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萬象:手機簡訊悄然改變中國人傳統個性

發表:2005-02-13 22:1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雞年到了,我忍痛拔『一毛',發條簡訊祝你快樂!換了別人,我可一毛不拔哦!」這條春節期間的熱門簡訊,令很多中國人會心一笑,然後又轉發給朋友。信息時代的傳統春節,因為這些飛來飛去的趣味簡訊,變得別有滋味。春節作為中國民間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又稱「過年」。人們每到春節就登門走訪親朋,慶祝新年,表達情義。隨著現代通訊手段發展,中國人拜年方式逐漸從上門拜訪,變為寄明信片、打電話、髮網路賀卡,尤其是簡訊拜年,已成為中國人的新年俗。 

  據估算,春節7天長假中國手機簡訊發送量將首次突破100億條,而上年春節假期這一數字為98億條,精彩紛呈的拜年簡訊在中國3.3億手機用戶間穿梭如流。隨著手機普及率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習慣於發簡訊交換信息和傳遞情感。據統計,從2000年的發送總量僅10億余條,到2004年的2177億條,5年間,中國手機簡訊發送量增長了217倍。

  山西大學社會學教授邢媛說,簡訊能如此深入中國人的生活,不僅因其實惠,還由於現代人工作生活高速運轉,活動半徑和頻率也在擴大,傳統交流方式難以適應,人們自然會選擇高效便捷的手機。更深層次原因則在於,以簡短文字來傳遞信息、傳達情感,更符合東方人含蓄、婉轉的表達習慣。

  「幽默的星星之火,正憑藉簡訊在中國燎原,」邢媛說,中國人拜年曆來禮貌有餘,而趣味性不足。手機簡訊的共享性與其傳遞的便捷化,使幽默迅速在人們之間傳播。簡訊正成為中國人娛樂色彩最濃的方式之一。越來越多性格內向、不善言談的人,變為簡訊逗樂的高手。「喜鵲來,媽媽說這隻喜鳥是客;燕子來,媽媽說這隻益鳥是客;烏鴉來,孩子問你也是客人嗎?烏鴉叫:Yes,吾乃黑客!」這條趣味盎然的簡訊,便是北京一位文靜的姑娘董麗萍傳給朋友的。

  中國人在用指頭髮送簡訊的過程中變得幽默起來,更準確地說,手機簡訊正深入並影響著中國人的社會生活,中國人的傳統個性和文化也因此發生變化。

  簡訊自在中國問世以來,經歷了由魚龍混雜到健康文明的轉變。粗製濫造、低級趣味的簡訊曾一度鋪天蓋地,但在社會的喊打聲中,已少見其蹤跡。措辭嚴謹、文風優美的簡訊在人們手機上不斷湧現,或以詩言情,或寓事於理,無不淺顯易懂,清新怡人。

  「隨著簡訊通訊方式的漸趨成熟,簡訊息快速去粗取精,以前所未有的語言表達方式散發獨特韻味,中國當代民間一種新興休閑文化應運而生,」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李正民說,簡訊文化是繼網路文化之後,又一種有別於傳統文化的新興文化。

  「小狗問媽媽幸福在哪裡,媽媽說就在你尾巴上。小狗回頭看不到,媽媽說,一直往前走,幸福一直在你身後。」這則看似簡單卻意味深長的簡訊,由很多家長傳給了孩子。受簡訊文化氛圍感染,許多人還自作詩歌,通過簡訊饋贈友人。

  簡訊文化的形成,一批高素質的網站職業簡訊寫手功不可沒。人稱「中國第一簡訊寫手」的戴鵬飛給簡訊體下了個定義:每自然段基本70個字;段落結尾或幽默、或哲理、或雙關、或言情;隔行;簡化故事情節,淡化矛盾衝突,強化語言精彩,深化標點意義;對白生動、誇張;採用蒙太奇手法;用環境隱喻內心的一種新文體。如此嚴格要求之下,簡訊將是報刊、書本、電視的一種有益補充,手機在中國的廣泛普及,使簡訊的取材渠道之多,傳播範圍之廣,為任何一種媒介所不能及。李正民說:「與自古就流行的『情歌對唱'、『吟詩作對'等民間休閑文化一樣,簡訊文化是中國民間語文的一次回歸和回潮,既有休閑娛樂功能,又有一定教化作用。」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