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圖片來源:美國之音/張永泰拍攝)
【看中國2025年4月5日訊】在中共對臺進行封鎖圍剿式的軍演之際,臺灣的文化名人龍應臺女士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臺灣維持和平與自由的唯一途徑是與中國和解。主要觀點是臺灣多數人選擇投降,臺灣總統賴清德似乎對這些情緒視而不見。正式將中國列為「境外敵對勢力」,還宣布恢復軍事審判制度。把臺灣推向戰爭。對臺灣來說,時間已經不多了。預計特朗普與習近平不久將舉行會晤。在烏克蘭發生那樣的事情後,特朗普很有可能為了與習近平達成貿易或地緣政治協議,將臺灣拋在一邊。幾乎所有臺灣人都希望保護我們所珍視的自由。我們的分歧在於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是通過和解,還是與中國的對抗。但有一點現在是清楚的:完全依賴美國、同時拒絕和對抗中國不再是一條可行的前進道路。不首先確保和平,就不可能有民主。
龍應臺女士是一位很有才氣的臺灣作家。她與我同年,幸運的是她的父母與國民黨一起退守臺灣,落戶高雄縣生下她。她父親姓龍湖南人,母親姓應浙江淳安人與我算是半個老鄉。她用了父姓母姓加臺灣,取名龍應臺,是大陸的臺灣女兒。她在臺灣成長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讀大學、留學,成為作家,可以做到文化部長。如果她的父母留在大陸只能是一個反革命子女,不要說出國留學連大學也讀不上。我也是國民黨之後,因生在中國出生就打上了戝民的胎記成了狗崽子,沒有她那樣的幸運。
龍應臺的父親是老國民黨人,參加過「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作為眷村的孩子,有很深的大陸情結,對父輩與共產黨的戰爭感懷深切,寫了著名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以文學的語言細訴1949年國共內戰前後的相關歷史。此書經過十年醞釀、耗時400天,走過長春、南京、瀋陽、馬祖、臺東、屏東等地,拜訪了許多國共內戰倖存者。出版後她非常想讓大陸的讀者能夠閱讀到,但書中真實的歷史記錄為中共所不容。她在書中寫道:「林精武看見對面海浪般一波又一波的人,一直湧上來,正對著發燙的炮口。前面的幾波人,其實都是‘民工’,國軍用機關鎗掃射,射到手發軟;明知是老百姓,心中實在不忍,有時候就乾脆閉起眼睛來硬打,不能不打,因為‘你不殺他,他就要殺你’。機關鎗暫停時,探頭一看,一條壕溝裡就橫著好幾百具屍體。……民工就一波一波地衝向槍口,達達聲中屍體逐漸填滿了河,後面的共軍就踩著屍體過河。」這樣的衝鋒只有共產黨才做得出來。她寫到此哽咽不能續筆。作為作家的龍應臺在同輩中比任何一個人都清楚中共的殘酷。但現在的她卻把臺灣和平的希望寄託在與中共和解的基礎上。
龍應臺還有一篇文章:「致函胡錦濤——請用文明說服我」。這是很有名的一篇文章常常被引用。她說:「如果中國的「價值認同」是由一群手持鞭子、戒尺和鑰匙的奴才在壟斷它的解釋和執行,而獨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是被打擊、戒律、監控的對象,請問,我們談統一的起點理由究竟是什麼呢?而我對中國的情感還是有條件的,臺灣還有很多熱愛、深愛、無條件地執著地愛中國那片深厚土地的人──您又用什麼東西去跟他談統一,而他不致被人嘲笑、咒罵呢?」。近二十年過去了,習近平的政治比胡錦時代又不知黑暗殘暴多少倍。龍應臺所說的統一的理由與條件不是出現了,而是更遠了。如果說胡錦濤時代還可與他論理,用上請用文明來說服我,而現在習近要說服你的直接就炮彈了。
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中龍應臺寫了《花園的地上有一顆雞蛋》。她在書中說道:「香港人到底要什麼呢?在「五大訴求」的深處,其實是一個價值坐標:社會制度的公平,資源分配的正義,法治精神的貫徹,政府治理的透明,人民參政的充分。沒有人民參政的充分,就不會有政府治理的透明;沒有政府治理的透明,就不會有資源分配的正義,就不會有法治精神的貫徹,就不會有社會制度的公平。這樣的價值,難道不是北京人,上海人,廣州人,成都人,長沙人,昆明人,杭州人,西安人,瀋陽人,都想追求的嗎?」龍應臺非清楚,港人爭取的也應該是大陸人爭取的。不幸的是今天的中國沒有成為香港,到是香港成為了大陸。如果臺灣與中國和解,臺灣就變成了香港,只是你龍應臺願意看到的嗎?
當年臺灣大選,民進黨的口號是「票選國民黨臺灣變香港」。國民黨的口號是「票選民進黨,青年上戰場。」但有沒有既不變香港,也不上戰場的第三種選擇。有!這就是你龍應臺所說的「請用文明來說服我」,但是在中方不在臺方。只有共產黨放下武力威脅,用文明來說服臺灣人。但要讓共產黨用文明,首先共產黨要成為文明人。野蠻人與文明人是夏蟲不可以語冰。
從龍應台上述三篇文章所持的史料與觀點來看,她非常清楚中共完全是不可理喻,與和解就能保持臺灣人所珍視的自由的。因為中共本身就是自由的殺手。賴清德雖然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臺灣人,難道比父輩從大陸退下來的國民黨人更看得清中共的本質嗎?自然不是,那麼龍應臺女士提出以與中共和解來保持臺灣人珍視的和平,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呢?
作為一個父輩來自大陸的人,有著濃厚的大陸情節,希望兩岸能夠統一,無可厚非。但如何統一,兩岸現在是兩個不同的政治實體,一個是專制政治,一個是民主政治,是專制統一民主,還是民主統一專制。中共不會為了統一而放棄專制,臺灣也不願為了統一放棄民主。中共曾經提出「一國兩制」,香港作為臺灣的模式。這本來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但這個模式已經被中共親手毀掉了。現在的臺灣人只剩下投降與捍衛。投降與捍衛也就是臺灣民主的死亡與生存。
龍應臺在文章中說:對臺灣來說,時間已經不多了。是的確實如此,中共的軍艦、飛機,已到了臺灣的家門口,離臺灣海岸線近在咫尺。中共的軍模已以總統府為目標,斬首行動已放准了賴清德的上下班的街區路線。以中國之大之野蠻,以臺灣之小之文明,臺灣確實不是中共的對手。如果中共打臺灣就像龍應臺書中所說的地獄景象,用幾萬條漁船,綁架幾百萬的民工,後面跟著正規軍,國軍打得下手嗎?現在的中共還是八十年前的那個中共,不同的是穿上了西裝。他們比父輩更為狡猾,更道貌岸然,也更殘忍。為了所謂的統一大業,叫嚷「血洗臺灣,留島不留人!」
面對喪心病狂的中共,臺灣人是不是只有投降一條路。不錯歷史上打不過投降的事多著去了。堂堂的法蘭西共和國二戰中不也投降德國法西斯嗎?但臺灣為什麼要選擇法國的投降,而不選擇當年國民黨那樣抗戰呢?當年以中國之軍力與日本之軍力相比,毫無勝算。但蔣介石卻發出振聾發聵之聲:「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因為有這樣的意志,八年抗戰贏來了勝利。以俄烏戰爭為例,作為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的俄國,總統普京聲稱三天拿下烏克蘭,結果三年還沒有拿下。何況大陸與臺灣隔著波濤洶湧的海峽有著天然的屏障。中共軍隊腐敗透頂,軍頭被不斷被清洗,這樣的軍隊如何打仗。臺灣有現代化的防務力量,就算美國食言,還有日澳、歐洲等民主國家的支持。臺灣的問題不是軍力而是內部的投降情緒。
大學時代的龍應臺曾經在蔣公85歲的生日上恭讀壽詞:「仁澤應河山並壽,德輝與日月同光」。可見龍應臺對蔣公之尊敬。如果臺灣向共軍投降了,在臺灣得以生存由三民主義發展而來,已經民主化成為亞洲民主燈塔的中華民國,也是爭取中國自由民主的大陸人士承載希望之所在,將覆沒於中共。龍應臺如何面對九泉之下「漢賊不兩立」的蔣公。臺灣一當投降,已經獲得民主自由的臺灣人,將得到大陸人民沒有民主。沒有自由,沒有人權的同等待遇。不但反侵略的民進黨人作為台獨份子會被剿滅,國民黨也逃不掉,對於共產黨來說國民黨不過是殘渣餘孽。作為作家的龍應臺女士,不再有自由寫作的權利,即使歌功頌德,只要姿勢不好,也難逃被批鬥的下場。何況對於中共來說龍應臺本來就不是什麼好人。
龍應臺女士是臺灣的文化名人,文人是一個社會精神國格的承擔者,國家可以昏亂,但文人要有節氣,不能與政客同流合污,政客可以為自己的利益投降,文人則「士可殺不可辱」。龍應臺曾貴為馬英九總統的文化部長,但馬已將殘剩的一點資本,貨於中共。在臺灣文明社會,中華民國生死存亡之際,龍應臺你願意成為一個變節投共者,步明朝文化名人錢謙益失節降清之後塵,為後世唾罵嗎?
来源:北京之春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