成多慘烈的結果呢?據稱,列寧格勒圍城戰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超過了莫斯科保衛戰,也超過了被稱作「紅色絞肉機」的斯大林格勒會戰,以及廣島市原子彈爆炸和長崎市原子彈爆炸。它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戰鬥。

列寧格勒圍城戰也是為史上單場戰爭傷亡人數和經濟損失慘重的戰爭。約150萬軍民在圍城戰中死去,僅僅列寧格勒的一個墓地就埋葬了50萬名遇難者。一些歷史學家更稱這場圍城行動為種族滅絕,是納粹德國滅絕蘇聯人民的戰爭的一部分。

雖然列寧格勒在德國軍隊的攻擊之下變成了一片焦土,但這座城市最終還是沒能被攻克。

列寧格勒原名彼得格勒,也就是如今的聖彼得堡,曾是十月革命發源地,有蘇聯第二首都之稱。列寧格勒是蘇聯最大的工業中心和第二大交通樞紐,還是蘇聯紅旗波羅的海艦隊的重要基地。只要佔領列寧格勒,就可以取得整個波羅的海的控制權。

從戰略意義上來說,列寧格勒是德國的必爭之地。而攻佔列寧格勒,在希特勒看來更是「刻不容緩的任務」。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發起「巴巴羅薩」計畫,向列寧格勒發起攻勢。德軍將主力大軍兵分三路,在蘇聯的西部國境線上,發動了大規模的突襲。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第十八、十六集團軍和坦克第四集團群共23個師,外加芬蘭東南集團軍和卡累利阿集團軍共16個師,在德軍第五航空隊及芬蘭空軍共1600餘架飛機的支援下,從南北兩面向列寧格勒發起了猛攻。

為順利拿下列寧格勒,希特勒還專門挑選了陸軍元帥「威廉・里特爾・馮・勒布」為北方集團軍群的指揮官,並命令他務必按照計畫在7月21日之前拿下列寧格勒,還高調揚言稱,屆時他要前往列寧格勒的「皇宮廣場」檢閱軍隊。

誓死抵抗:德軍久攻不得 兵臨城下

戰爭爆發後,德軍勢如破竹,幾天內就攻佔了普斯科夫,接著又開始沿著盧加城至列寧格勒軸線進擊。面對德軍的突然進攻,以伏羅希洛夫為指揮官的蘇聯軍隊倉促應戰,節節敗退。

原以為勝利在望的德軍卻沒料到,越接近列寧格勒,蘇軍的抵抗越發頑強起來。在斯大林的壓力之下,伏羅希洛夫在列寧格勒城外部署了3條堅固的防線。最外面的一道防線,以盧加城為中心,南起伊爾門湖西岸希姆斯克,北至盧加河出海口金吉謝普,沿著盧加河一字排開,全長約300公里。

為了保證這條「最重要的防線」的堅固性,伏羅希洛夫特意部署了4個步兵師和3個民兵師,之後又從北方方面軍抽調了6個師和1個旅;同時,蘇聯波羅的海艦隊的水兵也作為海軍步兵編入列寧格勒的守城部隊,進一步加強盧加河一線的防禦。

在蘇軍的誓死抵抗下,德軍損失慘重。德國北方集團軍群幾乎全部受阻於盧加河畔,希特勒要在一個月內前拿下列寧格勒的計畫宣告破產。要知道,當年德軍的裝甲師用20天就突破了馬奇諾防線,此刻卻拿死守列寧格勒的蘇軍束手無策。德軍在推進到距冬宮只有16公里的城郊後,再沒能前進一步。

惱羞成怒的希特勒隨後下令:「對列寧格勒的善後問題一定不能仁慈,要讓每一個俄國人嚇得發抖。」他說:「我們絕不接受列寧格勒和莫斯科的投降」。而希特勒的這番話也被解讀為——讓德軍徹底毀滅列寧格勒。

實際上,當時已經推進到位於列寧格勒以南的諾夫卡的德軍,已經給列寧格勒城中的軍民造成了巨大威脅——在那裡,德軍的大炮已經能直接攻擊列寧格勒市區,已經是真正所謂的「兵臨城下」了。

危急時刻,指揮官伏羅希洛夫號召城中的軍民說:「在列寧格勒大門口,用我們的胸膛阻擋敵人前進的道路。」而作為斯大林的代表趕到列寧格勒的朱可夫元帥,也否定了一切撤退計畫,他號召全體軍民一致誓死抗敵,他說:「一步也不能後退,後退就意味著槍斃!」

圍城困守:列寧格勒成「死亡」孤島

就在此時,希特勒命令德軍形成包圍網,意圖將列寧格勒的軍民困死在城中。1941年8月22日,德軍開始佔領列寧格勒周邊的交通線;1941年9月8日,德軍開始大規模封鎖列寧格勒,切斷其對外補給線。

這時的列寧格勒,已然成為一座孤島。在重炮和飛機的夾擊之下,城中的公共設施被嚴重損毀,無數的宮殿、房屋瞬間淪為廢墟。而在補給被切斷的情況下,人民陷入了巨大的飢荒之中。

1941年11月到1942年2月的冬季是難熬的一段時期,市民們唯一的配給食物是每天125克「麵包」,這種所謂的「麵包」其實是用木屑和其他一些不可食用的混合物做成的,幾乎難以下嚥。再加上嚴寒氣候,很多市民在走到食品分配亭的過程中都會倒下。

據稱,列寧格勒每天都有數百人活活餓死,在最嚴重的這幾個月,每月的死亡人數高達10萬,且絕大多數死於飢餓。人們只好從籬笆上偷木柴當燃料禦寒,而城裡的雀鳥、老鼠也很快都被吃光了。彈盡糧絕之後,城中開始出現「人類相食」的慘況。為此,列寧格勒的警察組成一個特別部隊在城中巡邏,並對抓到的「食人者」立刻施行槍決。

列寧格勒的軍民就這樣被封鎖在沒有煤電,沒有食物,也沒有乾淨的水源的城中長達兩年多的時間。戰爭、飢餓、遇害加之疾病橫行,讓列寧格勒成為了一座「屍橫遍野」的死城。居民們都早早地在手心寫下自己的名字,確保死後自己的屍身能被認出來。

長久的圍困已經讓人們逐漸變得麻木了。戰爭結束後有人回憶起這段經歷時說:「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崩潰,死亡率更高。女人是如此的疲憊,以至於她們停止了月經……那麼多人死了,人們的情緒也變得冷淡,後來就很少有人哭泣了。」

11歲女孩坦雅・薩維切娃的日記也在戰後被公開。她在日記中記錄了家人們是如何在飢餓中絕望死去的,最後她寫道:「每個人都死了,只剩下坦雅。」遺憾的是,雖然捱過了圍城戰,女孩最終還是死於營養失調。而坦雅・薩維切娃的日記後來也成為日後對納粹的紐倫堡審判的證物。

成功突圍:列寧格勒迎來最終勝利

而在蘇軍的頑強抵抗下,圍守在列寧格勒城外的德軍也已經成了強弩之末。儘管這期間德軍不斷增兵加強攻勢,始終無法再前進一步。

在1941年冬季那段最艱難的日子裡,列寧格勒的軍民們奇蹟般地在冰凍的湖面上修建起了一條連接拉多加湖東西兩岸的運輸線。這是列寧格勒與外界聯繫的唯一出路,由於天氣、地理環境和德軍炮轟等因素,這條運輸線的死亡率也非常高,因此也被稱為「生命之路」。

儘管這條運輸線運進來的物資極其有限,但相比圍城初期來說,城內的情況也逐漸有了轉機。列寧格勒的軍民們也因此奇蹟般地捱過了嚴寒和飢餓。希特勒妄圖通過「圍城」來逼迫列寧格勒投降的計畫,也算是徹底失敗了。

1944年初,蘇軍最高統帥部下達了突破列寧格勒封鎖的作戰命令。同年1月14日,蘇聯3個方面軍上百萬人向德軍發起了大規模的反攻,經過13天的連續作戰,蘇軍打通了列寧格勒通往莫斯科的鐵路線;1944年1月27日,包圍列寧格勒的德軍被徹底擊潰,圍城戰最終宣告失敗。

列寧格勒軍民以不屈不撓的鬥志,挫敗了希特勒佔領列寧格勒的戰略企圖,取得了「列寧格勒戰役」的最終勝利。英國的《旗幟晚報》稱讚「列寧格勒圍城戰的抵抗是人類在經受不可思議的考驗中取得輝煌勝利的一個榜樣」,並稱在世界歷史上也許再也找不到能與列寧格勒圍城戰「相提並論的抵抗」。

但不可否認的是,為這場戰役的勝利,所付出的慘痛代價也是無與倫比的。

據史料記載,列寧格勒戰役中,蘇聯方面有超過130萬的士兵傷亡,有100多萬居民死亡,其中有50多萬人死於飢餓;而德軍方面的傷亡人數也超過了10萬人。我們不可忽視的真相就是,無論是失敗或是勝利的戰爭背後,都浸染著那些原本嚮往和平的人們的血與淚。

最後,我想用富蘭克林・羅斯福評價二戰時曾說的一句話作為故事的結尾——

「相對於戰爭結束,我們更希望所有的戰爭本就沒有爆發。」

責任編輯:辰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