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降准释放1万亿 但流动性黑洞触目惊心(图)

发表:2024-01-24 22: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1月24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1月24日,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2月5日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人民币。但是,流动性黑洞已经形成,金融刺激难利中国经济。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降准、设立信贷市场司

港台时间1月24日下午3时,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中国央行副行长宣昌能介绍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潘功胜表示,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1月25日将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

潘功胜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始终坚持“以我为主”,2023年,面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外溢影响,中国央行两次下调政策利率,还两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保持流动性充裕。2024年,总量方面,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潘功胜还表示,央行将设立信贷市场司。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简单来说,存款准备金是指银行要将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给央行来保管,而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降准之后,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更多资金可以运用。

此次降准大约释放1万亿左右的基础货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考虑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因素,最终产生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或将达到8万亿元。

股市因降准消息反弹 前景存疑

降准的消息让股市出现反弹,但是,资本市场前景仍不明。

据路透社1月24日报道,伦敦大和资本市场经济研究主管克里斯·希克鲁纳表示:“(降准)是值得欢迎的一步,但不会改变游戏规则。”

“‘国家队’和各机构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齐心协力,试图支持市场、启动股票买盘并限制抛售,仍然存在疑问。”

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表示,“降准表明中国央行今年将坚持宽松的货币立场,尽管此前未能达到市场对中期借贷便利(MLF)降息的预期。”

“这也表明政府决策者希望通过提前提供政策支持来确保经济良好开局。这是在充满挑战的一年中实现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所必需的。”

中国央行放水一直在路上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1月8日在接受官媒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中国央行将运用多种工具,为信贷合理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邹澜强调,“存款准备金”是一种选择,暗示政策制定者已考虑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提振放贷能力和支撑信贷的一种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央行去年9月份下调主要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之前,邹澜在7月也曾发表类似的公开评论。

2023年,中国央行两次降准、两次降息。近期,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负债成本下降为贷款利率下调打开了空间,这也让市场对于2024年一季度降息和降准预期升温。

1月12日,中国央行发布《2023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2023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2023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截至去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2.27万亿元,同比增长9.7%。狭义货币(M1)余额68.05万亿元,同比增长1.3%。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34万亿元,同比增长8.3%。

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2.75万亿元,同比多增1.31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4.3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55万亿元。

中国银行业去年放贷达到创纪录的22.75万亿元,大致相当于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22年的21.3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6.8%,这是此前的最高历史纪录。

另外,2023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78.09万亿元,同比增长9.5%。202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5.59万亿元,比上年多3.41万亿元。

按照中国央行定义,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

从金融数据来看,货币政策宽松程度可以说是“大水漫灌”。尽管如此,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仍难以重新获得动力,经济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清零”政策结束后的反弹令人失望且短暂。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依然疲弱,地方政府负债累累,旷日持久的房地产危机给建筑和投资带来沉重压力。

中国经济步履维艰 流动性黑洞已经形成

中国央行发布靓丽的金融数据之时,1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经济数据,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年初中国制订的全年增长目标是5%左右。

但从中国官方到经济学家都指出,中国经济目前仍然存在社会预期偏弱,房地产市场疲软等问题。

“在中国改变防疫政策之时,市场对中国经济过于乐观了。”经济学人智库(EIU)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苏月向BBC中文表示,市场预期中国会出现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快速、“V型”复苏。

然而这种反弹型的复苏并没有出现,每个季度的数据都在在5%的目标上下波动,最终全年中国实现5.2%的增长,超过了5%的目标。

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表示,事实上,中国经济增长并不理想,整个经济的复苏也不均衡。从年中开始的零敲碎打的支持措施对扭转局面几乎毫无作用。显然,中国经济需要额外的刺激。对家庭的直接支持可能是撬开人们钱包所需的撬棍,但近年来决策者一直不看好这一点。相反,宽松货币政策和为基础设施、能源和制造业项目发行新债看起来更有可能。

中国海关总署也在1月12日分别发布了不尽人意的数据。

2023年全年总计,出口总值降至3.38万亿美元,年跌4.6%;进口总值亦减至2.55万亿美元,跌幅达5.5%。

若以人民币计价,全年的进出口总值达41.76万亿元,按年微增0.2%;其中,出口升0.6%,进口跌0.3%。

上海保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向路透社指出,出口增加不多,难以支撑整体内需。消费疲弱,意味通缩对中国经济的压力依然存在,房地产将持续困扰经济。

另外,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说,中国需要采取大胆行动,以打破通货紧缩周期,否则将陷入消极的螺旋式增长。

分析人士预计,由于对通货紧缩压力的担忧以及房地产市场低迷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见底,中国央行面临着困境,因为更多的信贷流向供应端而非需求端,这可能会增加通货紧缩压力并降低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中国央行发布的历史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平均增速都超过10%。

对于高速增长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中国知名官方经济学家樊纲提出了流动性黑洞的说法,意思是无论投入多少钱,都不能对经济复苏产生明显的作用。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