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大阶层经济模型分析

发表:2009-10-15 22: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的阶层划分有史以来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时期,阶层本身的成型,没落以及阶层间的流动仍在频繁进行。更重要的是,部分阶对公众的透明度极低,隐性资源的存在对描述阶层造成了巨大的障碍。由于资源所限,本工作室仅以官方和知名国内外机构统计数字为基准,试图尽可能清晰的构建定量的中国阶层模型。
    
基本阶层要素:

政治资源 (以官方职务级别为基准)
经济资源 (以现有财富水平和年度收入水平评估,综合考虑现值和潜力)
注1:鉴于学术文艺等其他资源对前两者的依附性较高,不单独考虑
注2:农民计算纯收入,城镇居民计算可支配收入(对工薪阶层来说为税后到手工资+公积金)
    
基本分析单位:家庭

住:家庭指“父母及未婚子女”(参考资料: 联合国委托国际人口学联盟编写的《人口学词典》)
城市家庭户均人口约3,农村家庭户均人口约4,中国总人口取15亿
    
划分标准:

与相邻阶层隔离的程度(定性差异)
某类资源的掌握程度(定量差异)
注1:本报告主要关注纵向阶层划分,基本不考虑横向职业差别(除对纵向阶层有显著影响)
注2:阶层间流动仅存在于相邻阶层之间,不存在跨阶层流动
    
本模型将中国社会分为7个阶层(每层又分2-3级),分别是:

顶层及最上层 (0.001%)
上层(0.05%)
中上层(0.5%)(中上层A, 中上层B)
中层 (4.5%)(中层A,中层B)
中下层 (15%)(中下层A,中下层B)
下层 (35%)(下层A,下层B,下层C)
底层 (45%)(底层A, 底层B)
    
注1:仅限中国大陆,暂不包括港澳及台湾地区。
注2:两类标准必然出现部分重合,经济标准内部的收入与资产也必然出现重合,双收入家庭计算也有重合。以上均在统计数字中已作考虑,不另行说明。
注3:经济标准与生活水平存在区域落差。对京沪穗深人士,在实际收入或资产上打85折计算。(实际仅影响少数中层、中下层和下层)

1.顶层及最上层(0.001%)
    
政治资源掌握者:副省部级(含)以上在职官员,副国级及正省部级(含)以上退职官员
    
现职政治局委员
32个省市自治区四套班子现职主官约120位,副职约780位,总计1000位。
27个国务院组成部门现职正副官总计约200位。
副省级单位,150个左右国资委直属央企现职主官总计约1800位。
军队大军区副职以上:400人
副国级及正省部级(含) 退职约1600位。
小计:约5000位
    
经济资源掌握者:资产50亿元以上 (本阶层不考虑年度收入水平)
    
2008胡润富豪榜上榜1000人,门槛7亿。在此假设5-7亿人数与上榜人数持平1000人。
小计:约2000位
    
这是两个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来统计的阶层之一。顶层的数量过于稀少,仅限于近年来新闻联播上常出现的几十位而已 (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且其与最上存在血缘、亲缘、同袍、世交等千丝万缕的联系,故在此合并为一个阶层。
    
本阶层全部为城市家庭。因本阶层人员年龄偏大,基本无未婚子女,户均人口取2.2。
    
阶层人数总计:约1.5万 (0.001%)
    
    
2.上层(0.1%)
    
政治资源掌握者:正副市厅级(含)在职官员,副省部级及正市厅级(含)退职官员
333个地级市四套班子现职主官约1200位,副职约7800位,总计10000位。
国务院组成部门厅局级机构约500个,正副现职总计约4000位。
省级副省级单位下属厅局级机构约3000个,正副职约15000位。
部队正师职以上总计约3000位。
事业单位约30000位
其他正副市厅级官员约35000位
    
小计:约11万位
    
经济资源掌握者:资产5000万-5亿或 年收入300万以上
    
美林2008年《亚太区财富报告》称,中国共有6038 位超富裕人士,其拥有的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即2亿人民币)。减去5亿以上的2000人,即2-5亿为3000人。根据一般财富统计规律,1-2亿人数为2-5亿的5倍即约15000人,0.5-1亿人数为1-2亿的8倍即约12万人。年收入300万以上且与前述阶层不重合者多为创业新贵和大型外企最高层,极少部分黑金人士,极少部分顶级演艺体育明星,人数约为2.2万。

小计:约16万位
    
本阶层全部为城市家庭。因本阶层人员年龄偏大,基本无未婚子女,户均人口取2.8。
    
阶层人数总计:约75万 (0.05%)
    
3.中上层(0.5%)
    
本阶层可分A,B两类,自本类起均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测算:
    
A类:
政治资源掌握者:正县处级(含)在职官员,副市厅级(含)退职官员
    
中国公务员总数约800万(注:中国人事部副部长说,截止2003年底,中国公务员的总数是636.9万人),其中正科级(含)以上约1/10,即80万,减掉之前统计过的约10万尚余70万正副县处级。其中正职约15万,副职约55万。国企,事业单位,军队里的正处等价职务约10万。退职人员约10万

小计:约35万位
    
经济资源掌握者:资产2000-500万元 或 年收入150-300万
    
美林2008年《亚太区财富报告》称,在2007年底,中国共有41.5万位富裕人士(其定义“富裕人士”为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产的个人,不包括自住的房地产)。

注:100万美元加自住房地产约合1000万人民币。这里取2000万以上11.5万,2000万以下30万。减去之前统计部分2000-5000万间约为10万。

年收入150-300万且与前述阶层不重合者多为创业新贵和大型外企高层(主要分布于京沪穗深),少数黑金人士,少数演艺体育人士,人数约为10万。

小计:约20万位
    
A类总计:55万
    
B类:
政治资源掌握者:副县处级(含)在职官员,正县处级(含)退职官员
部分数据在前文已给出,总计约为A类3倍

小计:约100万位
    
经济资源掌握者:资产1000-2000万元 或 年收入80-150万
    
资产人士前文已给出,即30万。
年收入80-150万人群已有显著放大趋势,除创业新贵和大型外企高层外(10万),部分大型国企、大型外企中高层(10万),中型外企、民营企业高层,上市公司享有权激励的中高层、少数高薪行业(金融能源电信医药等)专业人士(10万)均处在这一
水平。这一阶层的黑金人士,演艺体育人士也显著增加,部分学术精英也处在这一阶层(10万)。本阶层人群仍主要分布于京沪穗深,但其他直辖市,部分发达省会城市及沿海达城市已有出现。

小计:约70万位
    
B类总计:170万
    
一线城市的高级商品房,高级私车购买者的主力军由本阶层人群构成。本阶层绝大部分为城市家庭。户均人口取2.9。
    
阶层人数总计:约650万 (0.5%) (A类0.15% B类0.35%)
    
4.中层(4.5%)
    
本阶层可分A,B两类,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测算:
    
A类:
政治资源掌握者:正科级(含)在职官员,副县处级(含)退职官员    
中国公务员总数约800万,其中正副科级(含)近1/3,即260万。其中正职约60万,副职约200万。事业单位,军队里的正科等价职务约100万 (注: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事业单位总计125万个,工作人员3035万人)。退职人员约40万

小计:约200万位
    
经济资源掌握者:资产500-1000万元 或 年收入50-80万    

根据一般统计规律,资产人士取1000-2000万人数的2.倍,即约60万。年收入50-80万阶层人群与中上层B类较为接近,但职务向下延伸明显,区间分较宽。一般意义上的高级白领及知识精英多属于本阶层,部分成功的个体经营者、SOHO人士、二三线演艺、体育人士也可归入本类。该类人数约为90万(麦肯锡发布的一调查显示,2008年中国年收入超过25万元人民币的富裕家庭数量已达160万户)。本阶人群仍主要分布于京沪穗深,但其他直辖市,部分发达省会城市及沿海发达城市已有较多出现。

小计:约150万位
    
A类总计:350万
    
B类:

政治资源掌握者:副科级(含)在职官员,正科级(含)退职官员
部分数据在前文已给出,总计约为A类3倍
小计:约600万位
    
经济资源掌握者:资产150-500万元 或 年收入15-50万
    
资产人士通过统计规律测算,另外在京沪穗深杭有无贷款商品房者、2007年部分炒股成功者中的一部分可进入此类,共约为500万。年收入15-50万人群急速放大(麦肯锡数据较为保守,且15-25万区间较大,故在此做较大程度的扩展)。工薪阶层职务在A类的基础上继续向下延伸,与中高层B类已显著区隔(多为中高层B类或中层A类直系下属)。创业人员主要为维持型企业或发展期业拥有者。三四线演艺、体育人士、中上层学术人士主要处于本阶层。该类人数约1000万。本阶层人群主要分布于京沪穗深,其他直辖市,部分发达省会城市及沿海发达市,部分地级市及极少数县级市也有出现。

小计:约1500万位
    
B类总计:2100万 (注:本类经济资源掌握者人数超过政治资源掌握者人数)
    
一般平民出身的人群通过努力奋斗可以达到极限多在这一阶层(广义中层)。这一阶层的职业分布远较上面三个阶层广泛,但个体的稳定性也远高于上面的三个阶层。于风险较差的抵御能力,使得部分本阶层人群存在向下流动的可能,但该风险仍小于下的3个阶层。 一线城市的商品房,二线城市的高级商品房,中级私车购买者的主力军由本阶层人群构成。
    
本阶层大部分为城市家庭,极少数为沿海富裕地区农村家庭。户均人口取城市平均3。
    
阶层人数总计:约7300万 (4.5%) (A类0.7% B类3.8%)
    
5.中下层(15%)(资产50-150万 或 收入5-15万/年)
    
本阶层可分A,B两类,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测算。本阶层人群已基本不掌握政治资源,故仅讨论经济资源。
    
A类:

资产90-150万元 或 年收入9-15万
A类总计:3000万
    
B类:
资产50-90万元 或 年收入5-9万
B类总计:4000万
    
普通公务员,广义上的小白领均属这一阶层。部分技术工人、行政事务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富裕农民也属于这一阶层。本阶层人群广泛分布于直辖市,省会城,地级市,在部分县级市、乡镇、农村也有出现。
    
本阶层大部分为城市家庭,少部分为农村家庭。户均人口取3.2。    阶层人数总计:约2.25亿 (15%) (A类6.5% B类8.5%)   

6.下层(35%)(资产15-50万 或 收入1.5-5万/年)
    
本阶层可分A,B,C三类,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测算。本阶层人群已完全不掌握政治资源,故仅讨论经济资源。
    
A类:
资产35-50万元 或 年收入3.5-5万
A类总计:4000万
    
B类:
资产25-35万元 或 年收入2.5-3.5万
B类总计:4000万
    
C类:
资产15-25万元 或 年收入1.5-2.5万
C类总计:7000万
    
新毕业二三类大学的大学生、部分技术工人、行政事务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A-B类为主)、普通工人、部分农民工、中上农民、没什么积蓄的双职工退休家庭(B-类为主)属于这一阶层。本阶层人群广泛分布于各级城市、乡镇及中等(含)以上农村,
部分贫困农村也有出现。
    
本阶层城市农村家庭较为平均。户均人口取3.5。
阶层人数总计:约5.25亿 (35%) (A类9% B类9% C类17%)
    
7.底层(45%)(资产0-15万 或 收入0-1.5万/年)
    
本阶层可分A,B两类,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测算。本阶层人群已完全不掌握政治资源,故仅讨论经济资源。
    
注: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王文波称,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
国家统计局发布调查结果显示,中国2009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即全年1.8万元左右)
    
A类:
资产5-15万元 或 年收入0.5-1.5万
A类总计:1亿
    
B类:
资产0-5万元 或 年收入0-0.5万
B类总计:0.7亿
    
城镇失业、半失业人员、部分农民工、大部分农民属这一类。
本阶层农村家庭为主。户均人口取4。
阶层人数总计:约6.8亿 (45%) (A类26% B类19%)
    
流动性附注:
顶层、最上层及上层存在一定的相互流动。上层以上除特殊事件基本不存在向下流动。中上层、中层向上下流动的可能性均为一层。中下层A类起至下层A类向上下流动的可能性约为1.5层(1层加1类)。下层B类至底层A类向上流动的可能性为1.5层,向下流动的可能性为到底(底B类)。底层B类向上流动的可能性为1.5层。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