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77年的愛情 93歲老婦來臺見丈夫靈位(組圖)

發表:2014-12-13 00:5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4年12月14日訊】據大陸媒體報導,1935年,他們在福州西湖初見,互許終身新婚燕爾,1937年,黃埔軍校畢業的丈夫隨軍開赴抗日戰場,再無消息。7年後,苦苦等待的她,接到了撫恤令...


老太拿出自己和丈夫年輕時的合影,左邊的是張淑英,右邊是鐘崇鑫。(網路圖片)

據大陸媒體報導,張淑英老人1921年出生在福州臺江碼頭附近,父母是生意人。14歲時,隨父母搬到了臺江洋頭口一帶。

1935年春天,經人介紹,母親陪她到福州西湖與一個年輕軍官相親。去之前,她不太樂意,因為以前見過的軍官都比較凶。可初次見面,她就被對方打動了。

「1米75左右的個子,長得高大卻很溫柔。」老人說,「他問我會不會寫字。我回答會的。沒想到,他真拿出紙筆來,我便寫了‘洋頭口’三個字,他看了讚不絕口。」

這位年輕的軍官便是來自重慶榮昌、黃埔軍校六期的畢業生鐘崇鑫。

訂婚一個月後,兩人在福州舉辦了婚禮,賓客有10來桌,細心的新郎官還特意為新娘子弄到了西式的、白色的長頭紗,「姐妹們都笑話我好福氣,找了一個如意郎。」

老人告訴記者,她原名叫張秀珍,「他覺得這個名字不好聽,便給我改成了‘張淑英’。」

1935年,農曆八月,鐘崇鑫隨部調往南京,張淑英也隨之前往。

從結婚到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兩人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他按照福州的習俗,叫我‘阿妹’。」張淑英說,「他把每個月的軍餉都交給我,還鼓勵我多學文化,而且還不讓我洗衣服。」不過,他不喜歡妻子化妝和穿顏色艷麗的旗袍,「他總是說,‘阿妹不化妝就很美’。」


年輕時的張淑英(網路圖片)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鐘崇鑫隨部調往上海奔赴抗日戰場。兩人在常熟汽車站見了最後一面。「分別時,他突然從背後跑上來抱住了我。」老人回憶,「他流淚了,說,阿妹,我會回來的。」

77年過去了,老人一想到這個畫面,就會心痛。當年年底,張淑英還和丈夫通了一次電話,「崇鑫告訴我,他已升任71軍87師259旅中校參謀主任。」她一聽,心裏更緊張了,這意味著他要上前線去打仗啊。

「他說讓我擔心了,現在他請不到假,沒辦法回來看我。他還叫我不要擔心,讓我照顧好自己。」張淑英說,這通電話過後,她和婆婆隨著西遷的百姓,一路從武漢回到了丈夫的老家重慶。

來到重慶後,張淑英覺得自己整個人就傻掉了,整天呆坐在一個地方,「一年又一年,我每天夜裡都要驚醒很多次,卻總是夢不到他。」

每年,她都會寫信去問鐘崇鑫的消息,但是都沒有回應,直到1944年,在街上,突然遇見了鐘崇鑫的戰友方維鑫。方維鑫幫忙聯繫軍長後,收到了一份回信,「兄陣亡,無法函告,軍座經常想起鐘兄英明才幹,至今耿耿於懷。」

收到信後,張淑英感到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苦苦等待七年後,聽到的竟然是這麼一個噩耗。第二年,婆婆也病逝了,她只好回去找父母和弟弟。

撫恤令收到了,但張淑英也一直想知道一件事,在1937年的那個寒冷的冬天,丈夫是怎樣殉國的?

1949年,父母和弟弟去了臺灣,可張淑英卻選擇留下,「他是重慶人,我這輩子要守在這裡。我相信,只要活著,他一定會回來找我的。」張淑英說。

後來經人介紹,張淑英認識了第二任丈夫李自清,生育了兩兒一女。「自清對我很好,但崇鑫是我的初戀,這輩子我都不會忘記他,他就刻在我的腦子裡了。我知道他陣亡後,就一直想知道他的靈位放在哪裡。為了現在的家庭,我一直不敢說出這段往事,不敢說自己的想法。」直到1988年,她才將這個心願告訴孩子。

張淑英的兒子李長貴告訴記者,從1988年開始,母親的心願便成了家裡人的心病。後來,他們在時任87師少校師部參謀仇廣漢寫的《淞滬抗戰暨南京失守紀實》一書中查到這樣一段:「城外部隊苦戰三日,打到十二月十二日上午,第七十一軍第八十七師的三個旅已傷亡殆盡,二五九旅旅長易安華、參謀主任鐘崇鑫和旅部直屬部隊官兵全部陣亡於雨花臺陣地……」

可他的靈位在哪裡呢?

今年9月16日下午5時許,苦苦尋找了多年的張淑英一家人,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撥通了重慶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芳菲的電話。沒想到,當晚10時許,臺灣志願者便在臺北忠烈祠找到了鐘崇鑫的牌位。


鐘崇鑫的靈位

找到丈夫的靈位後,老人又萌生了前往臺灣祭拜的想法。在志願者的幫助下,11月22日,老人在兒子的陪伴下,前往臺北。

「老人在飛機上,就像一個少女快要見到情郎,一直睜大眼睛望著窗外,嘴唇邊一直掛著淺淺的微笑。這樣的情感,她心中的美好或是遺憾,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吧。」一起陪同前往的志願者芳菲也被打動了。

抵達臺北當天,老人來到了忠烈祠,他的靈位在第一排右起第四個,「我說,崇鑫啊,我來看你了,我終於找到你了,從此我們再也不分別。」張淑英說。


張淑英老太太撫摸丈夫鐘崇鑫的靈位牌。(網路圖片)

第二天,老人又去了忠烈祠,「能多看他一會是一會吧。」

11月28日,離開臺北的前一天,老人再次去告別,「我說,我找到你了,但我不能一直留在這裡。也許,今後再也沒有機會相見,這可能是最後一次和你說話了。」

「我這輩子只哭過三次,上輩子欠他的,都是為他哭的」

新婚燕爾送他上前線,7年後得知他戰死,她一路哭著回家。

70年後拿著與愛人的合照,又流淚了,她說是記事以來第二次流淚。

這張照片,是志願者在浙江檔案館找到的,鐘崇鑫黃埔軍校畢業時的戎裝照。


鐘崇鑫黃埔軍校畢業時的戎裝照(網路圖片)

志願者還將老人和鐘崇鑫的照片合成一張合影。


手捧合照的張淑英(網路圖片)

93歲的她來到他靈前,她一生中第三次流淚:從此我們再也不分別。

責任編輯:牛蘭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