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清:赵紫阳“自由了”前前后后(一)

发表:2005-04-23 07: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月十七日,因“六四”反对向人民开枪被邓小平撤职,软禁长达十五年八个月的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病逝在北京医院九一一病房。一时引发了海内外潮水般的悼念和哀思。胡锦涛领导的中共中央以五十六个字的新华社电讯拉开了又一场以专制压制民意的暴政序幕。

富强胡同六号变成“监狱”
中共当局在第一时间便开始实施早已制定好的应急方案。这个方案以北京市为中心,辐射全国。全国上下不允许集体悼念。军队竟然不准议论赵紫阳去世。天安门广场,高等院校,布满军警便衣,一些新闻单位和高校被迫取消退休职工的年前聚会。仅北京市就有数百人被派出所控制,只能呆在家里不许外出,失去了人身自由。有的丈夫被便衣堵在家,妻子上下班竟然配制了警车。接受特殊使命的东城区工商局,跑遍北京城各区县,检查各大花卉市场,明令各商家不准成批制作花篮,违者吊销营业执照。

位于东城区灯市西街的富强胡同六号当然是重中之重的防范之地。

从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初,这个小院曾是团中央第一书记到中组部部长胡耀邦的住所。胡耀邦进入中共中央之后,搬到会计司胡同,此房产归属团中央,做了招待所。因为胡耀邦给个体户题过“光彩的事业”的题词,八十年代全国很多个体户都慕名住到这里,那时已经很破旧。六四后中共中央又腾空这座院子来囚禁赵紫阳。绝不是想把前后被邓小平罢黜的两届总书记的名字有意联系在一起,而是因为此处的天时地利。富强胡同只有四米来宽,六号的位置在路西,而路东长长的一面墙内是北京市安全局的一处大院,院内南北两座办公楼就像两面悬崖峭壁,把富强胡同六号的小院严严实实压在脚底下。在紫阳的书房内,举头正对北楼,楼内对着小院伸出的炮筒般的长镜头,清晰可见。就这样当局还不放心,在西边一条胡同里,还修了监狱一样的岗楼,荷枪实弹的武装警察日夜俯视小院,巡视周边。自从赵紫阳搬进之后,灯市西街也竖起禁止停车的警示牌。

富强胡同六号是由三进院落组成的小四合院。一进大门的南院由中央警卫局的一个班驻守,北边两个院落归紫阳一家使用。最北的里院是紫阳、夫人和子女的卧室。紫阳的书房在中院,中院很小,只有一间书房和一间餐厅,而三十多平方米大小的书房竟然是所有房间中最大的一间。

紫阳被囚禁到此地的最初三年没有被允许走出小院一步。陪伴他的除夫人、女儿夫妇之外,还有外孙斗斗、孙子顿顿。随顿顿同来的是一只纯白色的叫Lucky的小长毛狗。Lucky性格十分温顺,紫阳在书房看书,它就卷缩在小桌子上呼呼睡觉,一 陪就是大半天。直到第四年,一九九三年是申奥年,赵紫阳才被允许走出这个院子。在北京市他只能有两个去处,北京医院和顺义一家高尔夫球场,每星期只准许去打两次高尔夫球。每当赵紫阳去的时候,该球场都禁止营业。老板是位农民,赵紫阳很为影响他的生意而不安,但老板表示心甘情愿,最高兴的事莫过于老人家来打球了。

十五年囚徒岁月
漫长的十五年,斗斗和顿顿长大了,已到国外去读书。Lucky也死了,活了十三岁。Lucky走后,二OOO年下半年儿女又给他送来一只小长毛狗,起名肥肥。肥肥的毛色中增加了一些黄色,它的性格比较纯白色的Lucky也猛烈了许多,这年赵紫阳已八十岁,三年前因为给中共十五大写了公开信,建议重新评价六四,认为六四问题迟早要解决,境遇变得更糟。肥肥仿佛能觉察到这个家的处境,总是忠实又警觉地守护着老主人,对外来的生人从不信任,往往冲上去就是一口。每当有人来总是听见警卫班的小战士喊:“狗在不在?狗在不在?”没办法,在警卫班和紫阳书房院子的通道上,摆上了两个活动的铁栅栏。紫阳也十分钟爱这只小狗,他甚至说过:“和肥肥在一起,才有安全感。”

十五年中,年迈的老人不停地给上边反映问题提要求,但是从来没有得到过正面回应,没有官方人士来看望过他。唯一的一次例外已经到了二OO四年八月。老人刚刚出院,这已经是他这年第三次住院。子女们对经常断电,不能保证制氧机工作提出意见,二十一日中办一位副主任来看了赵紫阳。紫阳对他说:“对一个有不同意见的人,或者说是犯了错误的人限制自由,监视居住是不应该的。终身监禁更是共产党的历史上不光彩的一页。”

二OO四年十二月十三日,赵紫阳这年又第四次住院,住进北京医院九一一病房,这次他再也没有能够回到囚禁他的富强胡同六号的家,再也没有能够回到他最惦念的重病缠身的老妻身边,一月十七日,他走进了他人生的“九一一”。

赵紫阳的生日是十月十七日,逝世是一月十七日,一年十二个十七日,有两个十七日永远和赵紫阳连在一起,这是任何政权都从人民心中抹不去的。

从十七日开始的等待
就在偌大的北京不允许有一个公共场所供人们悼念的时候,先是赵家的部下,亲友去赵家吊唁,受到严格盘查,需要赵家人到胡同口去接。很快,络绎不绝的人手捧鲜花和花篮,冲破一道又一道军警、便衣们的防线,去了富强胡同六号,迫使中共这所禁地十五年来第一次对人民开放。

紫阳子女们就在父亲的书房为他设立了灵堂,门上用一窄条宣纸写着“紫阳书房”四个墨字。门边一条长一点的宣纸写着:“书房,十五年来紫阳先生主要时间在此度过。”他们特意选择了父亲一张布衣照片,供人们凭吊。这张于一九九三年在这个小院里拍下的照片,使悲痛的人们踏进灵堂,就如同看到了睽违漫长岁月的紫阳。身穿黑衣排成一排的紫阳子女,恭敬地向每一位前来吊唁的人致谢。但是人们怎么能想得到刚刚失去慈父的儿女们,为了让父亲早日入士为安,又在经历着怎样的艰难。

灵堂东边的房屋用一张更小的宣纸写着“会客室”。走进去,墙壁四周贴着北京市民早已淘汰的白色小方瓷砖,原来这是赵家的餐厅,因梁伯琪夫人患着重病,双目已经失明,儿女还对母亲隐瞒着噩耗,为了不惊扰老人家,南院的大门紧闭,临时把里院的会客室与餐厅对换了一下,以接待众多相识与不相识的朋友。这间房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外交部发言人孔泉说的:“关部门正在与赵紫阳亲属商量,妥善处理丧事”的地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