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的賽龍舟(組圖)

作者:邱建一 發表:2013-06-12 12: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06月12日訊】

一、有許多名稱的端午節

「端午」又稱為「端五」,端是「初」的意思,所以端五的本意是「初五日」,而古代用以計日的「六十天干支計日法」,按照地支的推算,五月就是「午月」,而午月正是陽月,午時亦是陽辰,再加上五與午的讀音相通,所以端五又被稱為「端午」。

對中國人來說,端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與「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三大節」。由於悠久的歷史淵源與複雜的節日傳說,所以我們現在通稱的「端午節」,在過去曾經有許多不同的說法:「端陽、重午、端五、端節、蒲節、夏節、浴蘭節、朱門節、地臘節、天中節、詩人節、女兒節」…等,都曾經是這個節日日的名稱,每一個不同的名稱都各自有自己的傳說與起源,但不管它曾經被叫做什麼名字,節日日期總是不變地在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舉行。

農曆的五月五日是「重日」之一,在農曆裡每年的重日(一月一「春節」、三月三「上巳」、五月五「端午」、七月七「七夕」、九月九「重陽」…等)都是重要的節日日。端午的節氣約在仲夏之月,與夏至日相近,此時氣候逐漸燥熱,準備進入最燠熱的「三伏」,古人說:「仲夏五月人倍忙。」五月是農事最繁忙的季節,春季播下的種子到此時要開始除草、翻土、施肥、疏植,今年的秋收是否豐饒就要看此時的努力了,但是在這個農村最繁忙的季節裡,卻有個節日即將來臨,端午的節日就在此時舉行,在農村裡人人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慶祝這個節日。由於農曆五月又稱為「惡月」的緣故,而端午又是重五日,所以有關端午的節日禮俗都與滌除穢氣有關,所以在端午節要舉行各式各樣的辟除儀式以滌除不祥:

「以艾、菖蒲、雄黃酒辟惡除瘟,系長命縷、辟兵繒等辟惡求祥,採百草為藥,捕蟾收蟾酥,佩戴香包辟邪,畫五毒符、食五毒餅辟五毒。嫁女歸寧躲端午。食粽子、賽龍舟、踏百草、斗草、射柳、射粉團…。」

二、端午節的起源不只與屈原有關:

至於端午的起源現今一般通行的說法都認為與屈原投汨羅江而死的故事有關,根據南朝.吳鈞,《續齊諧記》的記載: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見人自稱三閭大夫,謂回曰:‘嘗見祭甚善,但常患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繚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約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言,後乃復見感之。今人五日作粽子,帶五色絲及繚葉,皆是汨羅之遺風也。」

但事實上除了屈原之外,在過去還曾經與其他著名的歷史人物連結在一起:伍子胥、曹娥、介之推都曾經是端午節的主角:

「介子綏(介之推)割其腓骨,以啖重耳,重耳復國,子綏獨無所得,綏甚怨恨,乃作龍蛇之歌以感之,終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推遂抱木而燒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發火,國語雲介子推。」(東漢.蔡邕,《琴操》)

「五月五日,時迎伍君(伍子胥)逆濤而上,為水所淹。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矣屈平也。」(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

「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溯濤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屍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縣長度尚改葬娥於江南道傍,為立碑焉。」(《東漢書.烈女傳》)

上述幾種說法之中,端午起源自屈原投江其實是最晚出現的,其他幾種記載都還比較早。至於為何後來屈原獨佔端午,至今未有定論!不過有學者認為,曹娥、介之推、伍子胥這三位歷史人物,或許在品格上都略有瑕疵,在過去推崇忠孝節義的儒家思想之中,這三位的投江而死都有所虧欠,因為相對來說伍子胥不忠於吳國,而介之推對晉文公背義,至於曹娥則是傷損身體可謂不孝,這都留給後世可議之處。唯獨屈原受讒不見容於昏君,最後無可奈何地投江而死,「上有昏君方有死諫之臣」悲劇性的收場很容易喚起同情之意,這是屈原在明清以後獨佔端午的可能原因吧?

姑且不論端午到底是起源自那位歷史人物?整個故事其實還包含另一個主角:「河流」。歷史學家們相信,端午的起源應該不是出自於某個人投水自盡,而是與中國南方吳越之地很古老的祭水習俗有關。早在民國初年,聞一多就曾經為文論述端午與先秦時期的吳越習俗有關,龍蛇之屬本就是南方各族的共同圖騰,龍蛇是河神;賽龍舟、投米黍於水祭江,這些儀式至今還被南方各少數民族保留著,一直到今天還在舉行,彞族、苗族還都有類似的節日。漢人後來也學習到這些祭水儀式,但在流傳的過程之中,逐漸由自然神轉化為人格神,開始為這個節日尋找相對應的人格神,從同是五月五日投江死亡的伍子胥、曹娥、介之推到屈原,最後才形成了今天大家所共同認知的端午起源。

在《荊楚歲時記》裡曾經詳細描述端午製作祭祀用米黍的方法與用途,不過宗懍又再加上了陰陽調合的說法,這都是漢化之後祭水習俗內化的結果。現今的粽子過去被稱為「角黍」,它源自於祭江的米黍,早期它盛於竹筒之中投之以水,可能是因為中國北方很難取得竹子,在宋代以後才轉化為以各種大型樹葉樹包裹投江祭水(樹葉種類各地不同,有竹葉、荷葉…等):

「仲夏端五,端,初也。俗重此日與夏日同。先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以栗棗灰汁煮令熟,節日啖。煮肥龜令極熟,去骨加鹽豉麻蓼,名曰‘苴龜’。黏米一曰‘粳’,一曰‘角黍’,蓋取陰尚陽包裹末之像也。龜表肉裡,陽內陰外之形,所以讚時也。」


(傳)李嵩,〈天中戲水〉,煙雲集繪第三冊第十一幅,(臺北故宮)

三、端午賽龍舟的歷史畫面:

至於祭水之時的賽龍舟與中國各地原本就有的賽船競渡是相重疊的,在過去的史籍記載中,賽船之戲原本沒有限定日期,有二月二日舉行的,也有在五月十八日舉行的,但大多都是在仲夏之際的夏至日前後賽船。可能是因為賽船日期與端午賽龍舟的日子相近,後來兩者逐漸混合為一個大家都能夠記住的日期,端午於是與各地的船會日期結合為同一個活動,端午賽龍舟因此而成形。

現今我們已知,端午賽龍舟早在北宋時期就已經盛行於各地,有關於賽龍舟的記載也在此時大量的出現,而最早有關於賽龍舟的繪畫也在南宋出現,現今保存於臺北故宮就有一幅名為〈天中戲水〉(煙雲集繪第三冊第十一幅)的冊頁畫傳世,雖然沒有直接證據可以證實這是出自於南宋大畫家李嵩(生卒年不詳,約活動於南宋光宗至理宗朝)之手,但一般都以這件作品卓越的界畫技巧把這件作品歸於南宋第一界畫能手李嵩之手。

這件作品的名稱「天中戲水」是清代時訂定的,之所以如此定名是因為作品中呈現的主題就是賽龍舟,而「天中節」本就是端午節的名稱之一,所以才有此名。除了節日意涵之外,它的內容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的,因為它以北宋徽宗時在首都汴京(開封)的皇城,利用護城河擴建而成的人工湖泊「金明池」在端午節舉行龍舟競渡與民同歡的場面,畫面中以一艘巨大的龍舟為主,根據典籍記載這就是宋徽宗當時所乘的龍舟;細看這艘龍舟可以看到船上負責划槳的人可不是一般船伕,而是滿朝文武官員,這艘擁有兩層雕樑畫棟樓閣的龍舟太過於巨大了,實在很懷疑光憑它的六隻槳是否可以前進?更何況參與競渡了。


(傳)王振鵬,〈金明池競渡〉

除了傳李嵩所作的〈天中戲水〉之外,現今在大陸地區還有另一幅名為〈金明池競渡〉的作品流傳,雖不知出自哪位畫家之手,但是內容就是以北宋徽宗朝在金明池舉行龍舟競渡為主題。這件作品具體描繪整個金明池的場景,包含那艘巨大的龍舟、還另外畫了一群負責拉縴的小船,以及另外一批正在競渡的龍船。看來皇帝所乘的龍舟並未參與競渡,它與岸邊的人潮一樣都是扮演著旁觀者的角色,拉縴的龍船也解疑了那件〈天中戲水〉僅靠六隻槳如何行駛那艘巨大龍舟的疑問。這件作品有可能是出自某件宋代繪畫的仿作,但是由於具體畫出整個金明池的競渡過程,比較起李嵩的〈天中戲水〉僅繪有皇帝的龍舟則更具有研究的價值,讓我們看圖就可以理解在北宋末年舉行龍舟競渡的過程。

有趣的是在稍晚的元代,王振鵬也繪製了另一幅〈龍池競渡圖〉,不過卻在主景的龍舟周遭加上競渡的場面,以及金明池周邊地區的宮殿建築樣貌。可想而知,元代的畫家當然不可能見過北宋徽宗所乘坐的龍舟,所以這件元代的作品是以南宋李嵩的那件〈天中戲水〉或是〈金明池競渡〉作為範本所繪製的。雖然這件作品的內容出自於半想像半寫實,但是元代畫家選擇北宋皇帝端午戲水作為主題,這是否會激怒元代帝王,這是另一個饒富想像力的話題。

但是不管那艘在李嵩畫面中呈現的北宋龍舟是否合理,或者〈金明池競渡〉是否來自於實境寫實,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龍舟競渡的範本則完全沒有疑問。「湘江陰魂在何處,猶教終日競龍舟。」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象至今仍然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俗活動,賽龍舟的習俗在北宋就已完全成形,代表著「三大節」的夏日即景與民俗傳統,流傳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成為根生蒂固的文化傳承與民族共同記憶了。

来源:網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