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內容廣博,融合了先秦諸子的思想。(圖片來源:看中國製作)
《淮南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收集史料、文獻集體編寫而成的一部著作,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梁啟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成於眾手,內容廣博,融合先秦諸子的思想。《淮南子》於20世紀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譯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節譯本,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本篇為讀者介紹《淮南子》中《主術》篇的部分內容。
【原文】湯之時,七年旱,以身禱於桑林之際,而四海之雲湊,千里之雨至。抱質效誠,感動天地,神諭方外,令行禁止,豈足為哉!
[大意]在商湯的時候,曾經連續七年發生旱災。當時商湯親自到桑林向神祈禱,用自己的身體作為祭品,於是烏雲密佈四海,大雨降臨千里大地,旱情因而被解除。所以說,懷著質樸真誠之心,就能感動天地,至誠的精神能通向世俗之外的神仙世界。如果只靠行政命令、頒布禁令來規定人們幹什麼和不可幹什麼,如此治理國家哪裡能有上述如此神奇的效應呢!
古代聖王將最精粹的精神形成保存在內心,又將好憎之情拋到九霄雲外。他的言論符合實際情形,發出的號令則闡明仁慈的旨意。他通過禮樂來陶冶教化百姓,讓百姓用歌謠諷喻朝政。這種精神感化能貫通萬世而不會上下壅塞,橫貫跨越四方而不會窮盡。就連禽獸昆蟲也隨之受到陶育感化,由這樣的聖王執法施令,天下誰不聽從感化呢。
所以治理天下,最上策是從精神上感化,其次是用禮制方法來約束百姓使他們不做不合理的事情,而用獎賞賢才懲罰暴虐的方法來治理天下是最下策的。
秤對於所稱之物,要權衡左右,不會根據自己的私心來改變它們的輕重,所以能成為體現公平的工具。墨繩對於所量之物,要衡量內外,不會憑自己的私心來決定它們的曲直,所以能成為體現正直的工具。君主使用法令也是如此,不能因為自身的愛好、憎惡而改變執法標準、量刑尺度,正因為如此,所以他能實施法制政令。
權衡輕重,不會有蚊子頭那麼小的誤差,矯正枉屈,沒有針尖那麼細小的誤差。糾正歪邪,不以私心迴避風險。奸詐小人不能使他枉法,讒佞之人不能使他亂法。怨恨無所藏匿,恩德也無所顯現。這便是使用策略方法而不用人的智巧。國君治理國家,是不讓智巧參與其中的。
船航行在水面上前進,車行走在陸地上前進,這是客觀自然之勢決定的。行車時由樹木撞斷車軸、行船時急流暗礁撞破船隻,人們不埋怨樹木和礁石,而怪罪撐船者和駕車人的拙劣駕御技術,這是因為木石本身不含有像人那樣的智巧和心計。所以,人在遵道循道行事時一旦摻雜了智巧心計就會使人迷惑昏亂,人在守德行事時一旦動用心計智謀就會使人陷入危險,心中有了成見就會被外物所迷亂。
(待續)
責任編輯:申思茗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