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外企撤走1600億美元 李強在進博會安撫難生效(圖)


在華外企連續六個季度從中國撤走超過1600億美元的利潤
在華外企連續六個季度從中國撤走超過1600億美元的利潤。(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11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在華外企連續六個季度從中國撤走超過1600億美元的利潤,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FDI)也首次出現赤字,在中國經濟下滑的情況下,中國總理李強在進博會仍稱堅持對外開放。

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正減弱

多年來,隨著加入世貿組織(WTO)後的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外國公司把在中國賺取的利潤也投入中國用於再發展。但是,疫情大流行以來,外資不斷撤出中國。

《華爾街日報》11月7日報導,根據對中國官方數據的分析,截至9月底,外國企業連續六個季度從中國撤走利潤,金額總計超過1600億美元。這種少見的情況表明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外國資本的吸引力正減弱。利潤持續流出導致中國第三季度外商直接投資(FDI)總額25年來首次下降。

外國企業撤走利潤令人民幣的幣值進一步承壓,由於投資者不再青睞中國證券市場的投資品,同時在中國新的可投資品稀少,中國央行已經在努力減緩人民幣的下跌。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貶值5.7%,並在9月份觸及1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綜合來看,一系列因素導致了外企利潤外流。其中之一的因素是中國利率與歐美國家利率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因此把利潤存放在西方更有吸引力。美聯儲和其它國家央行已經在提高利率對抗通貨膨脹,而中國央行卻一直在降低利率,因為決策者正艱難應對房地產市場的長期低迷。

並且,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許多外國公司正在為他們的資金尋找更好的出路。北京當局與西方國家關係緊張,促使全球企業重新思考供應鏈以及在中國的風險,即「去風險化」。

Union Bancaire Privé外匯策略全球主管Peter Kinsella對《華爾街日報》說:「企業開始降低與中國相關的風險。」

多倫多航空電氣公司Firan Technology Group首席執行官Brad Bourne說,2022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該公司從中國撤走的收入約合220萬加元。在過去十年中,該公司投資了800萬至1000萬加元在中國拓展業務。

Bourne說,中美關係惡化是該公司的一個擔憂。「至於中國與西方及美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可以肯定的是,不確定性會上升,」他說,「因此,把資金存放在那裡會有一定的風險。」

追蹤全球資本流動的Exante Data的高級宏觀策略師Alex Etra表示:「就未來的投資意向而言,或許這是個危險信號?有可能的。」

一些國際公司透露,他們正在將利潤轉移出中國,但沒有透露很多細節。

外國企業撤走利潤的同時,正值投資者對中國金融市場感到失望之際。美國較高的利率和債券收益率也使得中國股票和債券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大打折扣。自2022年初以來,外國機構已減持價值約合1100多億美元的以人民幣計價中國債券,而此前多年一直在買入。這波減持始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那個月,市場人士認為,投資中國資產的地緣政治風險是減持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2022年,中國國債的收益率也10多年來首次低於同期限美國國債。此後,這一差距不斷擴大。

外商直接投資(FDI)首次出現赤字

中國官方的國際收支數據顯示,中國首次出現季度外商直接投資(FDI)赤字。外商直接投資簡稱外資,是指外國企業為獲得利益在本地(本文指的是在中國)所作的經濟投資。

根據中國國際收支初步數據,第三季度(7月至9月)期間「直接投資負債」(衡量外商直接投資的指標)為赤字118億美元。

這是中國外匯監管機構自1998年開始編製該數據以來,首次出現季度性赤字(資金流出大於流入)。

在中國商務部新聞辦11月2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也承認,今年前9個月中國吸引外資規模同比下降。

分析認為,這可能與西方國家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日益加劇的情況下,對中國採取「去風險」措施的影響有關。

據路透社11月6日報導,高盛寫道:「由於中國的利率‘持續較低水平’,而其它國家的利率‘持續較高水平’,資本外流壓力可能會持續存在。」

華僑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謝棟銘(Tommy Xie)寫道:「鑒於這些即將對人民幣施加的壓力,我們預計中國當局將做出持續的反應。」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10月份在岸人民幣兌美元交易量也創下歷史新低,凸顯當局加大力度遏制人民幣拋售。

謝棟銘預計,中國央行將繼續採取反週期干預措施,包括對人民幣每日中間價的強烈干預以及管理離岸市場的人民幣流動性,以在面臨這些不利因素時為人民幣提供支撐。

在華外企撤退及裁員

中國日本商會今年9月的調查顯示,近半數回覆的商戶表明,2023年不會在中國投資,或投資規模低過2022年。而中國美國商會近期的調查亦顯示,66%成員表示中美關係日益緊張,是在中國經商的挑戰。

美國早前收緊對中國的晶元與人工智慧投資的管制,大大打擊外資在華投資科技的意願。根據美國研究公司Rhodium Group的數據,在半導體領域的外國投資,以地區來看,中國的佔比已從2018年的48%萎縮至2022年的1%。反觀,美國佔比從0%上升至37%,印度、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總佔比則由10%升至38%。可見資金在相關領域的投資有明顯的策略轉變。

中國今年7月生效的新版反間諜法擴大間諜的定義範圍,也令到外資企業感到不安。NLI Research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三浦佑介表示,中國的法律與規範缺乏透明度,此因素增添在中國業務連續性的疑慮。

彭博社11月3日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資產管理巨頭先鋒領航集團正在採取退出中國的最後措施,關閉其在中國29萬億元共同基金市場的辦事處。

知情人士還透露,先鋒領航集團已經與上海剩餘的約10名員工簽署了離職協議,其中包括中國業務負責人。團隊大部分成員將在明年初前離開,該辦事處也將關閉。

此前在10月份,先鋒集團出售了與螞蟻集團合資的機器人諮詢企業中,49%的股權。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三位知情人士披露,美國諮詢顧問公司蓋洛普上週告訴客戶,他們將從中國退出,一些項目將轉移到中國以外的地方,而另一些項目將被取消。

蓋洛普是全球最知名的民調公司之一,蓋洛普於1993年進入中國市場,有三十年在華經營的經驗,它在中國也有一個主管教育和訓練的分支,但是因為中國有關部門對外國人或實體在華進行民調有著嚴格的管理規定,於是決定撤離。

蓋洛普中國公司為企業提供用於行銷的調查和分析服務,在北京、上海和深圳設有辦公室,並僱用了數十名員工。其中,許多人擔任諮詢師,幫助中國公司重新設計組織或優化營銷,如今要關閉在華所有辦公室。

中國總理李強在進博會仍稱堅持開放

上海於11月5日至10日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進博會),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8年發起的年度博覽會,旨在向外界宣傳中國官方的貿易政策,並試圖藉此解決外界對其不公平貿易方式的批評。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上午出席進博會併發表主旨演講。他在演說中細數前五屆進博會的成績,包括自2018年以來已有13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國家展,實際參展企業更多達1.58萬家,今年則有3400多家企業參展。

李強強調,45年來,中國從加入世貿組織到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對外開放的腳步從未停歇。他並強調中國擁有14億多人口,其中4億多是中等收入群體,市場需求潛力巨大,未來5年,中國貨物及服務貿易進口額有望累計達17萬億美元。

本屆博覽會開幕前夕,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分會(The Shanghai Chapter of the 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於11月3日發表調查結果,批評進博會已成為中國當局的「政治秀場(political showcase)」,並直言外企對於參加進博會收益有限感到失望。

報告中指出,歐洲工商界原本期待進博會有助於縮減歐洲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但5年來結果卻恰恰相反,中國對歐洲出口幾乎翻了一番,2022年歐中貿易逆差近4,000億歐元,年增58%,更創下全球歷史最高記錄。

該調查報告在結論中敦促北京將進博會重新定義為平衡貿易的工具,而非僅是象徵性地空談市場改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