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比南山」之南山

作者:韓志寬 發表:2010-04-27 23: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比南山不老松」這句祝壽詞幾乎無人不曉,然而,南山系何處山嶽,卻未必有人能說清。

早年,聽說山東青州城南有座雲門山,風景美且古蹟多。山頂雲門石窟,洞穿南北,下臨深淵,絕壁上刻有大大的一個「壽」字,據說為明代嘉靖年間的遺蹟,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那「壽」字高達7·5米,寬約3·7米,宏偉雄健、氣勢磅礡。遊人到了這兒,與之相比都會變成「武大郎」,因而又有了「青州府裡,人無寸高」之說。因為人若站在「壽」字的參照物下,頓顯矮小,哪怕是姚明也沒那3米多的「寸」高啊!昂首仰望,「壽」高入雲,禁不住浮想聯翩,「壽比南山」之說便由此而來。

去年游三亞,導遊將我們帶到大海邊的鰲山,說它才是傳說中的「壽比南山」之南山,而「不老松」也非北方松樹,而是鰲山中的一種熱帶植物。一聽此話,我們頓覺稀奇,於是踴躍前往。原來那是一種籐狀的常綠喬木,高三五米,葉劍形、叢生,枝桿青灰,鱗莖斑駁。這種性喜高溫、濕潤和陽光的植物,生長卻十分緩慢,幾十年才開一次粉綠色的花、結一次橙黃漿果。遊人自然難飽眼福。它因汁液暗紅又叫「龍血樹」,汁液製成的晶體就是名貴中藥——血竭。望著並不太大的樹,導遊說它就是已有6300歲的「南山不老松」。乖乖,夠悠久的哪!不僅如此,導遊還衍生出了「福如東海」也是唐代鑒真和尚從此東渡而引發的故事。我當即就懷疑,因為大前年,我游海南東山嶺時,他們也編造了一個宋朝李綱從此「東山再起」的以假亂真的成語故事,目的無非是為當地的景點造勢而已。

離開三亞北返時,途經湖南,順便去了一趟衡山,在那兒又聽說衡山才是「壽比南山」之地:衡山乃南嶽,是五嶽中的「南山」,且「衡山獨秀,南嶽主壽」的說法在那一帶很流行。據說是據《星經》載:南嶽對應28宿的軫星,主司人的壽命,故南嶽又稱壽岳。而且有唐詩《迥雁峰》「壯堪扶壽岳,靈合置仙壇」為證。好嘛,南山又冒出一個競爭者。一路上,腦袋裡都在想究竟什麼地方才是真正的「壽比南山」之南山呢?

回到西安後查閱《辭源》、《辭海》,方知還有另外兩處「壽南山」:一是福州市郊的壽山,其地產葉蠟石,因此石晶瑩如玉、透若果凍,用其刻出的人物花果等陳設品,十分動人逼真,其中以「白芙蓉」、「田黃」刻名貴印章聞名天下;其二是吉林通縣的清初帝陵,康熙改為「壽山」。看來,這兩處當屬另類。辭書介紹「壽比南山」詞條,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其大意是:猶如上弦的月,好比初升的日。恰似南山之壽,不會崩坍陷落。猶如松柏枝葉,長青不衰。由此可見,「壽比南山」指的當是西安城南之秦嶺主脈終南山,亦稱「周南山」或「太乙山」,其素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稱。《詩經》是先秦文學作品,產生於周代。詩中的南山,只能是終南山。此詩後來演化了「壽比南山」成語,詩中的松柏,也演化成了「南山不老松」。

如此看來,之前,我差點被幾處的導遊給忽悠了。此事卻也引發了一個思考:能不能在終南山修建一個「壽比南山」景點?眼下,各地那麼多贗品都在招徠遊人,我們守著正宗的南山更該有所作為。這不僅僅是開發旅遊,也是對古文化遺產的宣傳和保護。由此又聯想到此前「關於絲綢之路的起點」、「炎黃二帝祭祀」,以及「將寇准叫成‘寇老西’(即山西人)」等諸多爭執,不吭不哈的陝西人是否老實得過了頭?是否也應該為保護我們陝西的文化遺產做點什麼?!
 



来源:西安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