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定价之怪现象

作者:石磊 发表:2012-08-26 12: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市场的信用评价定位混乱。

股市投资者预期在经济转型期中国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将持续恶化,不良贷款抬头,因而给银行股以极低的估值。而债市上,商业银行承销的中低等级信用债却遭遇了疯抢,信用风险利差也只是在历史平均水平。

这一风险定价现象隐含一种假设,即银行会负担经济体内绝大部分的信用风险,若企业信用债券难以还本付息,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会安排银行接手。由此,债市的信用风险主要由银行体系负担,这也是相同等级由银行主承的中票利率低于由券商主承的企业债利率近0.5个百分点的原因之一。

山东海龙和江西赛维得到地方政府救援的事件告诉投资者,无论是地方国企还是私营企业,都可能遭遇风险事件,只要企业足够大,信用事件足够吸引眼球,都可能被政府援助,最终似乎都能还本付息,最终都成了政府信用。

债市投资者一方面相信地方政府会对当地企业发行的债券施以援手,而另一方面对地方政府的亲儿子“城投平台”却极不信任,长期以来,城投债较一般实业企业债有明显的折价。

今年预算法修正案依然没有给地方政府举债松绑,这预示着未来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主要是城投平台。在这样的预期下,地方政府会更加爱惜城投平台的“信用羽毛”,更加注意维护其信誉。同时,地方政府换届完毕降低了城投平台的不确定性,为配合新一轮的经济刺激,城投平台相关的信贷政策有所放松,这些周期性和制度性的因素都暗示着城投平台的信用是最有保证的。

地方国企的信用貌似不错,但我们看到了很多地方国企的主营业务已经不清晰,一些地方政府的包袱企业都甩给了原本效益不错的地方国企。我们在多个信用事件中也能看到,当央企不愿接盘时,地方国企会最终接管。这种“吃大户”的情况会令原本经营良好的地方国企的资产逐渐变差,负担越来越重,而城投平台 反而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因此,随着政策的明朗,城投平台在信用上已经优于民营企业和地方国企,城投债不但不该有折价,反而应该有溢价,仅从平台公司的资 产负债表或是地方财政收支情况看城投风险则是误读。

中国融资体系长期偏好重资产,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会让融出资金方放心,这在稳定的宏观和行业环境里理所当然,但是在经济的转型期却未必。经济的转型在微观上看就是产能的转型,意味着部分原来生产性资产的产品找不到销路,也就是说,生产性资产未来能够提供的经营性现金流将会急剧下降。这样的资 产在财务估值意义上形同一堆废铁,不是还款保证,反而是财务负担。因此,行业的前景和盈利指标才是信用风险定价的关键,而且会越来越关键。这也意味着,信 用风险定价的难度比上一个周期中提高很多。

中国债券市场上很多AAA级债券主体的盈利性已很差,有些企业发债融资的成本几乎和银行拉存款的成本相当,尽管盈利转差也未必意味着违约会发生,但未来可能被下调评级的风险很大,这将令投资者面临损失的风险——毕竟不是所有央企债券都能获得政府支持。

今年是中国债券市场的产品爆发年,特别是企业信用产品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信用主体可以在债券市场融资,但市场并没有按融资主体信用风险定价,最终都归结于外部增信。这样的金融市场尽管起到了为实体经济融资的功能,但市场本身的效率依然没有提高多少。

被溺爱的孩子最晚成熟,当过度的保护影响了定价时,也限制了市场的长期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就难以得到良好发展,最后依然落于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境地。

来源:财新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