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247萬元平均值」更可怕

作者:王垚烽 發表:2012-05-17 12:1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近日,一份《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遭到多數公眾憤怒地反駁和批判。《報告》顯示中國城市家庭資產平均247萬元,自有住房擁有率為89.68%。對此,報告負責人、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回應稱,抽樣「隨機」且覆蓋面廣,涉及25個省、80個縣、320個社區共8438個家庭,調查數據可以代表全國;數據與民眾感知差距大是因為富人較多,從而拉高了整體平均數。

城市家庭資產平均247萬元乍一看,這個數值的確怪嚇人的。畢竟,按照月收入3500元的個稅起征點算據說全國範圍內月收入達到這個標準線的納稅人群總數隻有2400萬一個三口之家,兩個勞動力需要不吃不喝工作近30年。即使算上資產升值、升職加薪等額外因素,沒個一二十年也休想達到這個「平均值」。既然2400萬「小眾」都需要「被平均」,那麼公眾質疑《報告》數據真實性、準確性也便情有可原。

然而,考慮到國內基尼係數2010年已經突破0.50「危險線」,跨入收入差距懸殊行列的現實,我們同樣缺乏確鑿證據對「城市家庭資產平均247萬元」加以證偽。事實上,根據3月27日,興業銀行與胡潤研究所聯合發布的《2012中國高淨值人群消費需求白皮書》顯示,目前中國個人資產在600萬以上的的「高淨值人群」達到270萬人。其中,億萬資產以上的高淨值人群數量約為6.35萬人。基於「咱村有個張千萬,其他九個窮光蛋,若是拿來一平均,個個都是張百萬」的樸素邏輯,應該說,城市家庭資產「被平均」抬高至247萬元是完全有可能的,而非如有些論者所怒斥的,這個調查報告「簡單粗鄙到罔顧現實」。

事實上,相比數據失實引起的輿情波動,如果「城市家庭資產平均247萬元」是真實的,那麼其對於社會公眾的心理衝擊無疑更為巨大。畢竟,與基尼係數的過於抽象不同,247萬元的「平均值」無疑更加具體、更具有可比較性。它讓公眾更為切實地感受到貧富懸殊的存在,並能以數值化的方式精準地測算出家庭間的資產差距,因而也更容易激發公眾的「相對剝奪感」,這或許才是許多人不願意相信的根本原因。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與其毫無根據地糾結於247萬元這一「城市家庭資產平均值」是否失真,自己有無「被代表」,不如拿出直面貧富懸殊日益分化、絕對收入差距不斷擴大這一慘淡現實的勇氣。畢竟,連專家都說了,平均值只反映社會財富,中位數才代表收入分布。怎樣縮小247萬元的平均值與40.5萬元的中位數之間的值差,這或許才是「參與型公民」必須思考的問題。

来源:紅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