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8日,民進黨支持者手舉著支持台灣獨立的布條。(圖片來源: I-HWA CHENG/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2月19日訊】美國國務院透過對台事實清單做出的陳述,確實可反映當下美方的對台定位,至於國務院最近一次「修正」,最引起議論莫過於它在新版聲明中,又一次刪除「美國不支持台獨」字句。
之所以說是「又一次刪除」,是因為2022年拜登政府時期,美國國會和政府於一連串涉及台灣的行動中,國務院也曾刪除同字句一次。當時修改前的國務院網頁寫道:「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與台灣保持良好的非官方關係是美國的一個主要目標,符合美國促進亞洲和平與穩定的願望…」當年5月5日更新的內容則是:「台灣民主領先技術先進,是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一個重要伙伴。美國和台灣有著相似的價值觀、深厚的商業和經濟聯繫以及牢固的人民關係,這些構成了我們友誼的基石,並成為美國擴大與台灣交往的推動力…」而果不其然,中國對美方刪除不支持台獨文字的反應非常激烈,甚至警告美國不要玩火自焚。接著,三個月後的國務院網站又加回了美國不支持台獨的表述。
一直以來,美國對台灣的用字遣詞,從沒有真正滿足中國所需。儘管「不支持台獨」被放回國務院網站,卻也和中國期望的「反對台獨」字義上仍有很大差距。另包括中國對外宣傳的「一中原則」(One China Principle),美國採定的則是「美國的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其中最大差異就是美國雖認知到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但從未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為台灣所樂見。
同樣的,美國對台灣一方也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自訂解釋權。即雖然美方從沒有明言「反對」台獨,但其「不支持台獨」論,自然也無法直接被等同是正面看待台獨,這點,當然也間接降緩了中國的緊張情緒。
因此,在這回國務院美國保留「奉行一中政策」,並重述以《台灣關係法》、《三個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為指導,卻去除掉「不支持台獨」,就像2022年一樣,必然會再次讓中國高度不悅。接下來,川普政府的國務院會不會像拜登的國務院一樣,三個月後又把「不支持台獨」放回去,實已無關宏旨。畢竟時局發展至近,近從1979年台美斷交及《中美建交公報》以來,台獨很大一部分的演進,並不是美國「支持」出來的。
根據政大選研中心長期趨勢調查,自1992到2024年,台灣民眾的台灣人、中國人認同比例,前者一路從17.6%上升到63.4%,後者則從22.5%降到剩下2.4%,又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也從46.4%下滑到31.0%。30年來如此趨勢表現,恐怕早不是美國支不支持台獨所能促成(某個程度甚至是中國的行事積極促動)。
現實情況是,今天無論美國國務院網站是否繼續沿用「美國不支持台獨」字句,又或者重申「『認知』中國的立場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句拜登時期也曾刪除過),至多都僅限於提供外交辭令解讀空間,而不管之前布林肯的國務院是以「一個充滿活力的民主政體/社會」(A vibrant democracy)描述台灣,還是現在盧比歐的國務院以「一個領先的民主和技術重鎮」(As a leading democracy and a technological powerhouse)定義台灣,這都才是美國當下處理台灣定位時的真正基礎。
美國表示「不支持台獨」,不能就指它「反對」台獨,「刪除不支持台獨」,也不意味它將給予支持,台灣前途的發展,無論共和、民主兩黨都已有基本認知,那必須是台灣自己透過民主方式決定。唯獨從拜登的國務院到川普的國務院,持續重申的是:「我們反對(oppose)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我們期待兩岸分歧能夠以和平、非脅迫、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得到解決。」這句話對台灣來說,實踐性並不低,亦即它並未牴觸台灣現行狀態,但對中國來說卻可能非常刺眼,因為全世界不就只有中國會有以不和平、脅迫,無視台灣民意的方式,而欲達成改變現狀的意圖。那麼,雖是國務院「對台」事實清單,警示對象則更傾向是單獨指涉「不放棄武統」的中國,較之「刪除不支持台獨」,上述這句話從不更動、刪修,對中國才真正存在著制約效果。
※作者為《上報》主筆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原文連結)
責任編輯:清淺 来源:上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kzgd/ad/kzgmembership-20210704_728.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