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政變」在中國再次發生?(圖)

作者:吳祚來 發表:2025-07-18 00:4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張
張又俠在軍中(圖片來源: 合成圖 今濤拍暗)

【看中國2025年7月18日訊】自1976年粉碎「四人幫」開始,到鄧小平取代華國鋒、廢黜胡耀邦與趙紫陽,中共高層權力更替均屬「政變」性質。這些最高權力的易位過程並非透過黨內民主程序,如公開辯論、競選或投票,而是秘而不宣,公眾直到勝負已定、局勢穩定後才獲知內情。因此,毛澤東去世後,中國政壇的一系列權力變動均可稱為「寂靜的政變」。

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共高層每次「寂靜政變」的背後,軍方始終是決定性力量。在黨內派係爭奪最高權位的鬥爭中,軍方的立場與態度往往決定派系鬥爭結果。由此可得出結論:中共在穩定時期是「黨指揮槍」,但在特殊歷史時刻,槍桿子反過來決定黨的最高領導。無論何種形式的「政變」,本質上都是宮廷權力的更替,政權性質並未發生根本改變,因此中共內部的政變從未帶來真正的自我革命。

從「中共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成立說起

2025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與習近平執政以來成立的諸多領導小組不同,此機構的負責人與成員未公開。過去,習近平親自擔任多個領導小組組長,成員名單也均公開。

新設的「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似乎是對既有小組的整合與規範,強調「對重大工作實施更有效的統領和協調,做到統籌不代替、到位不越位」,並要求「深入調查研究,提升決策議事效能,提出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我的觀察與分析是:習近平此前成立的領導小組,涵蓋內政外交、統戰與資訊等領域,實質上架空了政治局的集體決策和國務院的行政統籌。無論是「一帶一路」巨額投資、雄安新區建設,還是對俄羅斯的「上不封頂」支持,相關政令均繞過政治局與國務院,直接由領導小組執行。這與胡溫時代「政令不出中南海」形成鮮明對比,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某種意義上,習近平的「小組治國」廢止了政治局與國務院的決策和行政權,類似毛澤東「中央文革小組」另立中央的做法。

新成立的「中央議事協調機構」有別於以往領導小組,卻具有相當權威性,負責「謀大事、議大事、抓大事」。這不禁令人產生疑問:既然政治局常委本就負責重大決策,為何還要另設機構?推測答案可能是,中共元老已介入高層議事,該機構旨在協調元老與政治局、全國政協、全國人大、國務院及軍方,形同多方聯席的常設機構,不僅約束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還為即將召開的四中全會及二十一大布局,以確保政權平穩過渡。

由此推論,2024年三中全會後,中共內部可能已發生一場秘而不宣的「寂靜政變」。

槍桿子裡面發出異樣的「聲音」

2024年11月29日,習近平軍中親信、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落馬的消息公開。僅僅5天後,《解放軍報》接連發表系列文章:《帶頭堅持黨性原則》(12月4日)、《帶頭堅持集體領導》(12月9日,作者:邵天江,河南省漯河軍分區)、《帶頭髮揚黨內民主》(12月11日)、《帶頭維護班子團結》(12月16日)。這些文章的標題和內容形成鮮明指向,絕非針對苗華個人,而是具有深遠的政治意義。

不禁使人聯想到,當年鄧小平對華國鋒的降維打壓,由《解放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並由《人民日報》等黨的喉舌轉載,透過搶佔理論制高點(華國鋒堅持‘兩個凡是’無法否定‘文化大革命’),為最終取代華國鋒在宣傳領域搶佔話語權,也透過所謂對越自衛反擊戰,在軍中建立威權,可謂槍桿子與筆桿子,兩個桿子都要硬,而背後的政變過程卻是靜悄悄的進行。

反觀現實,苗華作為習近平親信,其落馬可以被視為一個重要的標誌性事件。《解放軍報》隨即推出的四篇專論,顯然不是基層官兵自發撰寫,而是高層刻意安排的「組合拳」。系列文章強調的是:任何人不得違背黨性原則和民主集中制,唯有發揚黨內民主,才能維護團結;若不尊重民主,即破壞團結,軍隊就不會圍繞其核心凝聚。終結苗華政治命運的力量,在透過《解放軍報》發出不同尋常的聲音,顯然是在搶佔宣傳制高點,在政治上置對手於不義之地。

透過檢索發現,2024年12月至2025年7月,《解放軍報》未見直接宣傳「軍委主席負責制」的文章。相比之下,2016至2023年間,該報多次強調「軍委主席負責制」,如2018年習近平在中央軍委黨建會議上的講話被廣泛引用。這表明,軍隊宣傳口徑已發生顯著變化。

當槍桿子發出不同尋常的聲音,中共高層可能又一次發生重大變局,而政變過程仍然是靜悄悄的,外界無從知道其中隱秘。

我們再比照一下九十年代初的一次高層政變,江澤民是黨的總書記,李鵬是總理,黨權與政權與背後的極左元老們強力左轉,改革開放進程將被逆轉,此時改革派只能借力軍方,才能使改革開放繼續進行:1992年,鄧小平在楊尚昆陪同下南巡,發出「誰不改革誰下臺」的警告,針對江澤民的左傾倒退。同年3月,楊白冰代表軍方表態,稱軍隊是改革開放的堅強後盾,《解放軍報》發表社論《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這是一場「和平政變」,軍方的聲音決定了派系鬥爭的結果。

若33年前軍方高層發出的聲音是為改革開放護航,那麼此次《解放軍報》四篇專論,是否在強力反對最高領導人的核心集權?這是否預示著中共將終結個人專權,重回集體領導的共治模式?由此我們也許可以推論:「中央議事協調小組」的設立,正是這一聲音的體現,強調集體領導,而非個人獨斷。協調機構成立前後,一系列的跡象也在映證習近平的威權受損,常委們在一些重大活動中各負其責,過去元老的部下也開始受到重用,為四中全會召開,甚至為中共二十一大召開的謀篇布局已然開始。

‘寂靜政變’難以帶來‘自我革命’

自1976年以來,中共多次發生標誌性「寂靜政變」:

1976年「四人幫」被捕:毛澤東去世後,華國鋒聯合葉劍英等元老抓捕「四人幫」,十餘天後才公布。華國鋒仍然堅持兩個凡是,無法終結文化大革命;

1978-1981年華國鋒下臺:透過思想路線轉向和人事調整,鄧小平逐步架空華國鋒,耗時三年,期間發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討論。但鄧小平掌權後,用四項基本原則代替了兩個凡是。

1986-1987年胡耀邦被逼退:透過「組織生活會」而非中央委員會公開辯論決定,半年後才公開人事調整。

1989年趙紫陽被免及天安門事件:鄧小平動用軍隊鎮壓民主運動,決策過程秘而不宣,屬黑箱操作,製造了‘六四’悲劇。

九二南巡本質上也是啟動政變,繼續改革開放,但只限經濟領域,強力反對政治改革。

2012-2014年王立軍事件至周永康案:從王立軍出逃、薄熙來落馬到周永康被查,過程隱秘,真相未公開。

習近平修憲連任:未在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公開討論或徵求社會意見,打破常委年齡和任期限制,實質為精心策劃的「寂靜政變」。

這些政變手段各異,但具備共同特徵:內部啟動、過程隱秘、缺乏黨紀國法依據、控制媒體、改變權力格局。公眾僅見結果,資訊控制與權力轉移展現了中共政治的獨特邏輯。

從2024年7月三中全會及北戴河會議傳言,到11月苗華落馬,再到2025年「中央議事協調小組」設立,時間跨度已超過八個月。種種非常態跡象令人推測,中共內部可能正在發生又一場「寂靜政變」,與曾經發生的政變有諸多相似之處。

習近平的個人崇拜、決策專權、在軍隊快速安插親信,以及對元老的高級別監控,導致經濟危機和派系利益嚴重受損,達到無法承受的嚴重程度,在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外交關係嚴重危機的狀態下,政治元老、不同派系、利益集團及軍方可能聯合反制發生政治大變局,也是必然的事情。

驚心動魄的政變靜悄悄的進行,中共利益共同體仍然會維持表面的團結穩定,以免引發全國性的動盪與社會危機,畢竟他們共同生存在一條紅色大船上,保持安靜與表面和諧,是他們的生存智慧。即將召開的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或二十一大,我們也只能看到結果,難以窺見過程與隱情。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新世紀轉自Rti中央廣播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