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詩講出了蘇軾對生命最終的了悟(圖)

作者:林雨 發表:2022-08-17 00: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蘇軾在《自題金山畫像》中寫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蘇軾在《自題金山畫像》中寫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圖片來源:Pixabay)

提及大名鼎鼎的蘇軾,無人不對他的作品贊聲道好。這裡要跟各位介紹概其一生的《自題金山畫像》,蘇軾亦在詩文中,透露自己對於生命最終的理悟。這一首《自題金山畫像》總共有二十四個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心似已灰之木」一句中的木成灰,自然就是指沒有了生機,心如死灰並非是心死,而是人的慾望之心沒有了。從修煉的角度看就是執著心全無之意。「身如不系之舟」表面涵義是指自己像沒有纜繩的船,隱含之意是指自己已經沒有了任何的約束。這裡的約束是指人生的羈絆,簡單來講,就是名利情的羈絆。主要其實還是對仕途的擔心。

至於最後兩句,其實也沒有太多好讓大家來進行詳細解釋的,因為那僅僅是指出蘇軾自己一生的軌跡罷了。

詩人一生仕途坎坷,經歷了多次的貶謫,慢慢的也就磨去了自己的稜角,但並非是人指涉的心如死灰,反倒是一種真正的大自在,放下了人生的一切名利的羈絆,就像是沒有纜繩的小船。船沒有了纜繩其實不是好事,會隨波逐流,被風吹走,常人沒有了名利情的追求,是會走向頹廢,從這一點看纜繩和名利情,對常人來說,只要有度,並非是全然的壞事。

作為修煉人,有了對高層次的理的領悟,才會像是沒有纜繩的小船,成為不被名利情約束的生命。《西遊記》的孫悟空被緊箍咒約束著,為何修成佛的時候,就消失了呢?這是因為孫悟空有了佛法的約束,不會再做壞事,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再對悟空使用緊箍咒了。此時的詩人也算是到了一種徹悟的境界吧。

責任編輯:隅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