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鬧元宵 明朝皇帝過元宵節多特別?(圖)

發表:2022-02-15 09: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明代明憲宗朱建深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憲宗純皇帝朱見深御容(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明天就是黃曆正月十,也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這一天,中國人都要吃元宵、放鞭炮、賞花燈,歡歡喜喜鬧元宵。那您知道中國幾百年前的明朝是怎麼過元宵節的嗎?此文要為您介紹一下明朝宮廷的元宵節有哪些特色?以及明朝皇帝明憲宗朱見深又是怎樣過元宵節的?

《明憲宗行樂圖》,創作於1485年。   
《明憲宗行樂圖》,創作於1485年。  

喧闐爆竹聲鬧元宵

其實,元宵節從一開始的一天,逐漸增加時日的長度。到了唐代,元宵時間延長至三日;到了宋代,元宵燈節從三日延至五日;到了明代,元宵節又增加十天。從初八至十七夜。至於元宵花燈的製作,當然是更加繁複爭奇,元宵節俗活動亦隨之增加,到了清代甚至出現了舞龍舞獅等百戲活動。由於小編在此集中談論明憲宗朱見深時期,遂將其餘時期略過不談。

為什麼要特別介紹明憲宗朱見深呢?因為在1966年的某一天,在江蘇蘇州虎丘鄉的新莊,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座明朝的墓葬,還從墓中出土了100多件奇珍異寶,其中包括一幅氣勢恢弘的古畫。經專家考證,這是一幅明朝憲宗皇帝過元宵節的行樂圖。所以,在元夕到來之際,當然要為各位介紹這一幅「新古畫」。

畫中,只見明憲宗頭戴黑帽,身著綉金龍袍,坐在殿前的黃色帳篷下,看太監、童子們放爆竹。

右下角的一名太監從木箱裡往外取爆竹,準備分發給大家。

放爆竹的太監童子也形態各異,膽大的直接把煙花拿在手裡放,膽小的把爆竹放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去點燃。

據悉,明代時期的煙火較前代更為絢麗,火樹銀花的比喻再難以符合當時更加燦爛耀目的情景。

緊接著是憲宗換上了金龍黃袍站在殿前,身邊的宮人也穿著喜慶的衣服。這一天,最重要的看點還是賞燈,明朝過元宵節還特別規定,從正月初八上燈到正月十七落燈,要一連張燈十夜,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正月十五元宵節,更是把賞燈的氣氛推向高潮。

馬形燈寓意馬到成功,蟾蜍燈寓意蟾宮折桂;另外還有漂亮的螃蟹燈、兔子燈、仙鶴燈和官員燈。

民間街市照搬入宮廷 

為了增加喜慶的氛圍,民間的街市情景也搬到了宮中,貨郎的車上就掛著各色彩燈。車上擺滿了孩子們喜愛的各種玩具和零食,貨郎車周圍,童子們拿著各種寓意吉祥的彩燈,其中象形燈象徵太平。

佛教有在正月十五點燈供佛的習俗。而道教中,上元節為天官大帝(民間相傳即為堯)誕辰,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分別屬天、地、水這三官大帝主管。上元節乃天官華誕,故燃燈以慶。化裝演出的隊伍裡,有的扮作扛著毛筆的道士,有的扮作光頭凸肚的彌勒佛。

緊接著是由外國使臣組成的獻寶隊,他們牽瑞獸、扛珊瑚,向皇帝展示進獻的各種寶物。另有敲鼓的、吹笛的組成一個樂隊,他們熱熱鬧鬧、浩浩蕩蕩走過殿前供憲宗皇帝檢閱欣賞。

鰲山觀燈賞雜耍

宮廷不僅有市井街市,還特意請來了雜技班子,身著盛裝的憲宗皇帝坐在大殿前欣賞演出。臺下各種雜技表演盡顯其能,有鑽圈、魔術、倒立等等,驚險刺激,令人目不暇接。雜技表演旁邊,還有專門的樂隊用來助興,敲鑼打鼓,吶喊助威,熱鬧非常。

在雜耍表演的右後方還有一座用松柏樹枝紮成的燈棚,據說它是仿照玉皇大帝巨鰲的形狀而建造的,因此稱為「鰲山燈棚」。燈棚上掛著各式漂亮的彩燈,彩燈之間還有「八仙」往來穿梭,看上去非常喜慶。

在中國,年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元宵之夜,賞燈猜謎吃元宵,已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責任編輯:隅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