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馬鐙和西方中世紀的騎士(圖)

發表:2011-08-31 14: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英國、德國、馬爾他遊歷時,曾去過當地的博物館,印象比較深的是關於歐洲中世紀騎士制度的介紹。在人們的印象中,騎士就是穿著厚重的鎧甲、手持長矛、騎著駿馬、為了國王和領主以及榮譽而戰的一群勇士。事實上,騎士的內涵遠非如此。

首先,出身於貴族家庭是成為騎士的重要條件;其次,騎士從小要接受嚴格的禮儀和軍事方面的訓練,21歲時方能被正式授予騎士稱號。而獲得稱號的年輕騎士則常常通過馬上比武,顯示自己無愧於騎士這一光榮稱號。在交戰中,騎士們還要遵守某些成文的規則和慣例,如:一個騎士不能對另一個毫無戒備的騎士發起攻擊,而必須讓對方做好戰鬥前的準備。當一名騎士俘虜了另一名騎士後,必須將俘虜待如上賓。

身為騎士,除了遵守交戰的慣例外,騎士還要遵守基督教的戒律,如幫助幫助窮人,保護教堂、婦女和所有無防衛能力的人等。儘管並非所有的騎士都遵從這些戒律,但騎士精神——彬彬有禮、舉止端莊——仍為當今西方世界所遵從。


大約公元3世紀,中國人發明瞭馬鐙。(網路圖片)

不過,很少人知曉,推動歐洲11世紀至14世紀騎士制度興盛的一個重要原因竟然是中國人發明的騎馬時踏腳的裝置:馬鐙。

為什麼這樣說呢?原來早在馬鐙發明前,騎士們騎上馬以及騎在馬上都會遇到困難。當時上馬的主要姿勢為:或左手緊抓馬鬃,飛身上馬;或用手中的矛點地支撐身體而跳上馬;或靠踩住安裝在矛上的橫栓而上馬。而當騎在馬上時,騎士們的雙腳是無處擱置的,奔騰或跳躍時,騎士們必須緊緊抓住馬鬃,夾住馬肚,才能避免被顛下馬背。

這種狀況使騎士們在馬上作戰甚為困難,也因此使騎士制度無法在公元11世紀前形成。大約公元3世紀,中國人發明的馬鐙改變了這一局面。

當時的中國人藉助先進的冶金技術,開始生產鑄銅或鑄鐵馬鐙。馬鐙的發明者沒能青史留名,但其想法很可能是來自於用皮繩打成套環再踩套環上馬的啟發。馬鐙雖然很小,作用卻很大,它可以使騎士和戰馬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把人和馬的力量合在一起,發揮出最大效力。

1993年在吉林帽兒山墓地18號墓中出土了一副西漢中晚期至南北朝馬鐙,用銅片夾裹木芯,以鉚釘綴合加固。這是中國出土年代較早的馬鐙。此前,在南京像山發掘的東晉瑯玡王氏族墓群中,亦出土了一件裝雙鐙的陶馬,墓葬年代為東晉永昌元年(322)或稍後。

馬鐙發明後,很快就由中國傳到朝鮮,在公元5世紀的朝鮮古墓中就已有了馬鐙的繪畫。馬鐙大約在6世紀經一個向西進的少數民族部落先傳入土耳其,然後傳到古羅馬帝國,最後傳到整個歐洲大陸。或許是缺乏冶金技術的原因,歐洲的常規部隊在中世紀初期仍沒有採用馬鐙。

對於中國人發明的馬鐙,英國著名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說:「關於腳鐙曾有過很多熱烈的討論,最近的分析研究,表明佔優勢的是中國。直到 8世紀初期在西方(或拜佔庭)才出現腳鐙,但是它們在那裡的社會影響是非常特殊的。林恩懷特說:‘只有極少的發明像腳鐙這樣簡單,但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響。’」

的確,沒有馬鐙,負重的騎士勢必很容易從馬上摔下來,而西方文明中的騎士精神能否形成也是一個未知數了。



来源:民初思韻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