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侍者:惹不起的中國遊客

發表:2011-10-29 14: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一對亞洲夫妻走進餐廳,胸前掛著新款相機,身後拖著學步幼童。父親的口音泄露了他們的國籍,「三位。請。」侍者們交換了熟悉的眼神,大家想的都一樣,「又來了...哪個倒霉蛋來接待這一桌?」他們落座時我的心碎了:因為這家人只是單純地進來用餐;因為其他侍者的擔心往往成真;也因為我自己,被如此尷尬地夾在中間。為什麼?

因為中國人從來不付小費。

中國經濟的爆發直接導致國外游的超速增長;老套的揮舞和平標誌的日本遊客已經不再是亞洲遊客的主力。中國成長中的中產階級普遍比較年輕,受過教育,熱愛奢侈品、國際旅行和所有發達世界公民們享有的優雅消費。他們講禮貌,有教養,以幾乎無懈可擊的英語著稱...還有不付小費。美國出生的中國人、韓國人和日本人都會付(用餐金額)15-20%的小費,正是這些日益增加的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遊客們讓我們的心流血。

我雖然在美國長大,但我媽媽是中國人,因此我還是花了不少時間在瞭解中美的文化差異上。同樣地,作為一名新近畢業的大學生,餐桌是各種賬單的救星,我們和小費生死與共,這點我很清楚。談到美國的小費文化,幾乎可以寫出一整本的社會學論文來探討它的功過,但不論其對錯,小費就是我車裡的油,我同事孩子的食物;存在就是硬道理。人們光顧像我們這樣的餐廳不僅僅是為了食物,還有體驗,氣氛和服務的需要。給很少的小費,甚至不給---是一種邊緣犯罪。在搞清楚人類起源前,幾乎人人都幹過服務工作。

我的同事都明白我是美國出生和長大的人,但他們還是一臉不滿地出現在我跟前。「是食物不夠美味?是我的服務水平不夠高?還是這是個文化上的玩意兒?」這讓我處境不妙,因為不知為什麼我的確覺得要為「我的人」負點責。我討厭我的同事沒法在中國遊客的餐桌上賺錢,我也討厭他們對中國遊客的印象。最糟的是,我討厭這些顧客的後知後覺。作為半個中國人,我知道這些客人一旦意識到---在美國的社會模式裡---給$130元餐費的桌子留$5元小費意味著什麼的話,他們一定會異常羞愧。

中國人很節儉,但這也是很多「傳統世界」的文化---僅僅意味著存活。你去問俄國人,德國人或者愛爾蘭老祖母,你會發現同樣的行為標準。還有,問問那些曾經生活在美國大蕭條年代的人們。在從以生存為主的社會經濟環境向消費世界轉型的時候,過程中我們似乎丟掉了些什麼。

我可以盡力向我的同事解釋,中國的服務行業沒有「小費文化」。但我該如何解釋中國人吃飯時的喧嘩聲?我如何讓同事們習慣中國人標準的餐廳呼叫方式「服務員」?我該如何讓同事們明白,中國家庭會羞愧到無地自容,一旦知道別人對他們的印象是粗魯,無禮或者是最差的,吝嗇的?

中國聚餐的最基本元素是過量---跟朋友、家人分享美味食物、美好回憶和好事情。我在中國吃飯的大部分時光是在家人或朋友的注視下,「多吃點!」不管我是不是被美食所累。

我相信天真的中國遊客有義務瞭解更多。很明顯,一旦中國遊客真正理解美國小費的意義和重要性,他們一定會留下足夠的小費以體現中國人的慷慨。或者是中國暴發戶的心智有所改變了?發展的經濟改變了世代沿襲的傳統?

這些問題閃過我的腦袋,當我目送這個年輕家庭走出飯店、進入一輛嶄新的寶馬車、消失在微涼的夜色中,而為他們提供服務的侍者勉為其難地拿著很少或沒有小費的賬單。我想起中國的一句成語,「勤儉致富。」也許吧。但僅僅是小費就能修補文化上的衝突麼?或者需要做更多事情來跨越鴻溝?

来源:凱迪社區-貓眼看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