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絕非偶然形成(3)人來世上有何目的?

作者:正悟 發表:2019-03-22 06: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宇宙絕非偶然形成,人來世有何目的?
宇宙絕非偶然形成,人來世有何目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的存在並非臆想

一九六九年美國阿波羅宇宙飛船登月歸來後,在月球留有人類第一步的航天飛行家阿姆斯特朗,隨即馬不停蹄地訪問了20多個國家,真誠地跟大家分享自己成功的感受和登月前後的思想變化。他告訴人們說:「我從小一直不信神,這次登上月球親眼看到並欣賞大千世界的壯麗和宏偉,我感覺到了人類智慧的渺小。

從所觀察到的錯綜複雜、千奇萬妙、有條不紊的秩序中,我憑良知推斷這一切如果沒有創造者、統治者和規劃者是不可能的,絕對不可能的。現在我們必須拋棄沒有神的成見,坦率地承認宇宙有他的創造者和統治者。」訪問結束後他開始專心研究宗教,最終成了一名天主教神父。

不僅是阿姆斯特朗,美國有多名宇航員在登月後改變了無神的信仰,轉而在世界各地傳播宗教。阿姆斯特朗的轉變並不是無緣無故的,有信息披露,當阿姆斯特朗處於月球軌道與代號休斯頓的指揮中心聯繫時,突然吃驚地說:「這些東西大得驚人,天哪!簡直難以置信,我要告訴你們,這裡有其它宇宙飛船,它們排列在火山口的另一側,他們在月球上,他們正注視著我們……」之後,向世界直播的電波訊號中斷。

為甚麼中斷?阿姆斯特朗看到了甚麼?人們至今也不知道。事後,美國宇航局也沒有作任何解釋,但也沒有否認。人們能知道的,就是當事人改變了自己的信仰,從此信神。

頂尖科學家走入神學

古今中外諸多頂尖科學家的終極選擇,從主觀上給了神創世學說以最為有利的支持。

著名的大科學家牛頓說過:「一切物體開始運動必有第一推動力,那就是造物主。這個美麗無比的太陽、行星和彗星的體系只能借一個大能的、靈智的、具有權威的存在體——上帝的計畫而存在。」牛頓還曾以一個小例子,說服了不信神的朋友。

牛頓的一位不相信有神存在的好友到牛頓家做客,見到牛頓家裡有一具精美的太陽系模型。只要搖動曲柄,眾星球就各按其軌道運轉起來。他問牛頓,這模型是哪一位能工巧匠設計、製作的。

牛頓回答說:「沒有人。」他的朋友不解:「這麼精巧的裝置,怎麼會沒有人呢?」牛頓回道:「如果一具模型必須有人設計、製作的話,為甚麼像這具模型這樣實際運轉著的太陽系卻會是偶然碰撞形成、而沒有一位設計者、創造者呢?」這位朋友一時語塞,頓然醒悟,遂接受了有神論。

牛頓後半生發現宗教中關於上帝的種種論述博大精深,科學不能與之相比,遂放棄科學轉而致力於研究神學、聖經著作。其一生所有作品超過80%都是神學著作。

他畢其半生,寫了140萬字的手稿,求索《聖經》密碼,終因複雜的計算龐大而繁瑣未能破解。但他堅信《聖經》密碼一定存在。後人在他研究的基礎上,利用電腦這種現代化的工具終於破解了其中的結果,震驚了世界。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哈瑞特‧乍克曼博士在其一九七七年出版的著作《科技英才——美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中統計,從一九零一年設立諾貝爾獎以來,美國獲得諾貝爾獎的286位科學家中,73%的獲獎者是基督徒,19%是猶太教徒。

特別是物理獎、化學獎、生物醫學獎的人幾乎全部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二零零二年二月二十三日美國總統布什到清華大學演講,其間有同學問他的宗教信仰。他說,美國有95%的人都有宗教信仰。

愛因斯坦是科學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對「宗教」抱有極度的虔誠。他說:「你很難在造詣較深的科學家中間找到一個沒有自己的宗教感情的人。」愛因斯坦對奇妙的宇宙有一種宗教似的熱情,雖然這種宗教感情有別於宗教那種對上帝人格化的感情,但愛因斯坦的感情是真摯的。

他認為:「在一切比較高級的科學工作的背後,必定有一種關於世界的合理性或者可理解性的信念,這有點像宗教的感情。」在他看來,「我們認為在科學上有偉大創造成就的人,全都浸染著真正的宇宙宗教的信念,他們相信我們這個宇宙是完美的,並且是能夠使追求知識的理性努力有所感受的。

如果這種信念不是一種有強烈情感的信念,如果那些尋求知識的人未曾受過斯賓諾莎的對神的理智的愛的激勵,那麼他們就很難會有那種不屈不撓的獻身精神,而只有這種獻身精神才能使人達到他的最高的成就。

事實上,正是宇宙宗教感情所激發的忘我的獻身精神,才使得科學家像虔誠的宗教徒那樣,在世人瘋狂地追求物質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時代,在一件新式時裝比一打哲學理論受青睞的時代,也能夠數十年如一日地潛心研究,矢志不移,絲毫不為利慾所動。」

一九二九年,紐約猶太教堂牧師H•哥爾德斯坦曾給愛因斯坦發了一份電報,問這位大科學家「您信仰上帝嗎?」愛因斯坦回道:「我信仰斯賓諾莎的那個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諧中顯示出來的上帝,而不信仰那個同人類的命運和行為有牽累的上帝。」

在另一次回答日本學者的提問時,也作了同樣的答覆:「同深摯的感情結合在一起的、對經驗世界中所顯示出來的高超的理性的堅定信仰,這就是我的上帝概念。照通常的說法,這可以叫做『泛神論的』概念(斯賓諾莎)。」

所謂斯賓諾莎的上帝就是有名的泛神論,即把神和整個宇宙視為同一的哲學理論。泛神論者所說的神,不是指人格化的上帝,而是指存在於世界之內的一切事物的內因,是存在於一切事物中的和諧的秩序。他們認為大自然即上帝,上帝即大自然,上帝和整個宇宙是一個統一體,上帝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無處不在。

十三世紀,英國哲學家和修道士羅傑爾•培根宣稱:「上帝通過兩個途徑來表達他的思想,一個是在《聖經》中,一個是在自然界中。」他認為人可以通過研究自然、理解自然而直接與上帝溝通。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出現了一批既是宗教徒、又是科學家的雙重身份的人,如哥白尼、布魯諾、開普勒等。

發現行星運動三定律的開普勒,就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深信上帝就是根據秩序和規律來給世界奠定基礎的。他從事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努力去發現和證明上帝創造宇宙的和諧。開普勒對行星運動第三定律的詮釋,書名就叫《宇宙的和諧》。

自然界是在不斷地運動和變化著的,此中隱含著不變性或規則性,如日出日落、夜以繼日、冬去春來、花開花落等,這種週期性、規則性只能解釋為自然界也受到某種法律的制約,這就是自然法。也就是說,茫茫宇宙也是在某種法的規範之下有序運行。

既然有自然法,就必定有一位神聖的立法者。簡單的說,在宇宙萬物之上,必有其主,宇宙萬物必有其成因,其存在與消亡亦必有其規律可循。就人而言,只能去積極地探索,而不是否定探索,壓制探索的精神。

人來世的目的

無論是古今中外的哲學,還是科學的研究,都確認這個充滿規律、法則的世界、宇宙,絕非偶然形成,必定有其主宰,而這個主宰,基督教理解為上帝,中國人叫作老天。無論東西方不同的文化賦予其如何不同的含義,其實質都是一樣的。即造物主是存在的,其大智、大靈、超卓,人類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既然造物主存在,創世亦必有其人所不知的目的。造物主賦予人萬物之靈的地位,亦必有其重要意義。利慾或許並非人來世的目的。人或許糟蹋了高尚的囑託。

如今,這世界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巨變,作為天地之間的人理應不負造物之重託,摒棄一切舊有的觀念,張開自己的慧眼,掙脫利慾的束縛與羈絆,認真地審視眼前的一切。

(完)

責任編輯:亮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