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頭三尺有神明」何謂三尺?後半句更精闢(圖)


神明
人頭頂上有三臺北鬥神君,時刻記載著人的一言一行。(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我們常常聽到一些關於天命的古話,比如「人在做,天在看」、「人算不如天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等等。這些表達都體現了古人對「天」的敬畏。孔子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在傳統文化中,「天」被視作天意或天命。連皇帝發布的聖旨,開頭也是「奉天承運」。

即使像項羽這樣英勇的人,也未能擺脫對天命的畏懼。項羽在烏江自刎,嘆「天之亡我」。由此可見,人們對「天」的敬畏。

《增廣賢文》曰:「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

舉頭三尺有神明

那麼,頭上究竟有什麼神明呢?道家經典《太上感應篇》中提到:「又有三臺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意思是說,人頭頂上有三臺北斗神君,時刻記載著人的一言一行。古人通過這樣的敘述,勸勉人們行善。

此外,人們常用「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來形容秘密的事件,強調天地無所不察,任何秘密都難逃天地的法眼。

在民間傳說中,對於「舉頭三尺有神明」的「三尺」有另一種解釋。傳說中,有兩位神靈專門記錄人們的善惡,一個白天出行,叫作「日遊神」;一個夜晚出行,叫作「夜遊神」。他們手持小冊子,記錄人間的是非善惡,然後地府的判官根據這些記錄來決定獎懲。

為了更好地觀察人們的行為,這兩位神靈總是待在人頭頂三尺範圍內,所以人們才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這些說法反映了人們對未知的恐懼和對「天」的崇拜。事實上,這樣的說法也是一種行為約束,形成做人做事的底線。

「舉頭三尺有神明」後來又有了下半句

「不畏人知畏己知」這個典故來源於古代一位清官葉存仁。葉存仁是個清廉的官員,退休後,下屬們送了他一葉扁舟,以表達對他的廉潔和敬重。然而,葉存仁拒絕了這份好意,他的理由正是「不畏人知畏己知」。

葉存仁一生淡泊名利,三十多年的為官生涯中,始終保持清正廉明,堅決抵制賄賂。他用一生潔身自好,以「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來衡量自己的行為和為官之道。

這句話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如果做了壞事,必將受到神明的懲罰。即使逃過了神明的懲罰,也難以逃脫內心的譴責。內心的負擔會伴隨一生,成為心魔,帶來無盡的煎熬。

不論是「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還是「頭頂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都成為對世人的一種道德約束。



責任編輯:紫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