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大地系列】坚忍不拔的精神象征:太行山(图)

作者:邵语柔 发表:2025-04-17 1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太行山
有“天下之脊”之称的太行山。(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打开中国地图,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纵贯着一座由东北走向西南的山脉,那就是有“天下之脊”之称的太行山

太行山不仅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壮丽景观,更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更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象征。

太行天下脊

古语云:“太行,天下之脊也。”就是说,太行山是横亘南北的“中国之脊”,那么,为什么要称太行山为“中国之脊”呢?

原来,这源自于汉代《河图括地象》中对太行山的描述:“太行,天下之脊。”因为这一句话,让太行山从此闻名天下。

从河南与山西交界开始,经河北延伸至北京西山,太行山雄壮霸气地屹立于中国东方,也许正因为如此,太行山在古人眼中是座顶级之山,因此稳固了其“太行天下脊”的独特地位

山势险峻的兵家之地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太行山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一个平均海拔达千余米、连绵不断地雄踞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之间的太行山,如同一道天然的地理屏障,其间的太行八陉,更是从北往南、由西入东的交通要道,也因此成了重要的军事关隘、兵家必争之地。

文人争相吟咏的名山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直接以“太行”作为咏颂对象的诗文比比皆是,如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苏轼的〈雪浪石〉等。

被后人誉为诗仙的李白,在仕途无望、深感世路艰难时,写下了〈行路难‧其一〉这首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句中除了道出生活的困境,也写出了穿越太行山的艰难。

苏轼也曾在〈雪浪石〉中写下如是的感慨:“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诗句中也将巍峨的太行山比做天下之脊。

坚忍不拔的精神象征

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和苏轼的〈雪浪石〉看似慨叹太行山的险峻,实则表达了一种雄豪无畏之气和坚韧不馁的精神,因为有这样一种山岭纵横的恶劣环境,才能锻炼出中华儿女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性格。

巍峨的太行山,绵延千里,它就像一条青色的巨龙,盘踞在辽阔的大地上,始终以其雄伟的姿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来源:看中国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