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良专栏】教育从不生气开始

发表:2007-01-13 00:5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有个小朋友因上课调皮不听话,遭到老师较严厉的责罚,回家后向父母哭诉,心疼的父母立刻怒气冲冲找上学务主任告状,结果是老师买了礼物登门道歉!当然,从此以后,老师对这位小朋友放手不管也不敢管,小孩自认为有父母当靠山,更养成无所顾忌的心態。

这种事现在似乎是愈来愈常见了!换做是3、40年前的社会风气,上学挨老师一顿板子,还得留心那已黑青的手心或腿背,回家后別被父母发现,否则迎来一顿责骂算好,再挨一顿揍也是不无可能。

溺爱与不打不成器之间的迷思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个杀人的死刑犯在临刑前,要求县太爷再让他见母亲一面,县太爷於是找来死刑犯的母亲。他告诉母亲说,临死前想再喝一次母亲的奶,回味儿时被宠爱的感觉,母亲看著即將被砍头的儿子,哭得死去活来,为了成全儿子的最后心愿,便当场宽衣解带餵儿子吸乳。没想到,儿子竟狠狠咬掉母亲的乳头,用满嘴的鲜血,咬牙切齿的说:「我今天会沦落到这样的下场都是你害的,因为你太溺爱我了,我从小做什么坏事,你都不管也不教我,从没让我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古人云:「不打不成器」,又说:「棒下出孝子」;但现代人讲的是爱的教育,不鼓励甚至禁止体罚孩子的观念已非常盛行。到底该使用何种教育方式,才能真正对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而又能不影响亲子关係呢?

小时候家父管教算是严厉,他对子女犯错的处罚有个原则,正所谓「不教而杀谓之虐」,同一件错事初犯时,他祇会平和的告诉我错在哪里,提醒以后要注意;第二次犯就会严厉责备,並警告不要再犯;若还有第三次,此时家父二话不说,立刻以竹条伺候加罚跪,直到自己说出被教训的原因,认错道歉並保证不再犯过为止。

但家父出手的部位也是有原则的,他绝不会打上半身或关节等重要部位,他常说这是「疼骨莫疼肉」,皮肉痛忍几天就好了,行为与观念错误若不及时导正为害才大。又说要言出必行,否则关键时刻心软,小孩或可省一顿皮肉之苦,但威信已失,將来就更不容易管教了。

管教子女別动气


或许,讲道理才能真正让小孩学会明辨是非,適度的体罚也是一种策略与必要之恶,但打与不打小孩不是真正的重点,关键在於我们管教子女时的心態与智慧。

你也可以「很生气」的打骂子女,他一定会感到畏惧,可是在他承受皮肉之痛时也在承受著你的怒气,他会陷入委屈与相对愤恨的情绪中,却不容易真正反省自己错在哪里。你也可以不动气、心態平和但表面严厉的教训子女,让他知道「打在儿身,痛在爹娘的心」,相信这种理性又讲求方法的教育方式,能够让他在接受处罚之际,同时感受到你那不忍又不得不为之的爱,那效果一定会比一概听之任之的溺爱,或一昧凶恶的打骂更能符合爱的教育真諦。

在讲求男女平权的今天,无论是父或母都必须尽到教养的责任。若祇懂生而不懂教,或仅偏重学业却忽略道德品行的培养,以致造成將来对社会的危害,那论其过失,为人父母是责无可卸啊!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