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后十八年,民主运动进到维权风潮

作者:彭志平 发表:2007-06-05 13:3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夜色从远远的天际慢慢地垂落北京城,这是二○○七年六月三日的黄昏,天安门广场上一片平静;十八年前的同一天夜里,这里却是子弹呼啸声夹杂著嘶嚎、血腥。

然而,这一切现在在北京已经是少有人谈的历史事件。世界在变,潮流也在变;那一年的争取民主诉求,现在似乎已经变成少数几个人的事了。但是,也并不需要悲观;因为维权的声浪、行动在全大陆不断的上演著。维权乍看之下,似与民主不是同一回事,但维权却发出了更强烈的讯息,那就是只要老百姓勇于争取自己的权益,就永远会与不合理的体制冲撞。

“那个时候说共产党腐败,是犯忌讳的。说打倒共产党,是反革命的。”亲身经历过那一场腥风血雨的维权律师浦志强说,当时官倒、腐败,一般老百姓却都只领一百多块、几十块钱人民币,猪肉涨个几毛钱大家就受不了了。大家要求的只是最基本的生活水准,整个大环境让民众对共产党的领导产生了极大的落差。正好赶上胡耀邦的年代,从文革后,甚至从反右后被压抑了几十年的声音,在思想开放后完全宣泄。

“与其说是追求民主,倒不如说是用比较激烈的、比较情绪性的方式表达愿望。”浦志强说。

或许浦志强的看法未必受到全面性的认同,毕竟“六四”就是一场民主运动。当时没赶上“六四”的维权律师李和平说,“当时大家可能想从最根本的社会制度上作一个变革,先解决制度问题。而争取制度变革的以知识分子居多。”李和平的看法也可解读为,即便当时不是争取民主,但绝对是希望制度变革。如是解读则和老浦的看法并不相违背。

尽管贪官抓不完,但现在喊反贪腐喊得最凶的反而是共产党本身,老百姓说反贪腐早就不是忌讳;民众对共产党也更加“信任”了,“六四以前不知道共产党真会杀人,六四以后,大家都知道了。”浦志强说。

可是,不管政治、经济、社会怎么变,积压在社会最底层的不满情绪,依旧没有改变;而且,起身争取权益的已经不只是知识分子,甚至是“脸朝土地背朝天”的农民。近年来每年全大陆都还有八万、九万多件聚众抗议事件,去年的广东太石村是,今年的广西博白也是。

“经济发展到了每一个阶层,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利益,但利益受到公权侵害却出现得更多。有很多是被迫参与维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部分人也敢于站起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李和平说。

“当时包括意识形态等等的禁区很多,没那么多律师,法律也并不完备,民众与共产党之间相互认知的底线并不清楚,就很容易碰触到底线,容易走得太过。现在大家都清楚底线了,现在的法律已很明确,即使还存在有法不依的情况,但是要比那时好多了。”

“八九年的时候,民主是具体的诉求;现在的维权,是有限度目标的努力。”浦志强说,现在必须要做的是“把政治问题法律化,法律问题技术化。”李和平认为,争取民主跟维权二者之间并不相冲突,“民主是要求落实宪法规定的选举权,维权也是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不受侵害。这二者之间的手段是不一样的,一个是诉诸于政治,另一个则是在法律的平台上博弈。维权是成本低、有利于公民意识的训练。”

浦志强并不悲观,“台湾的今天应该就是大陆的明天。”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中国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