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非常关键 关于秋分你要知道的事(图)

作者:清浅 整理 发表:2021-09-23 06: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约莫在公历9月22日至24日之间来临。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约莫在公历9月22日至24日之间来临。秋分是很关键的节气,其含义有两种。下面就来谈谈关于秋分的重要概念及重要的事。

二分二至 秋分是关键节气

简单论秋分的两种含义,其中包括:昼夜时间均分,各为12小时。其次是指:气候将由炎热转为凉爽。古人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起始,它们又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季的中点,而春分日、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又合称为“二分二至”。“二分二至”标志着天地阴阳消长变化的均分点与转折点。因此,若论地球阴阳消长的变化,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四个节气就是关键。至于秋分,则正好位居秋季90天之“中”,在一年期间是阳消阴长的开始,是较重要的时间点,因此秋分又具平分秋季之意。

从秋分过后的半年,阳气逐渐低降,阴气慢慢增长,万物迈向衰败。对人而言,心理上也得适应走下坡的状况,“秋分”着实是一年之内很关键的转折点。《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亦言:“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何谓“夜从今夜长”?

像一年之中日宵夜长的转折变化,正发生在秋分这一天。一过秋分日,代表“夜从今夜长”。因为在秋分这一日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时,正好是日夜均分,因此在过了这一日后,太阳直射带逐日南移,北半球的白日会逐渐缩短,黑夜会变长,直至冬至来临。这种天地阴阳的消长,反应到热气降、寒气生之变化,因此我们在保养身体上,也得要有相应的准备。

秋分的物候现象

秋分的“三候”,分别是:“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培户;三候水始涸。”

“一候雷始收声”意谓:若秋分一过,雷就消声了;“二候蛰虫培户”意谓:每年在冬眠的蛰虫,会开始尝试堵住洞穴的出入口,洞口将会被涂堵地越缩越小,大寒至,洞口将会被完全闭塞;“三候水始涸”意谓:充斥于天地间的阳气是一日日衰退,肃杀之气亦会一日更甚一天,河湖之水亦将开始干涸。

秋分降临,告知人们气候之变化,亦提醒着人们必须关注农事活动。《四民月令》载道:“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换言之,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

秋分曾是传统节日“祭月节”?

古时有载,在周朝时期,古代帝王就遵循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等习俗。明清皇帝会在夏至赴北京安定门外的地坛祭祀土地神,至于秋分一至,则改赴北京月坛来进行祭月。《礼记》即有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不过,民间另有一认知:古代即出现了“秋暮夕月”,此习俗就是在祭拜“月神”。在此仪式中,必须要设置大香案,摆上月饼、红枣等物,全家人必须要依次祭拜月亮,盼能借此获得福气、护佑。

此外,还有观点表示,秋分曾经是传统节日--祭月节,且与中秋节的由来有关。针对此说,有民俗专家表示,其实自古就有祭月之礼,《礼记・祭义》即有载:“祭日于坛、祭月于坎”,此处所谓的“坛”和“坎”就是祭祀日月的场所。

民俗专家表示,祭祀日月的仪式历来都是国家礼制、国家大事,举行仪式的程序是既繁琐又复杂,整个过程气氛沉重,呈现庄重、严肃之势,因此是很难将民间传统节日跟国家祭祀行为连结在一起。所以,中秋节是源自于祭月仪式之说,必须再经商榷。

秋分之民间习俗

据悉,在岭南地区,百姓会遵从“秋分吃秋菜”这一习俗。所谓的“秋菜”,是一种野苋菜。民众采回来的秋菜,多半拿来跟鱼片“滚汤”,叫做“秋汤”。人们认为,此菜肴益于身体健康。

由于民间认为,秋天属肺金,人们为了顺应自然天时,在秋季时节里,总尽量少食用葱、浆等辛味食品,改多吃酸味甘润的蔬果。

此外,为了犒劳这一年的辛劳,农夫在秋分这一日会按照习俗放假。有些地方则是会在这时候煮一些没有包馅料的汤圆来吃,并将汤圆搁在田边地坎“粘雀子嘴”,防止它们破坏庄稼。

除了上述饮食习俗,孩童还流行在“凉爽”的秋季中去放风筝,民间还流行“竖鸡蛋”,此道理与春分相同,即是所谓的“秋分到,蛋儿俏”。民间总有人愿意在春分或秋分这一日,尝试“立蛋”。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