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在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极其特殊的地位。俗语云: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礼。宴会上为了尽兴,总有人想尽一切办法向他人劝酒。现代人劝酒,只能运用自己的机敏才智和巧舌如簧,而在古代,却有人发明出了可以代替自己去劝酒的机器人。
东晋孙盛的《晋阳秋》载:曹植制作了一柄鸭头形状的杓子,把它放在九曲酒池里,他心里想让谁喝酒,鸭头就旋转到那个人的方向。曹植还制作了一柄鹊尾形 状的杓子,它的把又长又直,他心中想到哪里,在酒杯上旋转杓子,鹊尾就指向哪里。史书说曹植“饮酒不节”,《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十七回卞太后向曹丕哭诉 说:“汝弟曹植平生嗜酒放肆。”
唐张鷟的《朝野佥载》说:“北齐兰陵王有巧思”,制作了一个跳舞的胡人男子。兰陵王心中想要劝谁喝酒,胡人就高高捧起酒杯,面向对方,低头作揖劝让。此中机关,连当时的人都“莫知其所由也”,现在的人,估计也猜不透。反正我是百思不得其解。
还是《朝野佥载》的记载:唐初,洛州(今河南省洛阳市)有位县官叫殷文亮,“性巧好酒,刻木为人,衣以缯采”,每到聚宴饮酒时,小木人为人敬酒严格按照座次。殷文亮还制作了一个美女机器人,即能唱歌又会吹笙。如果哪位客人酒杯里的酒没有喝干,木制的机器人就不再给他斟酒;如果没有喝尽兴,木制的美女就 会连唱带吹地劝人继续饮酒。殷文亮用木头制作的这两个劝酒机器人,任凭今人绞尽脑汁,也是猜测不出它们的玄机。
北齐兰陵王有巧思,为舞胡子,王意所欲劝,胡子则捧盏以揖之,人莫知其所由也。幽州人刘交,戴长竿高七十尺,自擎上下。有女十二,甚端正,于竿上置定,跨盘独立。见者不忍,女无惧色。后竟为扑杀。 巧人张崇者,能作灰画腰带铰具,每一胯大如钱,灰画烧之,见火即隐起,作龙鱼鸟兽之形,莫不悉备。则天如意中,海州进一匠,造十二辰车。回辕正南则午门开,马头人出。四方回转,不爽毫厘。又作木火通,铁盏盛火,辗转不翻。韩王元嘉有一铜樽,背上贮酒而一足倚,满则正立,不满则倾。又为铜鸠,毡上摩之热则鸣,如真鸠之声。洛州殷文亮曾为县令,性巧好酒,刻木为人,衣以缯彩,酌酒行觞,皆有次第。又作妓女,唱歌吹笙,皆能应节。饮不尽,即木小儿不肯把;饮未竟,则木妓女歌管连理催。此亦莫测其神妙也。将作大匠杨务廉甚有巧思,常于沁州市内刻木作僧,手执一碗,自能行乞。碗中钱满,关键忽发,自然作声云“布施”。市人竞观,欲其作声,施者日盈数千矣。
来源:北京青年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