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的行情啊真是跌出了新高度了啊,眼下螃蟹價格徹底繃不住了。一場西北風,彷彿把這個螃蟹市場直接給刮垮了。按常理啊,這雙節過後啊,本該是行情回暖的好時候,可實際這價格呀卻是意外大跳水。
這幾天,這螃蟹集中大量上市,那不少主產區的市場都出現了嚴重滯銷的情況。剛從批發市場接到最新消息啊,繼十八號價格大幅下跌之後呢,今天這螃蟹的價格還在繼續的往下走。啊,本來呢該是豐收後歡喜的日子,結果這價格讓人是失望啊,朋友們啊,這養殖朋友的日子呀更是難上加難了,現在都糾結到底該繼續是下籠捕撈,還是先暫停呢?」
十月金秋,本應是大閘蟹最熱鬧的季節。可今年,這個被譽為「秋天的味覺符號」的產業,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鐵盧。
一位蟹商無奈表示,往年一天能賣上千隻,今年一上午才賣二十來只。確實,如今的大閘蟹市場已不復往日的火熱。往年一到中秋、十一假期前後,陽澄湖、固城湖、太湖等地的交易市場,凌晨三四點就人聲鼎沸、燈火通明。而如今,今年的畫風徹底變了。網友拍下蘇州大閘蟹市場的視頻,空蕩蕩的交易市場,讓人誤以為是清晨沒開市,其實已經是上午八九點,攤位上的螃蟹卻無人問津。
「有沒有蘇州本地人說說,我這會在蘇州最大的大閘蟹交易市場,為什麼這裡沒有什麼人啊,我印象裡的交易市場應該是那種,人聲鼎沸,然後,大家都一筐一筐的稱蟹,邊叫賣的那種市場,然後來到這邊,我都有點不敢進去,隨處可見的順風小哥,就是隨時準備運大閘蟹。」
為什麼今年大閘蟹的價格會暴跌?網友給出來不同的答案。原因呢不僅有當前經濟形勢下滑,民眾消費能力減弱,這一外在因素,更多的呢還有大閘蟹行業內部的自毀前程。
這麼說吧,大閘蟹和小龍蝦是一樣的,都屬於非生活剛需的附加屬性食材,也就是它的購買目的呢,不是為了充飢,它的消費呢一般源自於超出基本生存需求之上的考量。比如商務社交中作為禮品去贈與,在傳統節日中家庭聚會來增加氛圍,或者是特定的食刻呢享受味蕾上的輕奢體驗。這些呢都不是為了填飽肚子。所以呢這類產品特別容易讓商販忽略產品本身的質量和價值。因為消費者對於他們的價格,敏感性不是特別高。
網友表示,過去幾年,大閘蟹的消費其實有一種「錯位」現象,買的人和吃的人往往不是同一個。很多人買蟹並不是為了自己品嚐,而是為了送禮、為了體面。這也讓大閘蟹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種社交符號。可當消費的主導者不是「吃蟹的人」,而是「送蟹的人」,市場的焦點自然就從品質,轉向了包裝、噱頭和利潤。
在利益的驅使下,一些平臺和商家開始瘋狂內卷:為了搶市場、拼銷量,他們不斷壓低成本,忽視蟹的生長週期與水質環境,用以次充好的蟹冒充「陽澄湖大閘蟹」,靠誇張宣傳和精美禮盒包裝矇混過關。久而久之,大閘蟹的整體口碑和品質都被拖下了水,消費者一次次「踩坑」之後,自然心生失望。
還有博主說,有些養殖戶為了搶早上市,把螃蟹還沒完全養肥就撈出來賣,想著早點出貨、早點落袋為安。可問題是,螃蟹沒養好,肉不肥,蟹黃稀,甚至還有股苦味。消費者花了錢買回去,一吃發現不對勁,這口碑不就徹底砸了嗎?
再加上現在信息這麼透明,大家在網上一搜,真假螃蟹、好壞產地、對比測評一目瞭然,誰還願意被割韭菜?買一次踩坑,下一次就寧可不買。這就是現實。再加上經濟環境趨冷,面對房貸、車貸、學費等現實壓力,那些「不剛需」的消費品就成了被優先削減的對象。大閘蟹這種高價、低性價比的「面子消費」,首當其衝。
要知道,過去幾年裡,大閘蟹幾乎成了中秋送禮的「標配」。公司送客戶,親戚間互贈,一張蟹卡就是情面與地位的象徵。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算起了賬。
上海白領王女士表示,「去年房貸每月五千,今年工資反倒降了一千。大閘蟹這種非必需品,當然得先砍。」以往每年中秋,她都要給客戶送十張蟹卡,今年一張都沒送。
送禮剛需的崩塌,讓整個行業都受到衝擊。杭州一家企業的採購負責人坦言,公司層面的福利預算也削減了,「以前要訂幾百份蟹禮,現在直接改成了水果卡或者購物券。」消費邏輯的轉變,是肉眼可見的。青島市民張阿姨的比喻更直白:「一百塊能買三斤梭子蟹,為什麼要花兩百塊買兩隻大閘蟹?味道又差不多。」一句話,戳穿了大閘蟹所謂「高端定位」的尷尬。
而在蟹塘另一端,養殖戶們同樣焦慮。江蘇興化的一位蟹農透露,今年他刻意減少了三成蟹苗投放,把更多精力放在水質管理上,希望以「少而精」突圍市場。
不僅是昂貴的大閘蟹失去了昔日的光環,就連往年同樣搶手的「硬通貨」,梭子蟹、海蝦、海螺等海鮮,也紛紛「跳水」。有博主介紹,今年的行情真是十年難見。過去動輒幾十元一斤的梭子蟹,如今在批發市場竟然只要兩塊錢一斤,價格低得讓人不敢相信。
還有報導指出,隨著中秋、十一假期的結束,青島城陽海鮮商城內各類海鮮價格出現大幅下降。梭子蟹價格從節前的每斤160元,此到目前的70至100每斤,成為降價最顯著的品類之一。據經銷商周檢介紹,野生鱸魚節前賣到35元每斤,現在降至20元每斤。
「說這話我很不舒服,大蝦爛市了,我也很疼,都沒人要了,你看怎麼辦,現在是貴賤都沒人要,你只要是要,給錢就賣,就說這價,想賣都賣不掉,別說收住本錢了,苗子錢也賣不出來。」
有業內人士指出,現在蝦的價格暴跌也是有原因的。
「今年蝦便宜的離譜,活蝦20多塊,小龍蝦10塊錢以下,但是這麼便宜呢,反而沒有人買,商家在發愁,漁民也在苦。現在呢,大家不是不想吃蝦,是不敢吃蝦,第一蝦多的吃不過來。你們現在所吃的蝦大部分都是養殖蝦,人工投餵的,養殖週期很短,密度呢很大,肉質不怎麼樣,但是產量出奇的大,價格戰打的更拼多多似的。
第二,泡藥泡的離譜,你以為你吃那是蝦仁嗎?你吃的那是叫泡水王加化工粉,一斤蝦仁平白無故多出了二兩水。」
博主表示,官方的曝光顯示,目前市場上買的蝦仁,食品安全問題依舊嚴重。檢測發現,磷酸鹽超標率飆升了145%,意味著一斤蝦仁中就可能攝入多達二十克磷酸鹽。長期食用過量磷酸鹽,對健康危害不小,可能導致掉發、心臟受損甚至骨骼問題。
更令人擔憂的是,養殖蝦使用的藥物和抗生素遠超人體可接受量,部分養殖戶自己都不敢吃自己的蝦,有的甚至使用市場明令禁止的違禁藥物。過去常用的孔雀石綠,現在被改名為「水莓石綠」或「綠黴素」以規避監管,而這些化學殘留即便烹飪加熱,也無法完全去除。食用這樣的蝦存在明顯健康風險,輕則身體不適,重則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總之,市場上的部分養殖蝦已經不再安全,消費者需要格外謹慎。
還有業內人士指出,即便目前凍蝦庫存量很大,價格依然沒有好轉。本來以為凍死了這麼多蝦,市場價格會有所上漲,但實際情況是,部分品種每斤僅下跌兩元,有的甚至直接跌了三十元。
江蘇蘇州的某水產市場攤主無奈表示,往年凌晨三點,市場門口早就擠滿了批發商,車燈一排接一排,吵得根本睡不著。今年不一樣,到早上八點還沒人來,攤位前冷冷清清,蟹堆成山,沒人問價。
一位做海鮮生意的新手小白也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今年的生意真的太差了,這是我的切身體會。老李是濱海水產品市場的老兵,干了十五年水產生意。前天晚上打電話給我說,阿文,你是個新人,今年的生情一定要悠著點。
今年的生意可能是歷史以來最差的一年。電話裡,老李唉聲嘆氣,十五年的水產老兵什麼大風大浪都見過,但唯獨被今年的生意搞怕了,中秋前怕沒貨,囤了一萬五千斤的野生小黃魚,往年銷售的很快,中秋最後兩天前還剩五千斤砸在冷庫了,這損失不是一點半點。
今年的生意難做主要的原因是大家都沒錢了。中秋送禮客人的預算全部在下滑,關係一般的基本都不送了,沒辦法保密。看著大家的朋友圈發的風風火火,但背後的生意卻是冷冷清清,實在是冷暖自知啊。」
=====================
●《看中國》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YH0o60tlyAdy3g5GNrKw
●乾淨世界《看中國TV》訂閱頻道
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OxWkCG46DBd41d1gt0c
和我們一起守護香港、守護台台灣、守護14億中國人,獲得真實資訊的權利!
榮譽會員招募中:https://www.secretchina.com/kzgd/subscribe.html
《看中國》作為一家不受中共審查的海外獨立中文媒體,已經在全球各地義工的支持下走過了風風雨雨近二十年。2019年,由於《看中國》堅持一線獨立報道反送中運動,我們在Facebook上可賺取廣告費用的新聞帳戶被強行關閉甚至註銷;由於我們堅持報道台台灣民主選舉及中共病毒疫情真相,我們在Youtube上的頻道被黃標,收入甚微。但為報導真實資訊,《看中國》義無反顧!
来源:看中國TV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