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世界末日理论可能性(组图)

外星人入侵概率仅1%

发表:2010-12-23 18:1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以下为英国《每日电讯》网站对包括外星人入侵、地球磁极翻转、行星撞击等所谓十大世界末日原因的可能性探讨全文:

1.外星人入侵


外星人入侵

外星人入侵一直都是许多科幻小说的主题之一。对来自火星之类星球上生命的攻击的担忧,似乎已成为地球人心中永远无法消除的阴影。研究发现,地球人对外星人攻击的恐惧程度不断增加,甚至要超过来自地面的威胁。随着UFO现象的不断增多,一些迷信者甚至断言这种外星人入侵的威胁正在不断增加。

证据:一些图像、视频以及官方消息都证实了全球许多国家政府都已经对UFO现象监测了50多年。这些资料都被世界末日论者作为潜在的证据,但仅仅这些能够说明人类将会在未来被某种长有大大的黑眼睛的类人物种控制吗?

可能性:1%。

2.第十行星撞击


第十行星撞击

无数的网络论坛和网站都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在21世纪初期的某一时刻,一颗此前从未被发现过的行星将与地球正面碰撞或以极近的距离擦肩而过,从而摧毁地球上的所有文明或导致一场巨大的行星灾难。第十行星Nibiru理论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考古学家泽查里亚-斯特齐恩的一本书中。根据斯特齐恩的理论,Nibiru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其轨道漂忽不定,每隔3700年会进出太阳系内部一次。据认为,它会引起地球毁灭。不过,斯特齐恩从来没有承认过它会威胁地球的安全。一些人甚至认为,第十行星是一颗棕矮星,是太阳的姊妹星。

证据:相关证据非常少。一些人指出,美国宇航局于2005年发表的一份声明称在太阳系外边缘发现了第十行星。许多人认为,它将会于2012年近距离飞越地球。但是,这颗所谓的第十行星几乎可以确定不会闯入太阳系内层。

可能性:2%。

3.太阳灾难


太阳灾难

这是一个与玛雅历法终结有关的世界末日假想,而玛雅历法可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在这个假想中,2012年12月,一次巨大的太阳耀斑或太阳气体喷发将吞没地球,导致人类和地球上生态系统毁灭。不过,没有证据证明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种灾难。

证据:玛雅历法中或许与11年太阳周期存在着某种关联,但这种证据说服力太弱了。当然,太阳耀斑可能会对地球带来许多问题,如损坏卫星,或对未受保护的宇航员造成伤害,但是这种耀斑的强度不足以摧毁地球,更不会在2012年发生这种灾难。科学家们大多认为,在更远的未来,当太阳燃料耗尽时,它倒是有可能变成一颗红巨星并吞没地球。它不会发生于2012年,或许有可能发生于50亿年后。美国宇航局也声称,世界不会在2012年12月21日终结。

可能性:3%。

4.地球磁极翻转


地球磁极翻转

大部分世界末日论者都相信,地球磁极将会发生一次戏剧性翻转,而且这一事件很快就会发生。地球磁极翻转将导致地球自转反向,继而造成全球性大灾难事件。他们抬出了历史上地球磁极翻转的证据,并声称通过计算太阳黑子或研究磁场理论可以计算出地球磁极翻转的时间。许多人甚至相信玛雅人和古埃及人已经发现了地球磁极将会翻转的证据,不过这些证据被政府部门封锁。

证据: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家指出,地球的确曾经在大约8亿年前调整过自己。他们研究了挪威水成岩中的磁性矿物后发现,在2000万年内地球北极变化了50多度,这实际上相当于两极距离的四分之一。其他一些科学家也发现,两极地区的季节性运动确实在影响着两极的位置。不过,科学家们和世界末日论者观点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可能的磁极翻转的时间表。世界末日论者相信,这种转换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周期内发生,而地质学家认为这是一个历时至少一百万年的过程。

可能性:10%。

5.超级火山


超级火山

一场超级火山的爆发强度将超过现代历史上任何一次火山喷发。研究人员相信,当岩浆升到地壳中后又无法突破时,就有可能爆发超级火山。压力下产生这种结果可能意味着当岩浆最终爆发冲出时,某广阔区域内的某一点可能被完全毁灭。世界末日论认为,这种事件将喷发出数百万吨重的残骸,并向大气中释放大量有毒气体,让整个世界陷入到所谓的核冬天,最糟糕的是它可能将部分地区的生命,甚至整个地球的生命都消灭干净。

证据:大多数2012年世界末日关注者都担忧,超级火山可能会发生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内的超级火山口。过去数年间,卫星图像显示在地表之下大约10英里(约合16公里)处存在着剧烈的熔岩运动。美国地质勘探局科学家韦恩-泰切尔介绍说,“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黄石国家公园的火山口是多么不平静。”但是,目前没有人知道这个火山口究竟何时会爆发。

可能性:10%。

6.第三次世界大战


第三次世界大战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一结束,西方阵营和东方阵营之间的冷战就已开始。人们对于新的世界大战的担忧与日俱增,他们担心世界大战或将消灭整个地球。当苏联人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时,东西方阵营又开始了核武器竞赛。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让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核竞赛达到了顶峰。20世界的70年代和80年代,双方的军备竞赛仍在继续。不过,一些军控条约降低了核大战的可能性。后来随着苏联的解体,这种军备竞赛才得以暂时停息。一些人认为,最后的军备竞赛发生于朝鲜和韩国之间。

可能性:15%。

7.大规模恐怖袭击


大规模恐怖袭击

自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后,许多国家开始对这种大规模恐怖袭击保持高度戒备和担忧。人们担心基地组织或其他恐怖组织又会对西方某大城市实施大规模杀伤和破坏,或实施化学或生物攻击。各国政府关于这种风险的公告似乎并不能减轻人们的焦虑,甚至美国前副总统切尼都担忧某一天美国某所城镇地平线上升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1月份,英国的恐怖威胁水平已被提到“严重”等级。

证据:本-拉登于几年前宣称,他的组织拥有许多核装置,这可能只是他的恐吓话语而已。但是,更值得重视的是那些前苏联流失的“自由”核弹,特别是那6枚所谓的“手提箱核弹”。不过,没有证据证明基地组织或其他任何人拥有核武器。恐怖分子几次试图在英国制造生物战剂的活动也被证明是失败的。不管怎么说,拥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如果政权不稳定,就可能导致基地组织推翻其政权从而获得核武器。

可能性:20%。

8.石油峰值


石油峰值

全球石油储量不断减少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而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又让石油需求量大幅提升。关于石油供求关系的石油峰值理论认为,在某一时刻,石油需求将超过石油供给。那这种情况会究竟何时出现呢?一些人认为它已经发生,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它有可能出现于现在到2020年之间的某个时刻。一些世界末日论网站将石油峰值与玛雅历法将于2012年结束的说法联系起来。需求大于供给将可能在全球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因为当今世界大多数经济领域主要依靠石油,甚至农业用的化肥和杀虫剂都是由石油中提取的。石油峰值还可能会导致社会秩序的崩溃。

证据:石油峰值几乎是确定的事,但仍然存在两个问题:它究竟何时发生?世界是否能够及时研发出替代能源?美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哈伯特于1956年首次提出了石油峰值理论。乐观的观察家并不相信石油峰值会在2020年前出现,但一些石油公司承认他们此前夸大了地下的石油储量。因此,这更引起人们的担忧,我们可能已经过了这个峰值。

可能性:40%。

9.蜂群崩溃症候群


蜂群崩溃症候群

2008年冬天,美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商业蜂箱出现了蜂群崩溃症候群。某些蜂群中的所有工蜂突然消失或死亡,导致蜂窝中只剩下孤独的蜂王。这种综合症已经传到了欧洲许多国家,如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专家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有许多诱因,如杀虫剂、病毒、气候变化、移动电话广播等等,但科学家至今未能找到罪魁祸首,同样也未能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更多国家出现相关的报导,这种综合症可能会传染全球,导致蜜蜂灭绝的危险情形出现。

证据:除了蜜蜂灭绝外,如果没有这些蜜蜂,许多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作物也将无法存在,如大豆、棉花、芸苔、坚果、杏、葡萄、苹果、向日葵等。全球几乎三分之一的食物都与蜜蜂的行为有关。如果它们灭绝,随之而来的将是严重的食物紧缺、饥饿、暴力和骚乱等严重社会问题。

可能性:70%。

10.环境崩溃


环境崩溃

今天的咒语是气候变化和人为造成的全球变暖。考虑到此前数十年的污染、水土流失、臭氧层破坏,我们可能要很快面对各种生态灾难。毫无疑问,人类的影响是导致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全面的环境崩溃继而带来海洋变暖、毒化,某些物种将处于极端濒危状态,甚至还会让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几乎不可居住的世界。庆幸的是,各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已开始努力解决这一问题,尽管各国之间尚未达成完全共识。

证据:对于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至少一个世纪里不断升高的事实,科学家们几乎没有异议。美国宇航局科学家报告称,过去十年是有史记录最温暖的十年,这也证明了全球持续变暖是无可争论的。

可能性:70%。



来源:TOM探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