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热易让人心浮气躁,增加情绪波动。(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秋老虎天气依然炎热,让人心浮气躁容易动怒,小不忍则乱大谋。所以天气热、火气大,真的会使人活得不耐“烦”。
无故性情急躁,容易发怒,不能自制,中医称为“善怒”,多半与“肝”有关。因为中医的肝除了与西医的肝一样有消化、代谢、解毒等功能外,还包含了一部分现代医学的精神、神经系统功能,亦即包括了调畅气机、调适情志的疏泄功能,难怪一般人管叫生气是“动肝火”。当人们生气时往往满脸通红、气急心跳,随即口干舌燥,这种“火气上冲”就是古人所说的“怒则气上”,而其结果则是“大怒伤肝”的恶性循环。
情绪失控 恐伤害肝胆肠胃
生气对某些病人来说十分不利,而且都跟中医所谓的“肝”有关。例如慢性肝炎病人,因情绪的波动会干扰肝病的复原;大怒伤肝也会使胆囊疾病如胆囊炎、胆绞痛加重;消化器官的功能也很容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如大怒、激动会使胃分泌过多的胃酸,使溃疡病情恶化;大肠激躁症,也是精神、情绪影响消化道功能的结果,这都属于中医“肝气犯胃”、“肝气犯脾”的范畴。
高血压与心脏病患者更需慎怒
心血管疾病患者,更不能乱生气,例如高血压病人,常有头晕头痛、面目红赤、失眠心悸、热气上冲等中医所谓“肝阳上亢”的症状,若遇事不能克制,大怒火升,可能引起脑中风,甚至死亡;至于冠心病病人若不制怒危害更大,严重者可能因一次恼怒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一命呜呼。
中医认为“肝气不顺”常导致胸胁胀闷、口苦等症状。(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医常见调理方药
中医对于烦躁易怒的治疗,也是离不开“肝”。例如生活不如意、思虑过度的人,会导致“肝郁气滞”,常见胸口两胁胀闷、喜欢喘大气等气机不利的症状,甚至因突然的精神因素刺激,怒不可遏而几乎昏倒,这种情况可用达郁汤加减来舒肝理气。
有些人肝郁气滞,久了容易化火,有的则是饮酒过度、嗜食辛辣,造成“肝胆火旺”的体质,因此,除了肝郁气滞的表现外,还有眼睛布满红丝、头晕目眩、头胀痛、耳鸣、口干口苦等火气上升的症状,若同时有尿色深黄、便秘等现象,则可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来清泻肝胆湿热。
若是除了善怒、胸胁胀闷、口苦等肝气不顺外,还有食欲不振、容易腹泻、胃胀、想吐等肠胃功能障碍,即是“脾虚肝乘”,此时宜用香砂六君子汤、痛泻要方等加减以扶土抑木;临床上有许多大肠激躁症患者,常由于情绪、精神因素而影响肠胃功能,都应该朝这个方向来治疗。
如果平素肾阴不足,有眩晕易怒、咽喉干燥、腰膝酸软、手脚心发热、盗汗等症状,是属于“肝肾阴虚”可以杞菊地黄丸加减来滋补肝肾。
修身养性 才是长久之道
烦躁易怒、爱动肝火的人,除了是根深蒂固的“习气”,还有可能是身体不好,再加上许多不如意的事所造成的。想摆脱坏脾气,除了要懂得修身养性之外,当身体有不适时,应该求助医师,好好调理一下身体。有了柔和的性情,自然有益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便不容易发脾气,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作者为台湾台中市叶慧昌中医诊所院长,文章经作者授权刊载,转载本文请取得作者同意。)
责任编辑:王欣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