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今年3月的中共全国人大闭幕式上,张又侠背对习近平不回头.(圖片來源:视频截图)
軍委懸空 倉促的人事調整暴露體制失控
最新一次中央軍委的人事任命中,張升民被升任軍委副主席。然而軍委成員卻未增加,副主席名額沒有補滿,軍委委員同樣空缺。這種「增而不補」的安排,顯示決策過程的極端倉促與混亂。
在中共的體制中,軍委副主席的任命必須經過中共中央政治局與常委會批准,屬於「文官制衡武官」的制度設計。但如今軍委人事遲遲無法確定,意味著政治局與軍方之間出現嚴重對立。
若張又俠已掌控軍隊,他理應能主導軍委構成;反之,若習近平仍掌握最終任命權,也不該讓軍委陷入如此真空。這說明問題的根本不在於「任命程序」,而在於權力信任徹底崩潰。
現在的格局是,文官(習)要經軍方確認才能任命;軍方(張)又要經政治局批准才能生效。結果就是誰都無法動彈。
三分之二缺席 軍中權力「癱瘓」的警號
更令人震驚的,是最新一次中央全會的出席名單。205名中央委員中,實到僅168人,缺席高達37人。這其中,10人為文職官員,27人來自軍隊系統。
換言之,軍中中央委員的缺席比例高達三分之二。
這種情況在中共歷史上極為罕見,幾乎等同於軍隊系統被「半癱」。這不是單純的紀律問題,而是結構性對立的外在表現,軍方對中共中央「陽奉陰違」,甚至拒絕出席重大會議。
若從權力結構看,這正是張又俠對習近平的實質牽制。
習近平掌權十二年以來,絕大多數軍中高層都由他親自提拔,是所謂的「習家軍」。但如今這些「自己人」大量被清洗、調職或「失蹤」,只剩張又俠一人穩居中軍大帳。這不是巧合,而是權力轉移的結果。真正的習家軍,正在被張又俠「滅掉」;而習本人卻無力反制。
軍中「跳號」權力程序的混亂與信任危機
這場軍中地震的異常,還體現在中央委員的「替補程序」上。按照慣例,中央候補委員的遞補應依得票次序逐號進行,但此次卻出現了多起「跳號」現象。
火箭軍副司令王立言、聯勤保障部隊司令王康平等人皆「越級遞補」,甚至教育部副部長王嘉毅、軍委辦公廳主任方永祥等,也未按常規進位。
這種「亂序補位」的現象,反映了高層內部對人選的嚴重分歧與權力失衡。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軍委辦公廳主任這個位置——被稱為「軍委主席大秘」——向來是中共軍權核心的象徵。
原主任鍾少軍在習近平初期奪權階段作用極大,如今被免職,顯示習的軍中神經線已被割斷。
更詭異的是,在被「跳號」的七人中,有四人來自軍方,涵蓋火箭軍、後勤保障部與北部戰區陸軍。這些單位正是近年來被密集清洗的重災區。
究竟這些被排除的將領是張又俠的人,還是習的親信?
若從軍種體系來看,他們更接近張又俠;但從去年以來的清洗行動看,又像是習近平的反撲。結果便是:雙方誰也沒吃下誰。整個軍中陷入「誰都不敢動」的真空。
誰也吞不下誰 紅朝權力的終極宿命
軍委不補、將領缺席、人事亂序,這三大現象構成了中共當前權力癱瘓的三重證據。
這不是單純的人事波動,而是極權體制進入自我消耗的末期。
在這個體制中,權力越集中,信任越匱乏;權力越絕對,決策越癱瘓。
張又俠與習近平互相防備、互相制衡,誰也不敢率先出手。
一旦任何一方得手,或許中共的生命還能延長几年;但如今兩者勢均力敵、彼此掣肘,體制的神經中樞已完全僵死。
這就是中共今日的真實寫照:表面仍有架構,內裡早已空心。軍權看似集中,實則無主。權力尚在運轉,政權已在腐蝕。
當張又俠與習近平誰也吞不下誰時,中共也就走到了「自吞自噬」的臨界點。
這不僅是一場軍權之爭的終局,更是整個紅色政權內爆的前奏。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