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破,是民众很普遍会碰上的毛病。说大不大,但是如果不去管它、任由著反覆发作、或久溃不愈,那后续病变的麻烦,就会差很大!
我们的口腔有几个特性:
- 含菌种很多。
- 新陈代谢很快。
- 血液循环充沛。
- 胚胎的发育,口腔黏膜、皮肤、生殖器黏膜,都是来自外胚层,有抗原的交叉性,所以免疫的相关反应,会在口腔黏膜中表现出来。
在人的口腔里,通常有五到六百个不同的菌种存在,其中有40%是全新的菌种,以牙菌斑来说,一毫克就有一亿个细菌;如果个人的口腔卫生习惯不好,那就可能高达二到十亿个细菌,在口腔中伺机而动。而1CC的唾液,含有六兆个细菌,在抵抗力低、免疫力差的时候,就会发生菌血症。
身体内外有六百兆的细菌,消化道就有一百兆,最多的在大肠,再来便是口腔。就全身的代谢来看,肠道黏膜最快,两天到十二天一次更新,其次是口腔黏膜,四到十四天脱换一次皮,但是压力、情绪、营养等的问题,都会影响代谢速度。
口腔中,特别是我们的舌头,是身体脏器唯一外露的器官,因此微循环障碍、自律神经失调、免疫或内分泌失调等,都可以从舌诊观察中,得到相当准确的判断。某些急救用药,例如心脏病发时的硝化甘油舌下含片,用意就是在利用舌下黏膜血管丰富、吸收快、以及避免药物因经过肠胃道,而破坏了药效所设计的。
正常人的口腔中,原本就有各式各样的细菌,细菌间不但彼此维持平衡,也和人体局部或者全身免疫系统、我们平常惯说的「抵抗力」,保持均衡。一旦这样的均衡状态被打破了,便会引发疾病的发生。口腔黏膜、唾液、免疫力,都是对抗病菌的尖兵,当这些防卫组织出了问题,就会导致口腔黏膜产生病变。
在局部原因方面,比如口腔黏膜受伤、牙结石、牙菌斑堆积、唾液减少、局部放射照射、假牙有问题、或咀嚼槟榔等等。全身性的因素,则例如过度使用抗生素、营养不足、缺乏维生素、免疫系统受到药物压制、罹患慢性消耗性疾病、重金属中毒、内分泌机能障碍、骨髓造血功能异常、情绪压力…等等。
不同的年龄时期,由于口腔和颚面部发育、生活习惯的改变,及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会使口腔内部环境也发生变化,当然,在这一个环境中生存的菌群,也随之发生演变。口腔微生物群,也是要经过长期动态变化磨合,才能逐渐达到稳定的状态。菌种由简单到复杂,数量由少到多。
在早期阶段,以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占优势,随著年龄的增长,厌氧菌的比例增多。所以除新生儿期与婴儿期外,无论在任何年龄组,兼性厌氧菌总是优势菌。
口腔微生物在口腔内,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状态,微生物存在于经常流动的唾液中;一种是定植于口腔黏膜及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引起龋齿和牙周病。在口腔中定植的主要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原虫和病毒等几大类。其中,细菌的数量最多,种类最复杂。
在正常情况下,口腔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宿主口腔间,处于生态平衡状态。由于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导致菌群失调,一些细菌过盛增殖,正常口腔微生物失去生理组合,即产生生态失调的变化,导致疾病。生态失调与口腔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口腔黏膜病,诸如白色念珠菌、坏死性龈口炎、龋齿和牙周病等等,就是口腔生态失调的表现。
龋齿,是宿主、食物和微生物,相互作用导致的牙体硬组织疾病。实质上,它是牙面局部环境、细菌和食物,相互关系失调的表现。龋病活跃的病人,局部环境因素改变,包括滞留区增加,唾液分泌减少,使牙面聚集的细菌增加,再加上大量蔗糖的摄入,使牙面微生态,发生明显变化,变形链球菌等产酸菌的数量增多,产生大量有机酸而致珐琅质脱钙,而了形成龋洞。
牙周病,是发生于牙周支持组织的一组疾病,由内外环境多种因素影响,导致龈下菌斑生态失调所引起。表现出来的症状,是细菌组成比的改变,和绝对数量的增加,其中某些种类的细菌可增殖很多,比如产黑色素类杆菌、螺旋体等。此外比如牙髓、牙根尖周疾病,和一些口腔黏膜病,也是口腔菌群间生态平衡失调所致。例如口腔内白色念珠菌的大量增殖,可导致大家熟悉的「鹅口疮」。
在我们口腔环境中,存在著正常微生物群,它们对口腔健康和疾病负有重要责任。一般情况下,口腔正常菌群是不造成疾病的,只有在口腔微生物环境,发生杂乱情况下,使一些细菌大量繁殖,口腔正常微生物群间产生菌群失调,才会对宿主造成损害,发生疾病。
所以,对一般民众来说:口腔卫生是不可忽略和偷懒的;对医生而言,要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首先要采取生态调整措施,建立口腔的正常生态平衡,而不是将口腔内所有微生物彻底消灭。
来源:優活網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