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自己不配學數學的「數學資優生」(圖)

作者:裘.波勒(Jo Boaler) 發表:2021-03-02 21:2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數學 資優 思維 自信
認為自己不配學數學的「數學資優生」。(圖片來源:Adobestock)

數學資優生」上大學後竟認為自己不配學數學?別再用「不是聰明就是笨」分類每個人

很多老師、教授和家長認為,只有某些人能學好某個領域的東西,這反映出固定型大腦的錯誤思維。由於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活在這樣的思維當中,認為這是常識,難怪會有這樣的想法。

各個年齡層的學生都曾因為固定型大腦的迷思而受到傷害,被學校、老師、父母放棄。有好幾百萬的兒童自信心低落,認為自己不能有什麼成就。從另一方面來看,「資優生」的標籤也不見得對孩子有幫助。乍看之下,這似乎很奇怪──「資優」有什麼不好嗎?被貼上「資優」標籤,具有過人天賦,也是件壞事嗎?

資優教育主張該給予高成就學生豐富、具有挑戰性的學習環境。我同意這樣的主張。然而,如果資優教育灌輸這樣的觀念──只有一些學生具有天賦,就像上天特別賜予他們的禮物──那就大有問題。如果有些學生已達到一定的程度,資優教育就可以給這些學生更有挑戰性的教材。

至於其他學生,如果透過努力,也達到這樣的程度,應該也能接受資優教育。問題是,資優教育的專家並不告訴我們這點,而是說有些學生天生資賦優異,其他學生則否。在我看來,對那些認為自己沒有天賦的學生以及抱持大腦是固定不變的人,傳統資賦優異分類是有害的。

被貼上「資優生」標籤反而有害,其中一個原因是,如果你相信自己具有某一方面的天賦、擁有「數學腦袋」或顯露某種才華,之後碰到挫折則會特別難熬。我想起去年夏天,我和來史丹佛參加進修班的學員聊天。他們是來自各個學校的老師。我跟他們分享有關大腦發展的最新研究,也提到給學生貼標籤有何缺點。蘇珊娜舉起手,幽幽的說:「你描述的正是我的人生。」

蘇珊娜說,小時候她是班上數學最好的學生。後來,她進了數學資優班,師長常誇讚說,她有學數學的天賦。高中畢業後,她申請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數學系就讀。大二時,她修了一門特別難的課,倍感挫折。她想,自己應該沒有數學腦袋,才會上得這麼辛苦,於是決定轉系,就此放棄數學。

蘇珊娜說,因為她小時候被貼上「數學資優生」的標籤,所以決定讀數學系,然而進了數學系之後,這樣的標籤反而讓她痛苦,認為自己不配,最後放棄數學。蘇珊娜的故事很典型,任何一個學科的資優生──不管是英文、科學、歷史、戲劇、地理等──都有可能像她一樣,成為「資優生」標籤的受害者。

如果有人讚美你天生具有某方面的腦袋──其實,你的腦袋還沒發展完成──一旦碰到困難,你就會痛苦,開始懷疑自己。我碰到過很多放棄STEM 學科的人,他們說自己沒有學習那些學科的腦袋。問題不在STEM 學科,而是誰讓他們相信自己沒有這樣的腦袋。

因此,我反對給學生貼上各種標籤,不管是「資優」、「聰明」或是「愚笨」等。我不是指每個人生下來都一樣。每一個人的大腦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有個別差異的。儘管大腦具有天生差異,後天經驗對大腦的影響更大。也許有些人的大腦天生極其特殊,乃至後天不管做什麼都影響不了,但這樣的人很少,佔所有人口的0.001% 以下。這些人的大腦差異往往造成殘疾,如患自閉症類群障礙者,但也有一些人因而顯現特殊的創造力。這些特殊的人也會因為被貼上標籤而受到傷害。

我們早已脫離固定型大腦時代,進入大腦成長時代。我們應該慶幸自己能踏上大腦的成長之路,拋棄落伍的觀念和做法,不再認為某些人是「天之驕子」或「天縱英才」。特別是我們該撕下那些過時的標籤,以免帶來更多性別和種族的不平等。每一個人都走在自己的成長之路,沒有必要和其他人比較,更別提用二分法來看待所有的人,認為世界上的人不是聰明人就是笨蛋。

責任編輯:帝佐 来源:天下文化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