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樂視深陷崩盤危機,眾多金融機構受到牽連。數十傢俬募基金捲入樂視資金困局,甚至讓A股中的所謂「國家隊」也都被套牢,討債聲浪高漲。
7月3日消息,賈躍亭、甘薇夫婦及樂視系三家公司12.37億資產被凍結;7月4日,樂視網(300104)公告稱,賈躍亭及其實際控制的樂視控股所持有的樂視網5.19億股(佔公司總股本26.03%)股份也被凍結;樂視集團拖欠多家銀行、供應商和境外投資者的債務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多個債主走上樂視總部瞓地追債,20多位高管相繼離職、上千人被裁員。
據鳳凰財經7月12日報導,中共證監會已經開始著手調查樂視網的財務數據、公司陳述、信息披露等情況。
同時,中共銀監會也在排查銀行和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對樂視以及樂視網等相關機構的貸款情況,排查包括這些機構對樂視的貸款敞口以及潛在風險等。
在中共監管機構對樂視網展開調查的同時,11日,中共官媒央視財經發表《樂視網,是創業失敗還是涉嫌欺詐?真相是…》一文。該文表示,這幾年對樂視的質疑聲很多,但基本被大家忽略了。
半年前,樂視的實際控制人還在暢想著股價過百。今年1月15日,在樂視網召開的投資者交流會上,賈躍亭說:
「(股價)什麼時候過100,一方面我們自身的努力,我們業務肯定會進入爆發期,對上市公司來講。另外股價能否快速達到100元,希望的是所有人齊心協力。」「長期來講我們非常有信心讓樂視成為在中國上市的第一個千億美金市值的民營企業之一。」
當時的股價是30多元,很多投資者都是在那時買入。7月8日,包括中郵、嘉實、易方達等基金相繼公告下調樂視網估值,最低見22.05元,若被質押的股份不計成本的清倉,不知股價會跌到哪裡。
樂視為何有今天的危機?那得先看看中國經濟的總體生態,以及這種經濟生態造成的人心變異。
先看看中國的商業銀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恩格爾在2015年在上海舉辦的一次研討會中,明確指出了中國商業銀行存在的問題:
1,銀行對風險表現冷漠。在中國,商業銀行由國家所有,當國家有足夠的資源時,商業銀行可以隨時獲得注資,這可以避免擠兌的發生,銀行也不必拋售資產。這樣做,造成了銀行對風險的冷漠。
2,資金沒有被分配到最合適的地方。由於中國特殊的國情,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能獲得充足的貸款,但個體經濟卻貸款短缺。
國企雖然效率低下、盈利能力堪憂,但由於央行的不斷「放水」和商業銀行的後盾,不斷的借新債還舊債似乎就可以永遠立於不敗。
而地方政府呢?
當下流行的做法是,地方政府以文化、特色小鎮等名目搞項目,每個投資都是幾十億或者上百億人民幣。然後利用地方金融平臺拿這些項目去貸款,政府再成立一些公司,或以一些自己手裡的公司去承接這些項目。把每畝不到十萬元人民幣圈到的土地,轉手以上百萬人民幣的價格轉給這些公司。政府財政就大把地賺了錢。那些項目公司做了政府的白手套,也會從中分利,其實就是瓜分銀行貸款。
而項目能做就做,做成爛尾工程也無所謂,本來那些項目就是套錢的把戲,風險卻留給了銀行。
正是這種經濟生態,很多「聰明人」就悟出一個道理,做「事業」不用搞研發、提高效率、講究盈利,只要會「設局」、畫餡餅、講故事,吸引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就可以,利潤與風光是自己的,風險卻是別人的。
但據大陸媒體不完全統計,包括樂視網在內的樂視體系7年融資高達728.59億元,業內人士評價,除了少部分資金用來圈地買樓外,大部分的錢都已「燒掉」用來「講故事」。
筆者無意指責樂視,只是感慨「聰明」沒有用在真正的求富貴之道。看看當下的中國,有多少人都是如此:代客炒股、籌眾炒樓、利用「網際網路金融」搞旁氏騙局、搞「高科技項目」「政策扶植項目」吸引投資、上市是目的不是手段……
在變異的思維方式裡,很多人認為這些都是「新的經濟運行模式」,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是在坑害別人。
「把風險留給別人」本質是「邪」,「不擇手段利用別人的錢」本質是「騙」,邪和騙都是中共的基因。利用中共的基因「做大做強」,風光是暫時的,危機卻是注定的,這不僅僅是天理,更是中國正上演的一幕大戲,每個人都是觀眾,更是演員。
只有身心拋棄中共的基因才能保得住平安,表面上似乎不能「轟轟烈烈」,但生命卻得以平和、雋永。
来源:看中國來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