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城監獄,被判刑的省部級及以上高級官員大多在此集中關押。(圖片來源:網路)
【看中國2018年1月9日訊】每個人的青春時代都是芳華,但在芳華的年紀裡被體制碾壓,儘管傷痕纍纍,危險疲憊,但卻能夠潔身自好,與體制保持距離,這樣的故事就足以感動今天的中國人。
當青春成為在暴風雨中掙扎求生的浮萍,當伴隨美麗年華的是破滅與心痛,影院中的觀眾都能夠感同身受。主角劉峰、何小萍一再展現出反抗時代的勇氣善良,也成為觀眾們長期心傷的釋放口。很多人因此而哭,這就是很多人今天的心情。詳情請見文章:《青春易逝,不合時代的東西最芳華》。
《芳華》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台詞是:「一個從來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以上是普通大眾看《芳華》的感受,由此我想到過去5年多來一大批以老虎身份謝幕,進入秦城的那一群人,他們當年也從同樣的大環境中走過,如果他們得以在監獄裡集體看個電影《芳華》什麼的,有什麼情節能夠讓他們哭嗎?
顯然,他們對待時代、體制的態度和電影中主角們是不同的,他們走了另一條路,他們選擇和體制「如魚得水」。雖然他們中一些人也體會過被碾壓的滋味,那種心痛想必也是刻骨銘心。但最終,他們卻選擇把自己像橡皮泥一樣扭捏成另外一種形狀,擠進體制的怪框,成為體制的一部分。
他們成了這個常委,那個將軍,這個「政法王」,那個「平西王」,一大堆的書記、主席……,他們得到的遠遠超過自己預期。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他們覺得自己走對了,他們變形為體制戰車上的刺刀,維護起體制來不遺餘力,對待弱勢群體,他們不怕刺刀見紅,有的甚至舔血為生,飲血為樂。他們認為自己最聰明,站在食肉鏈的頂層,感覺好到爆棚。
但是,有一句話他們之前沒有仔細想過。
在《芳華》中有一個情節,文工團被解散時,團員們一邊大喝,一邊哭著唱《駝鈴》,歌詞中有一句:「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樣分別兩樣情」。
秦城的眾人們,一路升遷過程中,歡送會不知道開了多少,他們多半也多次唱過聽過這句:「革命生涯常分手」。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結局是這樣的,「一樣分別」,但已經是「兩樣情」了。對於這一群老虎們,如果電影中有什麼能夠讓他們感同身受的話,應該就只有這一句了。
《駝鈴》發行於1980年,這句「革命生涯常分手」生動的概括了眾多高台上成員們的命運,前30年太明顯了,49年天安門城樓上那批人晚年比去臺灣的那群人悲慘的多。而在30多年後的今天,這句話竟然還有效。
去年10月,中紀委公布5年來共立案審查副部級以上幹部280多人、廳局級幹部8600多人、縣處級幹部6.6萬人,鄉科級以下的黨員幹部共134.3萬人。這裡面有多少「革命生涯常分手」呢?這並不是浪漫的別離,這意味著監獄,家財一空,妻離子散,如果不這麼慘,前不久那位上將也不會自殺了。他們曾經給體製出過多少力,給民眾強加了多少痛苦,今天他們竟然同樣品嚐。
這句歌詞原意是「分手」是為了「革命」。但真正發生的是,「革命」是原因,「革命」最終的結局就是「分手」。太多人投身「革命」,維護體制,忘形一時,害人甚多,最後是慘淡收場,這都成了規律。這樣的反面教材已經太多了,但今天有多少人,還不承認這一點,還走在這樣一條「自信的路」上不願回頭呢?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