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大唐秦王墓謎團(圖)

發表:2011-05-14 20:5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李茂貞

說起秦王,大家都會想起那個統一六國的秦始皇。而在陝西省寶雞市的一個小村莊,考古人員竟在一處古墓中發現了刻有「大唐秦王」的墓誌銘。

這個秦王到底是誰?他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神秘古墓

1999年初秋的一天,在陝西省寶雞市陵塬村的村東,兩個黑影藉著暮色的掩護在緊張地挖掘著什麼。

原來,這是兩個有著豐富盜掘經驗的盜墓賊,他們此時挖掘的是一座古墓。

為了使盜掘萬無一失,他們準備了很長時間。更為重要的是,從村民們那裡他們探聽到一個重要的信息,這座古墓中埋藏著一位聲名顯赫的人物,這更加激起了兩個盜墓賊貪婪的慾望,他們迫不及待地趁著夜色動手了。

就在他們的盜掘活動將要得逞時,派出所和文物局的聯合巡邏隊發現了他們,盜墓賊倉皇而逃,只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盜洞。

鑒於盜掘活動日益猖獗,寶雞市文物局決定對這座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然而,讓考古工作者沒想到的是,正是這次挖掘,使一個神秘的人物逐漸呈現在世人面前。

寶雞位於陝西省的西部,自古就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地,寶雞在古代又叫「陳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陵塬村位於寶雞市北邊的陵塬上。陵塬村背靠隴山,緊臨渭河。站在陵塬上,巍巍秦嶺盡收眼底,村民們傳說,古代有一位王就掩埋在陵塬村的東面,但這位王到底是誰,他們也不得而知。

1999年11月,陝西省寶雞市考古工作隊開始對陵塬村東側的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按照發掘的規程,考古工作者首先發掘的是墓道。

墓道為斜坡狀,然而隨著進度的加快,墓道的坡度也越來越大,向外運土的工具也在不斷改變。先是人力車,再是拖拉機,如此巨大的墓道,在寶雞市近幾年的考古工作中很少發現。

從墓道的規模來看,古墓的主人應該是一個身份極其顯赫的人物。

考古人員首先對這座古墓的整體形制進行了勘測,結果是:古墓由墓道、甬道、前室、後室組成。這與唐代墓的形制相吻合。

在墓道裡發現了兩塊刻有駕鶴西遊圖的磚雕,兩個坐在仙鶴上的女子,穿的是唐代的服飾。由此可以推斷,這應該是一座唐代時期的古墓。

大唐秦王

2001年5月,考古人員撬開了這座古墓的石門,開始進入墓室。只是沒想到,呈現在考古人員面前的竟然是3個盜洞!

這3個盜洞導致墓室長期被雨水侵蝕,淤泥幾乎塞滿了前室和後室,考古人員從這些疊壓的淤泥推斷出,早在1000多年前這座古墓就遭到了盜掘。

當考古人員清理完淤泥後,在古墓甬道中間的位置,一塊墓誌銘顯露了出來,這讓眾多的考古工作者驚喜不已,根據以往的考古經驗,墓誌銘上會刻有墓主人的名字和生平事跡,墓主人神秘的身份似乎就在瞬間可以解開。

寶雞市考古研究所的專家說,這個墓誌銘剛開始時上面的字被認為是「晉故賢德大夫人」這幾個字,但把第五個字認成「大」以後,就牽扯還有二夫人、三夫人的問題,後來是陝西省考古研究社的太尉先生來了以後,他首先看到那個「大」字,說這個字可能是個「太」字。

考古人員經過進一步清理,在墓誌銘上果然又發現了太字下的那一點。由此得出結論,這是一座太夫人的墓。這樣的結果讓考古隊員頗為失望。

這位太夫人是誰?她又是誰的夫人?種種疑問讓考古隊員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考古人員備感困惑時,陵塬村村民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在挖掘古墓的旁邊還有一座古墓,只不過在上世紀70年代,村民在平整土地時將這座古墓夷為了平地。

這則意外的消息讓考古隊員頗為興奮。經過仔細勘察,在距離挖掘古墓20多米的地方,果然又發現了一座古墓,他們將這座古墓定為二號墓。2001年6月,考古工作者開始對二號墓進行發掘。當考古人員把墓室中巨大的條石移到地面後,兩扇石門呈現了出來。石門的出土,讓考古工作者興奮異常。墓穴中有石門,就說明墓葬規模大、規格高。那麼石門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

從石門向北清理,又發現了一個墓誌銘,奇怪的是墓誌蓋上面沒有字,所以不知道是誰的墓。專家說,墓誌蓋上沒有字的情況,相對比較少見。

當考古人員搬開墓誌銘的頂蓋,輕輕刮去浮在上面的泥土,幾個字的出現讓在場所有人員大吃一驚:墓誌銘的右上方赫然刻著「大唐秦王」幾個字!

誰是秦王

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秦王」稱謂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統一六國、建立秦王朝的秦始皇,而他的陵寢遠在陝西驪山腳下,秦朝與唐朝相隔近千年,顯然墓誌銘上的「大唐秦王」指的並不是秦始皇。另一位有著「秦王」稱謂的就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專家介紹,因為李世民在隋末農民起義中幫父親把政權拿到手,功勞非常之大,當時唐高祖李淵就封李世民為秦王。李世民是唐史上的第一位秦王。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勵精圖治、仁德治國,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在他執政期間,唐代史籍已不用「秦王」這個稱謂稱呼他。他去世後,葬在了陝西醴泉的九宗山。

這時,考古人員又從墓誌銘下方發現了「忠敬」二字。

繼續清理墓誌銘,逐漸出現了「大唐秦王忠敬墓誌銘」這些內容。按規律來說,墓誌銘前面首先是時代,第二個是爵位或官銜,第三個是人名。按照這個規律的話,那麼這座墓的墓主應該是生活在大唐的秦王,名叫「忠敬」。

然而考古工作者從文獻資料中並沒找到叫「忠敬」的大唐秦王。但他們卻意外發現,在史料中有個叫李茂貞的曾被封為秦王。

這個李茂貞和「忠敬」是否有關聯呢?考古人員經過調查,在當地老百姓中找到了答案。

原來,在當地老百姓心中,確實有一個秦王叫李茂貞,陵塬村還有一村民開了一個名叫「秦王山莊」的酒店。考古人員後來經過查證文獻資料才發現這個「忠敬」,就是李茂貞。

據史書記載,李茂貞原名宋文通,唐深州博野人。18歲代父從軍,參加了當時頗有名氣的博野軍,開始了戎馬生涯。宋文通驍勇善戰,屢建奇功,深得朝廷賞識,最終因在平叛和護駕方面的卓越表現,被唐僖宗賜名為李茂貞。

李茂貞最早被封為「陝西鳳翔鎮節度使」,統領漢中、隴西等軍事要地,他統治的區域最多曾達到了四鎮十五州,此時的李茂貞自感羽翼豐滿、兵強馬壯,開始肆意干涉朝政。

起兵故事

公元888年,唐僖宗病死,他的弟弟李曄即位,也就是後來的唐昭宗。李茂貞並沒把這位21歲的皇帝放在眼裡,他多次對唐昭宗出言不遜,並且蔑視朝廷。這讓性格剛烈的唐昭宗忍無可忍,決定出兵討伐李茂貞。

公元893年,唐昭宗任命壇王李司州為靖西招討使,率3萬禁軍征討李茂貞,然而這次征討卻大敗而歸,李茂貞則乘勝追擊,進而圍困長安城。唐昭宗為化解這次危機,不僅處死了宰相杜涉能,還晉升李茂貞為「秦王」。

把「秦王」稱號封給李茂貞是極高的政治榮譽,因為秦王是開國列祖列宗,而把列祖列宗的封號給了李茂貞,可見李茂貞當時的政治地位和軍事力量。

而此時,身為秦王的李茂貞並沒打消控制中央政府的野心,他先後又兩次出兵京師,最終將唐昭宗劫持到了鳳翔府,而另一位早有篡位之心的東平王朱溫借討伐李茂貞之名,將鳳翔城團團圍住。

專家說:「當時朱溫的主要勢力在河南,所以他帶著汴梁之兵力直撲鳳翔,把李茂貞包圍了一年,而鳳翔當時城內已到了每天凍死餓死的平民百姓有1000多人的地步,即便跟隨的宗師大臣每天也要死三四個,皇帝沒有辦法,都是自己弄個小帽子拿自己的珠寶、衣服換點豆子和麥子,讓工人磨上,他喝粥。後來,李茂貞實在沒辦法了,就請皇帝出來求和,把昭宗交給了朱溫,然後自己投降。」

鳳翔圍困戰使李茂貞元氣大傷,他的領地大部分被朱溫搶佔,驕橫一世的秦王李茂貞沒了往日的輝煌。公元907年,朱溫建立後梁,曾經輝煌的大唐帝國正式滅亡,從此,中國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但此時的李茂貞卻不承認朱溫的後梁國,仍堅持使用大唐的年號。曾一心想顛覆唐王朝的節度使,此時卻搖身一變,成為大唐最堅決的捍衛者。唐朝滅亡後,李茂貞仍割據鳳翔,終因勢力不濟而不敢稱帝。

公元924年,69歲的李茂貞病逝於鳳翔府。第二年,遷葬到寶雞縣的陵塬村,21年後,他的夫人劉氏也隨李茂貞葬在了陵塬村的東面。後唐莊宗在李茂貞去世後,再次追封他為秦王,並賜謚號為「忠敬」。

未解之謎

考古人員發現,李茂貞及其夫人的墓同營不同穴。李茂貞的一號墓,由墓道、封門、甬道、墓室等4部分組成,總長50多米。

李茂貞夫人的二號墓,結構與李茂貞相似,墓室全長60多米,在這座墓室中除了眾多的陪葬物外,考古工作者還在端門以及甬道清理出彩繪浮雕磚。然而,就在考古工作者清理這些彩色雕磚時,甬道的另一件文物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一個石製的器物。這件石製的器物體型比較小,裡面是個石函,而且還有個鐵盒。考古人員首先想到的是,這件石函裡放的會不會是佛指舍利?

史書記載,李茂貞和夫人生前信奉佛教,他執政期間曾多次重修法門寺,使漸趨蕭條的法門寺煥然一新。那麼,石函裡放置的東西是否與法門寺有關呢?也有人認為,石函裡很有可能放的是「哀冊」。所謂「哀冊」就是古代帝王死後,將埋葬日那天所讀的最後一篇祭文刻在冊子上,埋入陵中。

石函裡究竟埋著怎樣的東西呢?

為慎重起見,寶雞市考古工作者決定將石函送到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請文物保護專家揭開石函的神秘面紗。然而一個讓人無法相信的事實擺在了大家面前。在強大的X光面前,石函裡顯示的只是一個長方形的鐵製器物。

兩個多月後,文保中心將石函上的淤土清理完畢,當修復中心的人員小心翼翼取出鐵製器物時,考古人員頓感失落:原來只是塊鐵板。就在大家失落之際,忽然有人意識到:這塊鐵板會不會是「丹書鐵券」呢?

鐵券,俗話叫免死牌,它有兩塊,一塊給本人,一塊保存在皇室檔案中,如果他本人或他的後人干了違法亂紀的事,官方要追究責任時可以拿這個鐵券和皇家檔案裡頭的鐵券對應,免除罪行。

然而,考古工作者並沒從史書中找到皇上賜給李茂貞鐵券的記載。不是鐵券又會是什麼呢?

從出土的文物中,我們依稀能看到這位中國歷史上第三位秦王的背影。但大唐秦王陵開掘的地宮,卻在向人們訴說著李茂貞非同尋常的人生。李茂貞是矛盾的,他是唐王朝走向滅亡的掘墓人,卻又是唐王朝倔強的捍衛者。這一個個的疑問,也許只有他自己才能給出明晰的答案。

来源:中國經濟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