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的憤怒能令中國銀行業模式走向破產

作者:歐陽德 發表:2012-03-23 12:0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不久,中國銀行業就面臨著麻煩,這一點似乎是顯而易見的。

中國政府指示銀行向增長放緩的經濟大舉放貸,銀行則報以熱烈回應,其熱烈程度反映出了國有機構的服從意識。2009年,中國銀行業的放貸規模激增,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這注定要引發一輪違約潮——或者說非常多的外部人士持有這樣的看法。

但是,這種情況並未出現。未來兩週,中國各銀行將公布2011年業績報告,預計它們的不良貸款率會小幅上升至1%左右,完全不值得恐慌。

它們的成功秘訣是什麼?是政府管制。最早讓銀行痛苦不堪的政府管制,後來反而成了它們的救命草。

危險的苗頭剛一出現,中國政府就策劃了一連串的銀行股增發,協調了大量問題貸款的展期,出臺了減輕企業還款負擔的計畫,並且承諾為部分貸款提供擔保。

國家控制的銀行體系具有毋庸置疑的好處。當面對市場動盪時,西方的銀行使問題更加惡化。它們彼此之間更加惜貸,把市場對少數機構的擔憂轉變成整個銀行體系的信用緊縮。但當中國面臨貸款收縮時,政府只需要指示銀行增加放貸。

然而,說中國銀行體系有一些優點,並不意味著它是世界銀行體系的典範,或者對中國來說仍是合理的模式。

批評人士經常提到中國銀行模式所蘊含的經濟風險。不良貸款未充分確認,資本大範圍錯配。這些隱患總有一天會釀成惡果。

然而,對中國銀行體系而言,更大的危險可能是政治危險。公眾對銀行業的巨額利潤和壟斷日益不滿。雖然這還不至於在北京引發「佔領金融街」運動,但由於努力為銀行辯護,監管者們發現自己已陷入尷尬境地。

在本月召開的中國一年一度的「兩會」上,這一話題被數度提及。在一次會議上,一位記者向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問,他對銀行的「暴利」有何看法。結合實際數據來看,過去5年,中國最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ICBC)的平均利潤增長率達到了35%。分析師預計,中國工商銀行下週公布的年度淨利潤將達到2080億元人民幣(合329億美元)。

周小川提到了銀行業以往的情況,稱過去有些盈利很好的(外國)銀行現在的情況卻很糟糕,這和經濟週期關係較大。

雖然他說的可能是實情,但這種週期性趨勢對中國僅僅部分適用。在最近一輪經濟週期進入最低點的2009年,中國銀行業的利潤增長率仍達到14.6%。

在中國總理溫家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對於如何看待財富差距日益擴大的問題,溫家寶的回答頗像美國競選活動中才會有的措辭。溫家寶呼籲限制高收入者的收入,包括銀行高管的收入。他表示,要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收入。

在中國,人們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對儲戶不利的銀行業規定上。根據政府的規定,存款利息的上限比貸款利率低3個百分點左右,這保證了銀行能輕鬆地賺到利潤。據監管機構的數據,息差帶來的利潤佔銀行利潤的三分之二。同時,由於政府禁止私人集團開辦銀行,國有銀行在銀行業的壟斷地位十分穩固。

中國銀行業協會(CBA)副會長楊再平竭力把銀行家描述為廣大民眾利益的積極捍衛者。「銀行業利潤高增長對整個社會而言是利好,」他上週接受中新社(China News Agency)採訪時表示。「現在銀行發展態勢良好,不需要救助了,不需要納稅人拿錢了,這是好事吧?」

楊再平沒有說到點子上。中國確實沒有付出直接為銀行紓困的代價,但是,設定存款利率上限和限制銀行業競爭的規定,卻把大量隱形稅加在了儲戶身上。

批評歸批評。對於中國那些被寵壞的銀行而言,更令人擔憂的問題是,遭遇挫敗感的儲戶正在採取一種可能對銀行造成實際傷害的行動:不是投訴或抗議,而是把自己的錢從銀行裡取出來。

中國的儲戶正在把錢存到傳統銀行賬戶以外的地方,購買品種日益繁多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向儲戶支付更高的利息,迫使各家銀行展開利率競爭,這會侵蝕銀行的利潤率,並最終降低其利潤。

儘管危機遠未發生,但這一趨勢值得銀行警惕。令中國銀行業模式走向破產的,可能不是純經濟因素,而是公眾的憤怒。

原題:中國大銀行不討好

来源:金融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