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朝野競評川普「中國關稅菜單」(圖)

作者:何清漣 發表:2025-02-01 07: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川普
2025年1月25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於2025年1月25日在拉斯維加斯的Circa度假酒店和賭場的集會上發表講話。(圖片來源:  Ian Maule/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2月1日訊】川普(特朗普)政府在重塑國際關係的過程中,毫不含糊地發揮關稅這個戰略工具的作用,除了哥倫比亞在三小時內走完從抗拒到服軟這場勝利之外,正在凍結與歐盟的關係,代之以直接與歐盟成員國建立一對一的單邊聯繫,至少義大利、匈牙利等國樂從。據美國多家媒體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已經宣布,墨西哥和加拿大如果不採取行動阻止非法移民和致命的阿片類藥物芬太尼流入美國,2月1日是對進口的商品徵收25%關稅的最後期限。

中美關係之複雜遠甚於美國與盟友的關係

從美國與哥倫比亞、墨西哥與歐盟的關係來看,川普2.0對它們徵收的關稅其實是懲罰性的,這些國家確實多年來從美國獲利甚多,但挖美國牆角的事情做得不少。以與美國毗鄰的南美來說,世界三大毒品生產基地之一的南美洲的「金新月」地帶(哥倫比亞、秘魯和玻利維亞三國形成的毒品生產區域)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卡因產地,佔全世界可卡因產量的90%以上,哥倫比亞和墨西哥還是全世界大麻和海洛因的主要產地,向美國輸送毒品與大量非移成為這些國家的主要謀生之道。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NC)最新發布的報告,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毒品消費國,全球生產的毒品約60%輸入美國。去年,美國約有近11萬人死於吸毒過量,這一數字不僅創下歷史記錄,甚至比當年美國死於槍擊和車禍的總人數還要多。因此,川普要求這些拉美鄰國減少芬太尼等毒品與非法移民(其中不少是毒販)流入美國,目標簡單,而且對方是淨受損方,容易達成目標。

加拿大《環球郵報》近日發表《如果川普關稅無法談判怎麼辦?》一文,稱加拿大對川普25%關稅的反應,目前已經走過了拒絕、妥協、教育,以及即將採取的報復這前四個,如果川普堅持從2月1日起徵收25%的關稅,加拿大別無選擇,只能進入第五步,也是最痛苦的一步:適應。

在美國的盟友當中,英國與歐盟向來最重要。但現階段,川普對英國態度冷淡,斯塔默首相甚至沒收到出席就職典禮的邀請;據Politico分析,川普正在凍結與歐盟的關係,選擇直接與歐盟成員國建立聯繫,邀請義大利等國領導人出席就職典禮而將歐盟領導層拒之門外只是開始。接下來的關稅武器當然會用來對付德法兩國,讓丹麥在格陵蘭島問題上配合,武器當然不止關稅。

相比之下,川普對中國要溫柔得多。在競選時期,他曾多次揚言要加征至65%的關稅,但目前僅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2月1日是否成行還在未知之數。這一刀就算真砍下去,也遠比他對盟友與拉美幾國那一刀溫柔。原因無他,美中之間利益關係牽扯太多,完全不是懲罰性關稅能夠一招定乾坤。

對中國的關稅大棒高舉輕落

1月23日,美國總統川普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視頻演講中宣稱,隨著他的選舉勝利,「美國回來了,開門做生意了」,關稅作為其外交政策核心工具則是與世界做生意的槓桿。中國算是重點客戶,仍然是公交私誼一道來:稱美國與中國的關係「不公平」並提到美國與中國一直存在巨額貿易赤字,「我們只想要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中國在幫助促成結束俄烏戰爭上可能發揮的作用為北京與華盛頓的貿易談判敞開大門。在演講之後這位美國總統與世界經濟論壇的主席博爾格.布倫德(Borge Brende)對話時的表示同樣引人注目:他與習近平「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並期待「與中國相處融洽」。

面對川普的不確定,中國確定「兵來將擋」一招

與應對拜登時不時強調民主與獨裁的對立但實際軟和的戰略模糊相比,中國政府對川普2.0採取了非常靈活的應對方式,原則上,堅決不同意美國將中國定位為競爭對手,希望只是合作夥伴;姿態上卻柔軟得多,對川普邀請習近平參加就職典禮的應對符合禮儀且反應得體;對其「不公平」與「良好關係」並舉的關稅威脅並未做出什麼強烈的反應。

1月21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年會上的講話中,反對美國即將徵收的關稅,並強調北京「不尋求貿易順差」,「貿易戰沒有贏家」。此次會議召開之時,正值美國剛宣布退出WHO與《巴黎氣候協定》,連對歐盟國家都主張單邊談判,不以歐盟為談判主體。作為中國副總理的丁薛祥不失時機地讚揚「中國在促進多邊主義和解決全球問題方面的領導作用」,並把中國定位為「全球化的捍衛者」——這個場景實在有點太諷刺了,30餘年前,美國克林頓政府是全球化的第一推手,當時中國還在美國手把手地引導下學習如何「與國際接軌」。風水輪流轉,乾坤大挪移,如今全球化的第一推手美國要MAGA,在國際社會開始「退群」,尤其是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這一舉動,無異於氣候教創教始祖放棄自己手創的宗教,追隨者既缺銀子又無所適從。而昔日全球化的晚到者中國卻高舉全球化大旗,捍衛氣候教,成為綠色能源的最大推手。

美國智庫內部對關稅政策莫衷一是

在關注美中兩國互動時,海外中文媒體更關注中共的小調整細節,例如最近這次電話是習近平主動打給川普的(中方說是應約);近日將其新任國務卿「盧比奧」更改為「魯比奧」,為模糊曾經宣布的制裁找台階下——所有這些,均解釋成中共暴露了面對強大川普的軟弱與無奈,試圖通過這一微小的變化緩解兩國緊張關係。許多人都期望美國通過關稅戰將中共打得落花流水,最後讓中國極權政府在失敗中衰敗瓦解。

英文媒體則更關注川普不斷的變化,對川普處理對華關稅戰的觀察持審慎態度,很少有人暢想川普總統將成為對抗共產主義極權的領軍人物。美國兩大思想庫之一的美國企業公共政策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縮寫AEI),號稱保守派智庫(近年來向中間靠攏),最近卻在同一時段發表了幾篇觀點相左的文章,評述川普的對華關稅政策。

戴斯蒙德.拉赫曼(Desmond Lachman)在《川普的中國貿易順差挑戰》(Trump’s China Trade Surplus Challenge,1月16日)中,認為2024年中國貿易順差近1萬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一來自美國。這一順差超過了美國、德國或日本作為貿易順差國鼎盛時期的任何貿易順差。這一狀態必將增強川普對中國正在搶走美國製造業工作崗位的信念,並增強他採取行動的決心,反過來可能給世界經濟帶來真正的麻煩,他的結論是「解決中美貿易問題的更好辦法是協調中美經濟政策,而不是徵收進口關稅」。

拉赫曼的同事史劍道(Derek Scissors)擔心的卻是川普總統對華手軟。在《川普目前的關稅計畫將有利於中國》(Trump’s Current Tariff Plan Will Help China,January 21,2025)一文中,認為川普的關稅政策只狠狠打擊了盟友加拿大與墨西哥,最終卻會幫助中國經濟;在《川普是「中國鴿派」的15種表現》(15 Ways Trump Is aChina Dove)上、下篇,他歷數了川普從第一個任期到此刻的鴿派表現,從新冠疫情、支持美國資本到中國投資、保持對華經濟依賴、重用馬斯克、讚揚習近平、關心Tiktok、對重要經濟閣員的任命(這些人只關注關稅並無政治考量)、挽救中國就業機會(證據是2018年5月取消對中興的制裁),直到2019-20年間「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毫無成效,導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並未減少……,不管是否沾邊,全部貼上「鴿派」標籤一一列出。

從各種披露的川普經濟團隊的工作動態來看,目前對華關稅戰基本處於叫陣階段,如何開局、如何落子基本未定,正在等待預想的「特習會」定調。我的判斷仍然是:即使舉辦了特習會,中美談判內容仍將隨機調整:鑒於中美貿易現狀及如此龐大的對華貿易逆差,在各種與北京有關的問題當中,關稅主要是個討價還價的籌碼。很多人強調國務卿盧比奧打擊共產主義極權的多次表態,但畢竟美國總統才是當家人,國務卿與經濟團隊都只是執行者,智庫最多算是清議,海外中文圈指望川普通過關稅戰胖揍中國,主要是表達他們的願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普通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