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奇招度災荒

作者:易水寒 發表:2010-09-06 17: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北宋仁宗(趙禎)慶歷七年(公元一○四七年),江南一百二十七縣霪雨連綿,經久不歇,以致田中禾稻顆粒無收,糧價飛漲。到了這年十月,原來四百文錢一石的米價,飆升到一千五百文,老百姓苦不堪言。

江南各州府官員,一面向朝廷伸手待援,請求放糧救助,一面強力抑制糧價,嚴懲囤積居奇、投機倒把的奸商。而後為一代名相的王安石,時年二十六歲,正在浙東沿海的鄞縣(今浙江寧波)做縣官,卻反其道行之,大膽使出「奇招」,不但不抑制糧價,反而發出公文,硬性規定該縣境內米價每石三千文,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頓時民怨沸騰,罵聲不絕。因為米價太貴,不少人家只得食粥度日。糧商們因此發了大財,無不歡天喜地,都「知趣地」紛紛來給縣官大人饋金送銀。

王安石則來者不拒,命人一一收下,進帳入庫。偶爾有新來乍到的外地糧商不知「規矩」,忘了敬獻金銀,王安石就派人前去討要。

到了次年三月,江南一百二十餘縣,市面上幾乎無米可賣,黑市米價漲到了五千文一石,還常常「有價無市」,以致飢民大量湧現,外出逃荒餓死的人甚多,昔日美麗富饒的江南,已是餓殍枕藉、哀鴻遍野,一片蕭條淒涼。

而王安石治下的鄞縣境內,卻米糧充足,百姓生活安定。原來當初全國各地商人聽說鄞縣的糧價高漲,認為有利可圖,都紛紛將米糧大量販運到鄞縣。鄞縣百姓雖然消耗了多年的積蓄,卻幾乎沒有出現逃亡的飢民。對於無力買糧的人家,王安石就利用糧商「敬獻」的大量銀子予以救濟,使彼等度過災荒。

後來,鄞縣的米糧越積越多,漸漸供過於求。商人已經把米運來,不好耗資把它再運回去,只得就地降價銷售,米價竟慢慢回落如前。鄞縣較之於江南其他各縣,簡直就是「世外桃源」啊!

来源:世界新聞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