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拒見普京態度急轉 美歐制裁升級重創俄羅斯能源命脈(圖)


川普 普京 澤連斯基
這組照片拍攝於2025年8月18日,分別展示了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和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於2025年8月18日在華盛頓特區,以及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於2025年8月15日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的合影。(圖片來源:ANDREW CABALLERO-REYNOLD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0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綜合報導)俄烏戰火持續延燒,國際社會對俄羅斯施加的壓力也進入了新一輪的升級。歐盟與美國相繼宣布了針對俄羅斯經濟與外交的新制裁措施,旨在進一步削弱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動戰爭的能力。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在俄烏問題上的立場再次出現急轉彎,其原定與普京的會面也宣告破局,這不僅凸顯了美俄之間根深蒂固的巨大分歧,更為本已艱難的俄烏和平進程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歐美新一輪制裁的加碼與影響

10月23日,歐洲聯盟正式批准了其針對俄羅斯的第19輪制裁措施,這標誌著歐盟對俄羅斯經濟壓力的持續強化。這項制裁方案在得到27個成員國的一致同意後實施,其核心內容是針對俄羅斯液化天然氣(LNG)進口的全面禁令。這項禁令將分兩個階段實施:短期合約需在六個月內終止,而長期合約則將從2027年1月1日起全面失效。值得注意的是,這項全面禁令的實施時間比歐盟執行委員會最初提出的脫離俄羅斯化石燃料的規劃提前了一年,清晰地展現了歐盟加速擺脫對俄羅斯能源依賴的堅定決心。歐盟輪值主席國丹麥表示,這項重要的制裁措施旨在通過新增能源、金融及貿易手段,直接打擊俄羅斯的主要收入來源,從而削弱普京為烏克蘭戰爭提供資金的能力。

除了能源領域的重大舉措,這項制裁方案還包含了一系列旨在全面限制俄羅斯影響力的措施。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項新機制,旨在限制俄羅斯外交人員在歐盟內部的行動範圍。此舉被視為反制俄羅斯外交人員可能從事的間諜活動或破壞穩定行為的有效手段。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在社群媒體X平台發文指出,這些措施不僅針對俄羅斯境內的銀行和加密貨幣交易所,其影響範圍更擴展到了印度和中國等國的相關實體。這表明歐盟試圖切斷俄羅斯在全球範圍內的金融網絡,進一步壓縮普京為其戰爭機器籌措資金的空間。丹麥外交部長拉斯穆森也強調,禁止進口俄羅斯LNG是歐盟徹底逐步戒除該國能源的重要一步,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與歐盟的行動相呼應,美國也在2025年10月22日採取了強硬的制裁措施。美國財政部宣布對俄羅斯兩大石油巨頭「俄羅斯石油」(Rosneft)和「路克石油」(Lukoil)實施嚴厲制裁。這項制裁包括凍結這兩家公司在美國的所有資產,並禁止任何美國企業與其進行業務往來。美國財政部在宣布制裁的聲明中明確指出,普京「對終結烏克蘭戰爭的和平進程缺乏認真承諾」,這是實施這些制裁的重要原因。這些制裁措施,無論是歐盟的能源禁令還是美國對俄羅斯主要企業的金融打擊,都共同構成了對普京政權前所未有的經濟壓力,旨在從根本上動搖其發動和維持戰爭的能力。

川普態度的急轉彎與「雙普會」的破局

在歐美制裁加碼的同時,國際社會對俄烏衝突的解決路徑也面臨重大挫折。原定近期在匈牙利舉行的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會面,在2025年10月21日被川普單方面宣布擱置,這無疑是對和平解決衝突的一次沉重打擊。川普解釋稱,取消會面是因為有跡象表明俄烏雙方之間的分歧依然巨大,無法達成實質性的和平協議,他不想召開一場「浪費時間」的會議。

此次「雙普會」的破局,再次凸顯了川普在俄烏衝突問題上立場的急劇不穩定性。《華盛頓郵報》分析指出,川普的立場在最近幾週可謂「急轉彎」,令人「眼花撩亂」。他的言論曾一度轉向相信烏克蘭能夠戰勝,甚至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巡弋飛彈,但在與普京通話後,其態度又突然倒退回偏向莫斯科並對烏克蘭施壓。而如今,他又似乎選擇讓美俄關係降溫,取消了原定的高層會晤。這種變幻莫測的姿態,不僅讓國際社會對美國對烏政策產生了極大的不確定性,也使得任何旨在促成和平的努力都變得異常艱難。美國財政部在宣布制裁時,也明確指出了普京在和平進程中的「缺乏認真承諾」,這進一步印證了美俄在解決衝突問題上存在的根本性分歧。

「雙普會」破局的直接後果,是俄烏戰場上新一輪的軍事對抗。就在川普宣布取消會面後不久,俄羅斯便向烏克蘭各地城市發射了400多架無人機和28枚飛彈,襲擊目標從基輔、札波羅熱到敖德薩,導致烏克蘭大部分地區在氣溫驟降之際緊急停電,加劇了當地的人道危機。作為回應,烏克蘭軍隊於2025年10月21日表示,他們使用英國提供的「暴風之影」巡弋飛彈成功打擊了俄羅斯布揚斯克(Bryansk)的一間化工廠。這些事件無疑表明,在外交解決途徑受阻的情況下,軍事衝突的強度和頻率仍將持續,使得俄烏和平之路更加崎嶇難行。

普京的強硬立場與俄羅斯的核心訴求

面對川普的停火呼籲,俄羅斯於2025年10月21日表現出堅決的拒絕態度。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明確表示,立即停火將「牴觸」俄方所認為美俄在同年8月阿拉斯加達成的共識。拉夫羅夫進一步解釋,如果現在就這樣停火,就等於「忘記這場衝突的根本原因」,他還聲稱美國政府非常清楚衝突的根源。他更進一步宣稱,立即停火將等同於讓「納粹分子」繼續掌控烏克蘭,這再次反映了俄羅斯將烏克蘭政府視為「納粹」政權的長期宣傳敘事,並以此作為其軍事行動的「正當性」理由,為其持續的侵略行為辯護。

《華盛頓郵報》指出,川普雖然將俄羅斯的和平條件描述為不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以及滿足其領土要求,並將雙方不願罷兵歸咎於普京與澤倫斯基之間「關係惡劣」,但莫斯科的核心訴求遠非如此簡單。根據俄方先前所提出的條件,他們認為最終必須削弱烏克蘭的軍事力量,讓烏克蘭在政治和經濟上與俄羅斯緊密結合,剝奪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權利,並更迭目前的基輔政權,同時讓俄語成為烏克蘭的官方語言。這些條件實質上是要將烏克蘭徹底納入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並使其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這與烏克蘭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立場形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親克里姆林宮的小報《莫斯科共青團報》的政治專欄作家羅斯托夫斯基(Mikhail Rostovsky)於2025年10月21日撰文指出,莫斯科沒有理由同意單純的停火。他認為川普的停火呼籲「不合普京的意」,因為普京要爭取時間「讓澤倫斯基被逼得更走投無路」,而川普只是無論如何都想盡快結束戰爭以贏得諾貝爾和平獎,兩人的想法天差地遠。這段分析揭示了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核心戰略目標:通過持續的軍事壓力,迫使烏克蘭在俄羅斯所設定的條件下屈服,而非接受暫時性的妥協。

曾任普京文膽的加里亞莫夫(Abbas Gallyamov)在社群媒體平台Telegram上撰文,更深入地剖析了普京的動機。他指出,如果普京不能實現徹底改造烏克蘭的既定目標,將難以向俄羅斯人民交代何以要啟動這場戰事。加里亞莫夫寫道:「假設戰爭此刻以烏克蘭不加入北約為條件而終止,將難掩一個事實:烏克蘭軍隊如今武裝精良、對俄國極度敵視,最重要的是烏軍現已不比俄軍弱。屆時每個俄國人都會問『勝利在哪?頓巴斯對我們有何幫助?』普京將無法回答。」這段話深刻揭示了普京面臨的內部壓力:他需要一場明確的「勝利」來證明其戰略決策的正確性,並安撫國內民族主義情緒。僅僅是烏克蘭不加入北約,而烏克蘭自身卻變得更加強大和敵對,這將會被俄羅斯民眾視為一場毫無意義的犧牲,從而動搖普京的統治基礎。因此,普京的目標遠不止於戰術上的停火,而是要從根本上改變烏克蘭的政治走向和軍事潛力。

澤倫斯基的表態與烏克蘭的和平願景

儘管面臨重重挑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仍在國際舞台上積極發聲,尋求對烏克蘭的支持。他近期出席了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高峰會,並對歐盟和美國新一輪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表示了強烈歡迎,稱其為「非常重要的決定」,並強調這對世界上其他國家來說,是一個好的信號。面對媒體關於烏克蘭是否面臨「被迫割讓領土」的壓力時,澤倫斯基堅定地表示「烏克蘭不會割讓任何領土」,重申了烏克蘭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核心原則。

關於停火問題,澤倫斯基承認「所有人都希望停火」,但他強調,只有對俄羅斯施加「更多壓力」,才能使停火成為現實,並最終促成持久的和平。他呼籲進行「公平的討論」,並重申「我們需要永久的和平。這對我們國家非常重要。」政治新聞網POLITICO報導指出,烏克蘭正與其西方盟友討論一份潛在的停戰方案,其中包括就俄佔區的治理展開談判、歐洲與烏克蘭在法律上不承認任何被佔土地屬於俄羅斯、烏克蘭將獲得安全保障與戰損重建資金,以及快速加入歐盟的途徑。此外,方案還提出,只有在俄方同意為烏克蘭戰後重建提供資金下,西方才會將凍結的3000億美元俄羅斯央行資產歸還莫斯科。然而,這些條件與普京的根本訴求相去甚遠,使得這份和平方案在當前情勢下,幾乎不可能被克里姆林宮接受,再次印證了俄烏和平前景的艱難與遙遠。

綜上所述,當前烏克蘭衝突的局勢依然緊張而複雜。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歐洲積極尋求支持,強調維護領土完整和實現永久和平的決心,並對歐美制裁表示歡迎。歐盟通過了第19輪對俄制裁,特別是針對液化天然氣的禁令,旨在進一步削弱俄羅斯的戰爭能力和收入來源。美國也對俄羅斯石油巨頭實施了制裁,並因普京對和平進程缺乏承諾而取消了與其總統的會面。

然而,儘管西方社會在制裁和援助烏克蘭方面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團結,但俄羅斯的立場依然強硬,拒絕立即停火,並堅持其對烏克蘭的深層次戰略目標,包括去軍事化、去納粹化、以及將烏克蘭納入其勢力範圍。普京的內部壓力也要求他必須取得一場明確的「勝利」,否則難以向國內民眾交代。烏克蘭及其盟友所構想的和平方案,雖然旨在為烏克蘭爭取最大利益,但其條件與俄羅斯的根本訴求相去甚遠,使得和平談判的實質性進展在短期內難以實現。

在持續的軍事衝突、不斷升級的制裁和外交斡旋的困境中,俄烏戰爭的未來走向依然充滿不確定性。各方之間根深蒂固的政治、地緣戰略和意識形態分歧,使得這場衝突的解決之路仍然漫長且艱辛,需要國際社會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智慧,才能在動盪的全球格局中尋求持久的和平與穩定。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