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想入非非

發表:2005-02-12 20:0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我們日常使用的成語,有許多是來源於佛教經典和故事,像「四大皆空」、「返視內照」、「頑石點頭」、「盲人摸象」,等等。成語「想入非非」俗稱為不切實際的胡思亂想。此語出於佛經中的「非想非非想天」或「非想非非想處」。

在佛教中對三界的認識是在人類空間以上,有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以無色界為最高。無色界又分為四天而以「非想非非想天」為最高,也就是三界中的最高天,故又名「有頂天」。

《楞嚴經》形容此天眾生是「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非想非非想處」又《俱舍頌疏.世間品三》:「謂此定體,非前七地粗想,名為非想。若想全無,便同疑暗。有細想故名非非想。」意謂此天居諸天之首,其中眾生定力深湛,已經沒有下地的粗想,故名謂「非想」。但並非完全無想,尚有細想的狀態,故又名「非非想」。這種思想實指這一層次天體眾生在這一境界的思維狀態,被俗語用作嘲謔人不切實際的胡思亂想為想入非非,意義實大相異趣。

關於「非想非非想天」,有這麼一則故事。

古時有位小和尚修行,某一夜有妖狐化成美女前來。狐女在屋外以言語及色相勾引,小和尚都可以把持自己,不為所動。狡猾的狐女說到:

「小師父能夠以定力拒我,可見修持境界已超過了'忉利天' ('忉利天'在佛教中是欲界六天中的第二天,也就是所謂的'三十三天') 天人的標準。可是如果能讓我坐在您身旁,且有肌膚的觸碰而不為所動者,就說明小師父已經是'非非想天'中人了。小師父願意證明給我看嗎?」

小和尚在執著心的驅使下同意讓那狐女進屋來,其實是上當了。不幸的是,他並沒有修煉達到如此高的心性標準,最終把持不住,毀了自己的戒體。小和尚悲痛欲絕,追悔莫及,沒過幾天就憂鬱而死。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