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毛澤東比私生活 (圖)

揭開周恩來面具 第7集

發表:2009-03-20 11:2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這裡是揭開周恩來面具系列節目的第7集。在這一集我們向大家介紹周恩來的第一個戀人張若名。本次節目內容主要來自趙無眠先生的文章"真假周恩來"。

中國歷史上,權利與婚姻的關係是極為密切。皇帝享有三宮六院,文臣武將也可以三妻四妾,乃至妻妾成群。

在中共的第一代領導人中,毛澤東妻妾的人數是遙遙領先的。毛澤東十四歲娶元配羅氏,三年後羅氏去世,毛離開故鄉求學。二十七歲,與已故恩師楊昌濟的女兒楊開慧在長沙結為夫妻。三十五歲,與紅軍女戰士賀子珍在江西茅坪八角樓同居,其時楊開慧帶著他的三個兒子在湖南鄉下從事革命活動,兩年後被捕,不願申明與毛脫離關係,從容就義。賀子珍生三子三女(僅存三女李敏),於一九三七年十月隻身赴蘇聯治病。第二年,四十五歲的毛澤東又在延安與來自上海的電影明星藍萍同居。藍萍後改名江青,在文化大革命中權傾一時。

劉少奇結過六次婚。少時在老家湖南寧鄉娶髮妻楊氏,一九三零年病逝。第二任妻子何寶珍是中共最早的女黨員,一九三四年在南京雨花臺遭國民黨處決。第三任妻子謝飛,結婚三年後分手。第四任妻子王前,十六歲與劉結婚,離婚後嫁給了文革"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的作者聶元梓的哥哥聶真。第五任妻子王健患有輕微精神病,在一起生活了半年即分手。第六任妻子王光美。

朱德二十六歲娶髮妻蕭菊芳,她是部隊裡的一個朋友的妹妹,師範學校學生,四年後患熱病去世。第二個妻子陳玉貞,也是部隊裡一位朋友的妹妹。一九二二年,他拋妻別子,去上海和德國尋找共產黨,據記載,同時被他拋在家的還有五個小老婆(韓素音《周恩來與現代中國》第67 頁)。一九二八年初,與朱德在一起在汀南生活和參加革命的女作家伍若蘭被國軍俘虜,砍下頭顱,懸街示眾。不久,朱德在江西蘇區娶第四任妻子康克清,她不足二十歲,出身農民,不識字,跟隨紅軍長征,官至全國婦聯主席。

鄧小平算是結婚比較少的一位了,他只有三個妻子。髮妻張錫媛,結婚四年因難產去世。第二任妻子金維映,在鄧政治上遭受打擊時背他而去,嫁給了相貌堂堂的中央蘇區組織部長李維漢。第三任妻子卓琳,是雲南宣威火腿大王浦在遷的女兒,北平女子師範大學學生,抗戰爆發投奔延安。

如果是前妻亡故或離婚後再結婚,就屬於正常的婚嫁。中共領導人中另一種婚嫁是,前妻不在身邊,後妻乘虛而入。毛澤東和朱德的第三次、第四次婚姻,都是這種情況。前妻不在身邊,但都活著,帶著他們的親生子女,日子的艱辛自不待言。但領導人似乎不可一日無妻,於是不免有"新的女性"來填補空白。前妻們要是聰明一點,是絕不肯讓丈夫隻身離開的,無論戰爭環境多麼殘酷,沒吃的沒穿的,行軍打仗槍林彈雨,死活也跟著。賀子珍不懂這個道理,好容易長征到了陝北,卻自己放棄了領地,一溜煙跑去了蘇聯。殊不知此一去去得瀟灑,回頭卻不可能了。江青就不一樣。一九四七年中共中央機關撤出延安,她堅決不肯過黃河,要陪毛澤東在陝北。這關鍵性的一年多時間,使江青的身份得以從侍妾升格為正妻。

周恩來一生只結過一次婚。 這在二十世紀中國的政治風雲人物中,是少見的。周恩來的私生活並不像人們以前認為的,"純潔得如同一張白紙"。小道消息報導,在旅歐期間,從事革命工作之餘,他跟法國房東老太太的女兒生下過一個混血私生子。駐重慶期間,鄧穎超曾因吃醋,當著手下的面打過他一記耳光。在總理任上,他關心文藝界的發展事業,跟許多文藝戰士交往非同一般,尤其是一些當紅的女演員,關係曖昧。

有一種說法,在女人方面,周恩來比毛澤東的品味要高得多。毛澤東是來者不拒,多多益善;周恩來卻是有所選擇,講究質量。毛澤東的女人是年輕化,工農化;周恩來卻要求成熟化知識化。毛澤東對喜歡的女人不講資歷大膽提拔,唯我是用;周恩來卻把工作和感情分得比較清楚。具體地說,毛澤東喜歡年輕單純、容易駕馭的女性。喜歡在身邊工作人員中發展對象。如護士、舞伴、機要員、秘書、服務員.....等等。他最後寵幸並付以重托、權傾一時的機要秘書張玉鳳,就是從專列服務員一步步越級提拔起來的。文化程度低下,只念過小學,性格和修養也都不怎麼樣,動不動就耍"張飛後代"的脾氣,一觸即跳。

周恩來則喜歡成熟文靜、富於內涵的知識女性。一般他是不會打身邊工作人員的主意的。這和他溫文的言談舉止也比較一致。他不是毛澤東那樣索性而為的作風。人們認為,只有電影明星才能與他相配。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那些在銀幕上扮演工農形象而渾身"文藝味兒"的女演員們,後來也果真寫出許多回憶《敬愛的總理》的文章,感情充沛,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周恩來的妻子鄧穎超與周恩來相識,是在一九一九年夏天,鄧穎超十五歲,時逢二十一歲的周恩來從日本落第回到天津,準備進南開大學。"五四"運動爆發,周恩來積極參加和組織天津的青年運動,成為學生領袖。他曾應邀到直吏第一女師幫助排演話劇《花木蘭》和《安重根》,鄧穎超在這兩個話劇中都演主角。鄧又在周主編的雜誌上發表文章,還一道領導學生示威,名副其實是一對志同道合的戰友。但是,周恩來的第一個戀人不是鄧穎超,而是另一位學生運動的積極份子張若名。

鄧穎超和張若名同為直吏第一女師的學生領袖,都與周恩來有著頻繁和密切的交往,周首先被吸引和看中的是張,而不是鄧。

一九二零年一月二十九日,天津學生聚眾五千人前往直吏公署請願,周恩來為總指揮。周與另外三位學生代表郭隆真、於蘭鍺、張若名直闖省公署,全部遭到毆打、扣押。這次運動,五十多個學生重傷,二十四人被捕入獄。這是周恩來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坐牢,前後將近半年。四月五日,鄧穎超等二十四名學生捲著鋪蓋到警察廳,要求入獄,以交換周恩來等二十四人。看來北洋軍閥對待學生還比較客氣。

張若名與周恩來一同坐牢,鄧穎超領人要求代替他們坐牢,就"鬥爭情誼"而言,張若名似乎更勝一籌。事實上,張若名年齡比鄧穎超稍長,在學生運動中的影響力更大,更引人注目。天津學界當時有兩大組織,一是天津學聯,一是女界愛國同志會。由於傳統習慣,男女學生只能分在不同的團體內各自活動,就像男女學學生不可同臺演出新劇一樣。正是張若名的提議,將兩個團體合併,以便統一行動。此議得到周恩來的贊同,並由兩個組織的骨幹分子組成了"覺悟社"。

一九二零年七月十七日,經過法庭審理,入獄學生代表全數獲釋,周恩來等人被當成"英雄",胸佩"為國犧牲"的紀念章和大紅花,受到鑼鼓鞭炮的凱旋歡迎,出盡風頭。"英雄"中當然也有張若名。 看來北洋軍閥還不能控製法院。

十一月七日,周恩來在上海乘法國油輪Bordeaux號赴法國勤工儉學,同行學生一百九十七人,張若名亦是其中之一。鄧穎超未能同往,留在天津繼續她的學業和學生團體"覺悟社"的工作,只送了一件手織的毛衣給臨行的周恩來,內側繡了一行字"給你溫暖,小超"。

然而自那以後,張若名的名字即從有關周恩來的諸多史料中"淡出"了。一些傳記作家認為,張若名到法國以後,一改先前激進、好拋頭露面的作派,安下心老老實實地讀起書來了。畢竟,他們是去勤工儉學的,完成學業才是主要目的。周恩來則"決心獻身革命",道合志不同,終至於分道揚鑣。

實際上剛到歐洲的周恩來給朋友寫信,常忍不住向他們誇耀歐洲的美色,"某某女人真漂亮",或是"巴黎真是美極了"。剛到法國的時候,他還把自己的照片印在明信片上,寄給國內和日本的朋友:"朋友多,名勝多,你想來嗎?" 這即使在七十多年後的今天,也仍不失為一種時髦的玩法。他喜歡跳舞,常去公共舞廳,從不愁沒有舞伴。

周恩來家境貧寒,在日本求學時一度生活無著寄人離下,心情也總是煩悶。但赴歐前他的經濟狀況大為改觀,一方面得到南開校董嚴修和著名律師劉崇佑的資助,另一方面與天津《益世報》商定作為該報的旅歐通訊員,以稿費貼補生活費用。這樣,他就無須像絕大多數同行的中國學生那樣,為解決基本的生計到工廠打那種報酬極低的工,較能以"小布爾喬亞"的情調去大量、領略和欣賞生活的美,包括對異性美的欣賞。

另一些研究者認為,周恩來與張若名在巴黎期間已實際上同居,張並由周介紹加入共產黨。一九二四年周恩來離開法國,與張"拜拜",張立即宣布退出了共產黨。(司馬臺《雙重的多彩多姿──周恩來的戀愛和私生活》)張入黨是為了周的感情,而非信仰。周恩來結婚後,張若名也另嫁楊塵。一九三一年張隨丈夫回國教書,周還秘密會見過她幾次,包括一九五六年最後一次在雲南與她相見。一九五七年,楊塵和張若名的兒子楊在道被打成右派,張被打成"叛徒"。一九五八年,張若名投河自殺而死。又過了兩年,由於鄧穎超的過問,才給予平反。










来源:SOH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