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天地非人間(圖)

作者:羅秀美 發表:2009-08-18 19:1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李白〈山中問答〉:"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詩裡的"別有天地"已成傳世名句,出處即此。

此詩意境淡遠,頗有王維禪詩之妙,是李白的秀異之作。詩的首聯呼應詩題,分別一問一答,但是來人"問余何意棲碧山",詩人卻是"笑而不答心自閑"。前句實問,後句虛答。

"碧山"是李白當時於湖北讀書之處。李白棲止於碧山之由,一般凡夫恐怕不解其中深意。因此,此詩以提問起始,以喚起讀者的注意,但當人們正要聆聽詩人的答案時,詩人筆鋒卻陡地一轉,故意賣弄玄機:"笑而不答"。

此"笑"必然是詩人愉悅的神態,與輕鬆自適的氛圍。然而,詩人又以"心自閑"三字誘發讀者對前述懸念的興味。它既是山居心境的寫照,也可說是前述問題的妙答。正因為詩人心境閑淡,遠居深山之舉完全無需困惑,只不過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悠然神往而已吧。 

次聯回頭寫碧山美景,也可說是前述問題的另一解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看似不答而答,平添韻味。詩寫桃花流水杳然遠逝之景,卻無一絲"落花流水春去也"的蕭索之感,反而在自然榮枯的變化之理中,點出詩人酷愛自由、天真爽朗的性格。因此,詩人說道如斯美景"別有天地非人間"。此處之"人間" 應暗指李白曾經身處之陰暗官場與社會現實。可想而知,行遊四方的詩人,自然視此地為人間所無的仙境了。 

年輕時的李白,自二十五歲那年,開始佩劍遠遊。幾年間,漫遊湖南、湖北、江蘇、浙江等地許多地方。才華出眾的他,渴望一展抱負,但他磊落的襟懷與正直的性格顯然不受官場歡迎。直到四十一歲那年,李白蒙唐玄宗召見,以其才華在京城中轟動一時。

但性情孤傲的李白,並不想擔任施展媚態的御用文人,乃逐漸遠離權力核心。其後,自請離開朝廷,又展開了長達十年的漫遊生活。

詩人在山中,感受到的是更深層次的真實和喜悅,這是一種廣博、富饒的生命型態。如此真實而自然的山中生活,李白以"笑而不答"肯定了一切。山居生活於李白是歡喜的、徹悟的存在。相對於一般凡夫俗子的詫異不解,難怪李白"笑而不答"。

此詩雖短小,但詩裡乾坤不容小覷,有問有答之外,議論抒情兼具,且情景交融。情意淡遠,但詩意深長,正是東坡所謂"似淡而實腴"的境界。




来源:人間福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